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穴位埋线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治疗前后卡马西平使用情况变化的临床研究
2019-12-05侯锐马虹宇李志文许广杰惠小勇
侯锐 马虹宇 李志文 许广杰 惠小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头面部、口腔内等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阵发性剧烈疼痛[1]。该疼痛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和难彻底根治性,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治疗方案中首选口服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其可能的机制是增强钠通道灭活效能,限制突触后神经元和阻断突触前钠通道,稳定高度兴奋的神经细胞膜[2]。该药具有明显疼痛控制作用,但是许多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嗜睡、头晕、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药疹、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问题[3-4]。
《口腔颌面外科学》[5]书中建议的治疗方案中首选药物治疗,次选中医针刺治疗。具有“长效针灸”之名的微创穴位埋线法是用埋线针具在针刺同时将可吸收线植入相应穴位,通过线体在穴位内液化、吸收持续刺激穴位,疏调阴阳气机、平肝潜阳、滋肾补阴,缓急止痛、活血通络、恢复神经正常功能[6-7]。
近年来,作者开展这一非药物治疗方法,经临床病例和文献证实,微创穴位埋线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8-11]。
本文即是总结分析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过穴位埋线后卡马西平用药和不良反应的改变情况,从而进一步证实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纳入2016-04~2018-04至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和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微创穴位埋线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口服卡马西平3个月以上。治疗前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服用卡马西平的频次、剂量和不良反应。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并通过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批(批件号:IRB-REV-2016007)。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②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可能导致疼痛的颅内病变;③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前口服卡马西平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①患有全身严重系统性疾病和精神疾病;②妊娠及意向性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治疗后疼痛反复并改用其它治疗方法者。
1.3 治疗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12]进行穴位定位。埋线主穴位选择下关穴,三叉神经第I支痛辅助太阳、阳白、印堂穴;三叉神经第II支痛辅助四白、迎香、颧髎穴;三叉神经第III支痛辅助地仓、颊车穴。扳机点明确的加用阿是穴,同时选择疼痛侧的手三里或曲池穴和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穴。最后选择第3、4颈椎夹脊穴和两侧风池穴埋线。
患者取合适体位,进针部位碘伏消毒后,将带有2~4 cm长可吸收线(上海金环2-0聚乙醇酸PGA)的埋线针(9号,江苏高冠)快速刺入穴位(图1),将线体留在穴位后退针止血。
图1 微创穴位埋线(下关穴)Fig 1 Minimally invasive acupoint thread-embedding(St7)
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月复诊1次,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巩固和改进。对疼痛复发患者给予再次埋线治疗。对治疗3个月后的病例进行随访,评定疗效并了解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服用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头晕、嗜睡、消化道症状、血象异常等;以及埋线部位是否有明显肿痛、出血、感染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分为临床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临床治愈:疼痛停止,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显效: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作频次减少50%以上;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发作频次减少25%~50%;无效:疼痛程度无明显减轻,发作频次减少不到25%。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101例和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21例共计122例患者,其中男性56人,女性66人,平均年龄(60.46±10.35)岁,埋线治疗前口服卡马西平的时间为3个月至26年,平均服药时间(36.30±33.5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3±1.14)年。
2.2 埋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埋线治疗后临床治愈22例(18.03%);显效54例(44.26%);好转24例(19.67%);无效22例(18.03%)。总有效率为81.97%。埋线部位有9例出现血肿,无出血、感染病例。
2.3 治疗前后卡马西平使用情况
埋线治疗前服用卡马西平的122例患者中在治疗后有52例(42.62%)不再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前后患者使用卡马西平的频次(表1)和剂量(表2)均有明显变化。治疗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2例(42.62%),治疗后减少至18例(14.75%)(表3)。
表1 治疗前后患者服用卡马西平的频次对比 [n(%)]Tab 1 Comparison of the taking frequency of carbamazepin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
表2 治疗前后患者服用卡马西平的剂量对比 [n(%)]Tab 2 Comparison of the dose of carbamazepin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
3 讨 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大部分国、内外学者认同微血管压迫和神经脱髓鞘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13-14];而在中医上三叉神经痛属于“面痛”的范畴,中医认为是主要是风、火、痰、热等邪上扰清窍,或情志不舒,失调达导致气血郁结于面部经络,最终形成气滞血瘀为痛症。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大部分患者用药后疼痛控制效果明显,但卡马西平需长期服药,停药后疼痛反复,不良反应大,包括眩晕、嗜睡、恶心、皮疹、消化障碍、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可发生共济失调、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损害、房室传导阻滞等,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3-4,15]。
针刺疗法在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已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在疼痛、精神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等的治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16]。一项涉及39个试验、20 827名患者的研究分析显示,针刺可以有效缓解治疗急性、慢性疼痛,并且疗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17]。多项研究表明,针刺控制疼痛可以从中枢机制及外周机制两方面解释:前者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区域的下行抑制,产生镇痛作用;后者是刺激肌肉的传入神经,将信号传递到脊髓,通过神经元间质调节脑干网络中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激活各种阿片类受体,增加内源性镇痛神经递质如内啡肽和腺苷等的分泌,来达到镇痛效果[18-20]。
表3 治疗前后患者服用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对比 [n(%)]Tab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arbamazepin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n(%)]
微创穴位埋线法是针刺治疗的延续,植入的线体在穴位处起到以线代针的长期治疗作用,解决了针灸刺激对慢性病刺激量时间短和乏效的短板。埋线刺激的即效和长效持久作用,对三叉神经痛起到更好的止痛作用和长期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穴位埋线法来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总有效率达82.03%,不但可以较好地长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还减少了患者对卡马西平的依赖。相比文献报道的单纯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总有效率为70.37%~90.47%[21-24]而言,疗效尚可,但穴位埋线法的不良反应率大大低于卡马西平,安全性高。
用药频次和用药剂量方面的结果显示有52例患者经穴位埋线治疗后不再需要服用卡马西平,继续用药患者服用卡马西平的频次和剂量有明显变化,尤其是每天服用卡马西平2次及以上的患者例数和每天服用剂量在300 mg以上的患者例数明显减少,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服用300 mg以下的例数变化不大,每天服用卡马西平0~1次的例数反而增加,这是因为之前需要多次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经过穴位埋线治疗后只需要少次用药就可以有效控制疼痛,说明经过穴位埋线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对于卡马西平的依赖性。
不良反应总例数由52例明显降低到18例,其中头晕嗜睡减少了38例,胃肠道不适减少了12例,以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为主的血象异常减少了11例,瘙痒皮疹减少了7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转氨酶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异常及以房室传导阻滞为主的心电图异常也有较多减少。该研究还观察到2例患者因口服卡马西平而出现听力下降,在之前并未有过类似报道,经穴位埋线治疗后,该不良反应未再发生。
本研究未特别统计微创穴位埋线法治疗后患者的复发情况,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然,微创穴位埋线法的疗效优良率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改进:①进一步学习中医药学来提高对微创穴位埋线法的掌握程度;②注重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配合度;③进一步明确适应证和扩大适应证。
综上所述,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微创穴位埋线法可以有效缓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不但减少了口服卡马西平的频次剂量,更大大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