青瓷“禅意”瓶的创作感悟
2019-12-05余文元
余文元
图1 禅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生产青瓷的地区基本上集中在龙泉和景德镇两大产区,但陶都宜兴亦有着五朵金花之名,可以说紫砂的故乡是除了龙泉以及景德镇之外的主要青瓷产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龙泉青瓷以及景德镇瓷器、宜兴窑系等在对窑炉的改进、坯胎的制作、原料的制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使得青瓷这一继承传统工艺的创作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在造型、装饰以及多样性上给予了创作者更多的选择余地。
当代青瓷的创作,融入了现代陶瓷的种种创作手法和创作语言,集浮雕、陶塑、美术设计于一体,从这一角度思考,青瓷在陶都宜兴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首先紫砂的种种制作工艺,创作手法,创作题材在当代都有着长足的进步甚至大胆的探索,其中的很多经验,对于青瓷创作本身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作品“禅意”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创作而成的。
当代的美术设计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笔者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现代信息社会对于资讯交流的便捷,艺术没有国界,美的事物是一种心灵的传递,这使得包含青瓷创作在内的众多艺术创作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都需要具备一种广泛的包容性,吸收其它艺术门类如石刻、石雕、紫砂浮雕、青铜器、泥塑等等,不过在融入的过程中仍然要谨记青瓷自身的艺术特性,即青瓷自身独特的色泽、质感,其它额外的附加装饰都需要围绕这一艺术中心来进行展开,如一泓泉水、清新如玉。
图1“禅意”瓶在设计之初,秉承的历代青瓷创作在形体上的简洁,虽然艺术创作需要运用到各种造型,装饰上也可以拥有各种不同的题材,但是形体本身仍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具体的青瓷形体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形体在青釉映衬下的光影变化,轻盈飘逸、剔透晶莹,温润而含蓄,高雅而纯一的自然效果。作品“禅意”从形体上保持高度的单一但又独特的塑造,圆润的球面构造,细口搭配长颈都是为其本身的质感表现来服务的,同时这种大小相对的反差变化也让形体本身具有了冲击力,尤其是颈身之间如同层层波纹的塑造让这件作品表现出了一种来自于塑造工艺本身的美感,而对于制作青瓷器本身,历来有着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浪漫情怀,尤其是如何从坯体到烧造之后神奇的质感飞跃,在作品“禅意”这一装饰构成下仿佛能窥见一二,而在这一环状波纹之后,则是环绕的浮雕如意翡翠浪花,这是传统印花工艺中一种常见的装饰花纹,在这里却借用釉料以一种浮雕的表现方式展示了出来,搭配着天青的釉色,如同玉石一般的极致雕琢,呈现出了梦幻般的美感,而这一装饰体以环绕的方式连接了形体的上下,光润纯雅的肌理内敛于内,如同镜花水月一般沉浮,意境的空灵带来视觉审美上的满足,但光润的釉料又让一切归于宁静,让人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无法想。
根据这件作品在创作时笔者的思考,将其命名为“禅意”是在既想又空的思维境界下,诞生而来的作品。笔者感受到对于青瓷的创作尝试,需要更多的思考,但却不能够完全依赖于这种思考,当代的美术设计有着更加细腻精微的一面,简单粗暴的将其带入青瓷的创作之中,很可能衍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思维悖论,越是加入更多的元素,越无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笔者认为青瓷的优点就在于其本身的纯粹,所以无论是形体还是装饰,都需要围绕这种纯粹来进行演绎,就如同在创作这件“禅意”时一样,既在思考又什么都没有思考,舍弃创作中多余的部分,将最简单,最直观的塑造呈现出来,也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样式。
当代青瓷的创作已然焕发了新的生机,但一门艺术的成长仍然需要凝聚自身的艺术特性,在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中,获得创作者自身的成长。不断的尝试,深入的实践,让自己的创作适应现在的时代,只需要坚持这一点,那必然可以憧憬未来能够诞生更多更优秀的青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