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9-12-04张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异丙酚肛肠罗哌

张楠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以消除患者手术疼痛,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为宗旨[1]。肛肠类疾病大多数都与手术治疗相关,而一场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药物的浓度等均会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2]。本文主要研究在肛肠手术中给予0.75%或0.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行肛肠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罗哌卡因浓度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5.21±9.33)岁;肛肠疾病类型:直肠息肉17例,肛瘘29例,混合痔31例,肛裂23例。实验组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5.47±9.10)岁;肛肠疾病类型:直肠息肉16例,肛瘘30例,混合痔32例,肛裂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医学委员会对本次研究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身体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1.2方法 麻醉前的准备工作:监测患者的心率、开放静脉通路、血氧饱和度以及吸氧等。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后进行硬膜外穿刺,以患者L3~4椎间隙(两侧骶骨角连线)处作为穿刺点。进针并直到穿刺针通过骶骨韧带感觉明显落空感后,完成穿刺。此时穿刺针已到达骶管腔内,先回吸见没有脑脊液、血液时再进行推药,感到无太大阻力时,方可将麻醉药物进行推注。常规组患者给予0.75%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混合液麻醉(共20 ml),实验组给予0.5%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混合液麻醉(共20 ml)。注射后辅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在实施完麻醉后的20 min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麻醉效果等。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效果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患者对术中的主诉以及合作程度综合评定麻醉效果,判定标准:麻醉后,患者无不适感,并且肛门括约肌松弛情况良好为优;麻醉后,患者有轻微的痛感、括约肌松弛、可耐受镇痛药物为良;麻醉后,患者有明显的痛感、括约肌没有得到松弛,并且须结合使用镇静药物来提高麻醉效果为差。麻醉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运动阻滞效果评分判定标准:麻醉后,患者运动无阻滞为0分;患者可屈膝但无法抬起、伸开腿为1分;患者可活动踝关节但无法屈膝为2分;患者无法活动踝关节为3分。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1.00%,与常规组的8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5.71±1.18) h明显长于常规组的(2.06±0.7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出现恶心7例、呕吐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6例、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肛肠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骶管麻醉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但是有研究表明,成人骶尾部容易出现较高的变异率,而且临床骶管阻滞成功率低,因骶管内存在丰富的硬膜外静脉丛,并且静脉处无静脉瓣,局部麻醉后具有较高的中毒几率,因此临床多选择低剂量的麻醉用药[3]。为了保证肛肠手术治疗效果,结合改良骶管麻醉方式,可有效提高成功率。有效的麻醉方法,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应激反应,还可缓解患者术后的焦虑紧张,避免因不良情绪引起的内分泌、激素、免疫异常等不良反应,更有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健康恢复[4]。

自从发现长效局部麻醉药可诱发心脏骤停后,人们一直在寻求脂溶性较低的、更为安全的替代药品。罗哌卡因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且具有麻醉和止痛作用。其药理学特点为心脏毒性低微,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分离较为明显,具有外周血管收缩作用。而异丙酚又叫丙泊酚,是一种快速强效的全身麻醉剂,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该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麻醉及重症患者镇静[5]。有研究表明,将这两种麻醉药物联合使用,药物之间互相协同,不仅可减少单独用药的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活动,还可减轻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6-8]。这一理论也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1.00%,与常规组的8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5.71±1.18) h明显长于常规组的(2.06±0.7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运动阻滞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两种浓度的麻醉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保证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但是0.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可以在保障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用量,达到降低药物中毒风险的目的,值得临床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异丙酚肛肠罗哌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各种椎管内麻醉方法在肛肠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对照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