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检票的港口自动检票系统的改造升级
2019-12-04张明伟
张明伟
摘要:烟台打捞局港自2005年引进网络售票系统以来,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和港口自身实际,不断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尤其在检票子系统方面,更是实现了从手工检票到电子检票,从基于基站的无线条码检票到基于4G网络的无线条码检票,从人工辅助检票到全自动机械化检票的革命性演变。
关键词:检票子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无线条码检票子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8-0041-02
0 引言
港口的检票系统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客票检票系统,另一部分为车票检票系统。客票检票系统共经历了四次功能升级,第一阶段(2007年-2016年)由手工检票升级为人工辅助电脑检票;第二阶段(2016年-2017年)增加实名制检票功能;第三阶段(2017年-2018年)增加人脸识别功能;第四阶段(2018年至今)升级为机械化全自动自主检票。车票检票系统则经历了两次功能升级,第一阶段(2007年-2017年)基于无线AP的无线条码检票系统,第二阶段(2017年至今)基于移动4G网络的无线条码检票。本文意在探讨检票系统如何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更好的方便乘船司机和旅客出行,为港口在同质化日趋激烈的渤海湾市场竞争中,寻求自身亮点,提升服务品质。
1 自动检票系统
2005年港口进入了全程联网售电脑票时期,长期存在的手工检票慢、错误率高、不易发现假票、检票数据难以统计等突出问题,被彻底解决。2007年全新的检票子系统正式上线。
1.1 检票子系统整体架构
在数据链路层面:它依托于联网售票系统,在售票系统主数据库内创建检票用户、待检车(客)票表、历史检票表以及一些功能性表。车(客)票售完后,数据自动添加到待检车(客)票表,然后等待检票,检票完毕,将数据存于历史检票表中。为缓解服务器的数据压力,在客票检票电脑端,单独安装数据库,用于保存实时检票人员图像以及相关的检票信息。车票检票则单独架设一台应用服务器,用于管理无线手持终端设备,在链路上则通过光纤与码头前沿的无线AP进行连接,无线AP与手持终端检票机进行数据交互,如图1所示。
在客户端操作层面:客票检票代理服务器端集成了大量的外围设备,包括一台身份证读卡器、一台条码扫描仪、两台高清的抓拍摄像头,用于采集旅客的相关信息,保证了每一条检票记录信息完备,实现了初步的实名制检票。
1.2 检票子系统的改进
为响应国家要求港口全面实行实名要求,我们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售票端增加了身份信息录入、团体身份信息批量导入以及身份信息人工录入等功能,在检票端则增加了票、证信息比对,儿童免票绑定统计以及非身份证证件图片绑定核对功能,正真意义上实现了实名制售、检票。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人、证比对的环节,各港口均采用人工比对的方式,该方式存在着:误差大、工作效率低、事后无从考究等缺点。同时,当身份证使用年限较长时,人、证需要反复比对,给旅客带来了很差的旅行体验。针对于此,港口引进了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清华大学的核心算法,具有识别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而在实际应用中,又经过反复的校准调整了合适的阀值,既保证了识别的速度又保证了识别的精度。另外,为了不增加操作节点,即旅客刷一次身份证就能完成人脸识别和实名制检票这两个动作,我们将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通过共享的方式调用实名制检票中的证件信息,进行同步比对。在人脸识别系统中以身份证号为命名规则,保存人脸图像和身份图像,减少了实名制检票系统中数据库的插入数据,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更加方便了图像数据的查询。在操作界面方面,我们采取了双屏分置显示,使旅客和工作人员能够同时看见操作界面,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无线检票子系统的改造升级
2.1 無线检票子系统存在问题
截止到2016年,车票端的无线检票模式和数据传输方式已经沿用了近十年。在这十年里,港口的基础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无线检票子系统的弊端也显现出来:首先,传输范围小,只能在AP的扇形区域内传输信号,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阻挡,否则会出现掉线的情况,需重新登录才能正常工作。其次,传输距离短,有效距离在200米左右,而且1号泊位和2号泊位存在信号互相干扰的情况,在泊位的交界处信号极为不稳定。最后,整个链路的故障点多,信号要经过:两段光纤,两对光纤收发器,两台交换机,一台无线AP才能与服务进行数据交互,其中任何一台设备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数据无法传输。
2.2 基于无线检票的系统改造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场地车辆必须要到指定区域才能检票,致使场地秩序难以维持,不利于管理,工作效率不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无线检票子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改变了原有的数据交互模式,采用无线条码手持机通过4G网络信号与应用服务器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的模式。升级后的无线检票子系统,实现了无线信号360度全覆盖,使检票工作不受位置影响,让司机候船更加便捷。信号强度强,在屋内也能进行数据查询,不会出现掉线情况,故障点少,故障率低。另外,我们还完善了无线手持终端的检票流程,如图2所示,避免了管理中的漏洞,使整个检票流程形成闭环管理。
增加了查询功能,将船舶分上、中、下舱进行车辆统计查询,将车型细化为高低板、标准挂、双桥、单车、轿车进行汇总,增加了售票查询、检票查询、未检查询和提车查询等功能,完善了查询信息,包括:票号、船舶名称、航班时间、车型、车牌号、价格、长、宽、高、重量、货物名称等。使现场的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现场车辆的装载情况,有利于现场作业的合理配载,提高了单船的实载率,给现场的合理调度,提供了数据支持。
3 结语
烟台打捞局港植根于市场,通过不断提升软硬件能力,来规范管理,节约人力资源,增加市场份额;同时也为旅客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焦斌.移动数据终端无线检票系统设计[D].长安大学,2013.
[2] 吴昊.基于Android的实名火车票检票终端设计与实现[D].华东交通大学,2013.
[3] 李轶舜,徐建闽,卢凯.基于第2代身份证的火车电子售检票系统的构建[J].交通与计算机,2008(05):148-151.
Renovation and Upgrade of Port Automatic Ticket Check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Ticket Checking
ZHANG Ming-wei
(Yantai Salvage Bureau, Yantai Shandong 264000)
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nline ticketing system in 2005, Yantai Salvage Bureau has continuously upgraded and upgraded its market development needs and the port itself,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icket checking subsystems, from manual ticket checking to electronic ticket checking. Base station-based wireless bar code check-in to 4G network-based wireless bar code check-in, from manual assisted ticket checking to fully automated mechanized check-in revolutionary evolution.
Key words:ticket checking subsystem;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wireless barcode check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