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骑行川藏、新藏线

2019-12-04陈凤耘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垭口马拉珠峰

陈凤耘

(九)公益之行与惊险马拉山感人公益行

珠峰一百零八拐全部是回头弯,呈螺旋式整齐排列,高差约800米,实属人间奇迹。第二天,离开珠峰之前,我们将一部分文具和书包及球类分给了大本营附近的藏族孩子们。因常年受强紫外线照射,高原孩子的脸变成红褐色,衣服有点旧或不合身,但他们的目光格外清澈。几个藏族小朋友高兴地在整理、清点物品,这里的物资将分发给学校的其他孩子。另外几个小朋友则兴奋地玩起了足球、篮球。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走再艰险的路也是值得的。

下山路上,我们来到了扎西宗乡中心小学,把余下的捐赠物资全部留给了学校。很快,藏族老师发来了微信。看到照片上同学们开心地拿着捐赠物资时,手机这端的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爱心还在继续,公益行动还在继续,我们的西藏之旅还在继续。惊险马拉山

赠送完物资,我们便轻装向着219国道——新藏线前行。傍晚九点左右,天还非常亮,跟着导航我们拐入了山间小路。于是,200多千米的驚险旅程开始了。

整个山路除了摩托车、汽车的轰鸣声,寂静得吓人。过了一段时间,天黑了,起风了,山路上只有我们顽强地挣扎着。摩托车灯犹如萤火虫闪着微弱的光亮,在狂风中忽隐忽现,又像巡山小妖手持着气死风灯,在山中摇晃。原以为只是爬一座山,可没想到越爬越高,丝毫没有即将下山的迹象。路面是碎石和起伏不断的搓板路。路基旁没有任何反光设置,更不要说崖边的护栏了。山路宽约3米。在整个翻山的六七个小时中,我们没有遇到一辆车。车呢?人呢?惊险啊!

山路有很多发卡弯。由于天黑,我们看不清前面的路,只能跟着领航车慢行。路面非常颠簸,时不时会有小石子弹到车子底下,发出刺耳的敲击声,使人毛骨悚然。眼望四周,不知何种野生动物闪亮的眼睛正警惕地盯着我们,也许其中就有狼,但愿它们不太饥饿。

在下坡的时候,我们的车快没有油了,幸好沿途有筑路工程部。半夜,我们敲响了工程部的大门,一位叔叔惊讶地看着我们说:“你们太神了!”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加满了油,真诚地感谢后,我们继续前行。

估计快到凌晨两点钟的时候,车子被狂风吹得左右摇晃,我紧张得抓住把手,唯恐被风吹落到山涧里。在恐惧和寒冷中,我们依然在漆黑的山路上前行。车灯的亮度不足以照亮弯道处的路面,只能借助另外两只强光手电筒。开始往山下行驶,山顶处已看到山脚下的灯火,我们以为就要胜利到达了,可是,前面竟然还有一座垭口要翻。这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体力透支的倦意已传遍我整个身体。当支撑着眼帘来到最后一座垭口,我们看到了日喀则交通管理部门在2006年立下的一块牌子。牌子已经断了一半,只能看出“拉山”二字。这里海拔5380米,山顶上的经幡在车灯的照射下闪着白光。这时候垭口的风非常大,吹得人很难受。由于情况特殊,我没有在马拉山测量风速。又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我感到身上有些发冷,就趁着停车活动活动四肢。

忽然,我屏住了呼吸。在月光下,我看到了希夏邦马峰的银脊……

我们终于安全翻越了马拉山,在凌晨5点之前赶到了吉隆县的驻地——宗噶。

我们后来查了这条路的信息,这竟然是一条大名鼎鼎的天路!马拉山是我们到此为止翻越的最高垭口,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已废弃多年的通车点之一。

这座山给我最大的疑惑是,一辆大卡车的两列车轮印,为什么中途竟然就变成了一道印痕?这问题,只能让这座神秘的大山回答了吧……

其实,艰难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大雪山和真正的“天路”还在等着队员们。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期:翻越大雪山和“天路”达坂。

(作者:上海市徐汇区位育实验学校学生;指导教师:王锡秋、高乃平、谭晓陵、王彦瑾)

猜你喜欢

垭口马拉珠峰
亚丁大转山 对世外桃源的最好诠释
咦?珠峰“身高”在变?
揭秘珠峰身高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康尼马拉国际马拉松·爱尔兰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青岛青山湾—垭口变沉积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