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层“减负热”的几点思考

2019-12-05曾德海

政工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形式主义形式考核

曾德海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这是利于基层建设的好消息,基层官兵纷纷点赞。部队是时刻准备打仗的,玩不得半点虚假,平时花拳绣腿,战时必然断手断腿;平时弄虚作假,战时必然丢盔弃甲。形式主义这一歪风为基层官兵深恶痛绝,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危害极大,必须毫不犹豫、露头就打,但是要注重方式方法,防止因反对形式主义而走入误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绝不能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改进作风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反观现在一些部队,基层干部整天抱怨“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检查”,究其实质,就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减掉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和检查、工作和任务,切实保障基层工作有效开展,让基层办事更有效率、基层干部做事更有干劲,才是真正的基层工作“瘦身”之法。

(一)开大会、整材料、搞文件很常态,但无穷无尽、文山会海、写来写去很病态。“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工作还没开始,先开个会来动员一下;工作遇阻了,就开个会推进一下;工作结束了,还要通过会议来总结表彰一下。”发文与开会,本是开展和部署工作的遵循依据与有效方式,但不加节制或者把工作方式当作工作目的,就成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在一些单位形式主义换了形式,变成了开大会、分任务、提要求、明条件,会议记录很详细,影像资料很完备,然而会议一结束任务就完成,工作刚部署经验就已总结。如此一来,指示精神只停留在会议里、仅落实到本子上,导致的后果是评判基层工作好不好,只看迎检资料多不多、记录全不全、形式新不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这是典型的以形式主义落实形式主义。

(二)考核、监督、检查很正常,但名目多、频率高、反复搞就很异常。督查考核是一种能够提高基层办事效率、调动官兵积极性的工作方法,但用不好、用过度、用不对就会变成形式主义。当前不少单位反映上级检查、督导、考核过多、过滥,从年初到年尾,各种检查组、督导组、考核组一波又一波没完没了,基层大量精力都耗在迎检上不堪重负。检查考核要想行之有效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通过整合各种形式的督查检查、考核评价,提高质量效益,确保检查考核效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决杜绝名目繁多、劳民伤财、反复折腾、形式为主的检查考核督查,完善各类评价体系,规划好时间,计划好内容,设置好指标,体现差异化,科学安排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对督查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单纯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要以为基层办实事、服务基层为目的,及时反馈,加强指导,督促整改,不能简单粗暴、问责了之。

(三)调查研究、蹲点考察、指导帮建很重要,但大张旗鼓、推卸责任、浮于表面不应要。最令基层反感的事,就是让基层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上报各种各样的问题、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法,这是典型的不作为式的形式主义。上级机关的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综合运用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和蹲点调研等方法,解剖麻雀、掌握实情、倾听声音,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简单粗暴、以偏概全,随随便便下结论、马马虎虎作论断,坚持深入下去从真实、具体的数据、案例着手,“找准要害、抓住重点、想出对策、找到办法”,切实为基层做好事、办实事。坚持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不搞层层陪同,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坚决反对作秀、搞花架子。

二、不能把一切必要的形式等同于形式主义

毛泽东同志说,“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说这里的“桥”和“船”就是形式。从事物本质上谈,形式是事物性质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每一项工作都是在一定的形式下推进的,要想实现目的、表达内容,就必须通过掌握和运用某种形式,进而将其效果呈现出来。实践证明,人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形式,才能在各不相同的实体中抓住自然的统一性。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认为,掌握了自然规律,人类在认识上会获得真理,在行动上会得到自由。形式本是中性词,但是量变引起质变,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量和度,变成与内容无关或者对内容无益的东西,就变成了形式主义。有的同志单纯为形式而形式,一味在工作形式上求创造求发展;有的同志分不清必要的形式与形式主义的区别,结果犯了形式主义错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搞清楚形式主义的本质特点,才能避免犯形式主义的错误,将一切必要的形式错误地归类为形式主义。

(一)必要的务虚不等于形式主义,其实质是为了能更好地务实,只有过分务虚才是形式主义。以虚带实,思想先行,向来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人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展工作前强化认识、消除顾虑、端正态度是必要的前提。例如开动员会,只要内容实,讲到点上,就不是形式主义。不务虚同样是干不好工作的,如果不能统一思想,就形不成合力,更容易导致工作走过场、效果浮表面,就变成了形式主义。因此不能因工作开展效果不好,就将必要的务虚工作归类为形式主义。形式只是工作的载体,本不具备任何属性,只有结合实际、用得其所、服务内容,才能发挥形式的作用,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

(二)宣传造势不等于形式主义,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只有不切实际的宣传造势才是形式主义。不切实际、哗众取宠式的宣传造势是形式主义,它并不能提高工作实效,无法营造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不能反映官兵的真实需求。虽然我们在宣传造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绝不能将其定义为形式主义,尤其是在开展政治工作时必要的宣传造势工作是要有的,如立功受奖、升旗仪式、横幅标语、晚会节目、新闻报道、法制宣传等,搞好了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有效提高官兵荣誉感、认同感、使命感。宣传造势只要时机选得好,规模适当,内容真实,能抓住人心,就能获得成功。所以真正的宣传造势应该是成功调动官兵积极性的一种表现,能形成一种上下一心、情绪热烈的氛围,这与那种追求轰动效应、讲排场、摆阔气、华而不实的场面是不同的。

(三)遵规守纪不等于形式主义,其核心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只有不按纪律规定办事才是形式主义。军队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武装集团,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有完整的规章制度,严守纪律、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军人正是通过严格遵守各类规章制度和党纪军纪来养成特有的军人素质,所以像叠被子、走队列、晚点名等要求不能等同于形式主义。在党的组织建设中,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必须严格落实,绝不能把定期开的党支部大会和党小组会叫作形式主义。党委工作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定,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照办,绝不能把报告工作、民主生活、党员汇报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落实也看作是形式主义,这些制度规定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保持和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要想避免形式主义,关键在于执行制度的人自己不要搞形式主义,也就是不要由于自己的不认真和不履责,破坏了这些纪律和制度本身,使其徒有形式。

总之,既要防止形式上的草木皆兵,错误地把所有必要的形式都当成形式主义,又要防止失职失责,把必要的形式变成形式主义。必须通过判断某种形式的实践性、实干性、实效性,是否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否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把两者严格地区别开来,以此作为评判形式主义的具体标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信心,从自身做起,在形式主义的考验面前做一个强者,打一场反对形式主义的“人民战争”。

猜你喜欢

形式主义形式考核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内部考核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小议过去进行时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