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背景下通信传输网络规划

2019-12-04陈国海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传输速率接收机时延

文/陈国海

在国内,移动通信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状态,各项业务技术也都趋于成熟,为满足用户以及多项业务对更快传输速率的需求,由第四代移动通信向第五代移动通信的过渡迫在眉睫。当下,5G 毫米波的商用已经提上议程,各大运营商已经在国内多个大城市实行了5G 业务试点。5G 相对于现网拥有着更快的传输速率,与之相对的,为了支撑起超高速的传输速率,5G需要具有大带宽、低时延等需求,这就给现有通信传输网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适应5G提出的多方面的需求,需要提前对5G 背景下的通信传输网络进行规划,以降低部署成本,提高5G 背景下通信传输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通信传输网络的构成部分

通信传输网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用来发射信号的发射机和用来接收信号的接收机,以及由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信号传输通道。为保证安全稳定的完成通信信号的传输,这三部分的优化运维都需要受到重视。其中传输通道一般都是采用光纤进行光通信。发射机将采集到的信号转换为通信传输网络可以传递的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电缆等发送给接收机,接收机再把接收到的信号转发给移动终端等其他设备进行解码还原。为了实现超远距离的传输,通信传输网络除了发射机、接收机和传输通道三大组成部分外还需要加入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光端设备机以及一些其他的辅助系统来满足通信传输网络的可靠性。

2 5G背景下通信传输网络面临的问题

5G 有着超高传输速率和超低时延的优势,但现网状态下的通信传输网络为了匹配5G 提出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对时延的精确度要求很高,5G的回传以及前传接口带宽要求进一步提高,现有通信传输网络的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无法满足当前的5G 的需求,当前通信传输网络同样也不能满足第五代移动通信横向流量转速的指标。此外,当前的通信传输网络还存在着低容量问题,较低的传输容量极大的限制了传输速率的发展,进而没有办法满足5G 背景下超高速传输速率的要求;同时较低容量不能满足多元业务的推行,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最后,当下的通信传输网络还存在着智能化水平低下的问题,需要在5G 背景下进一步的拓展业务进行优化。

3 通信传输网络发展规划

3.1 确立正确发展方向

确立方向是通信传输网络规划的第一步,也是最为核心的一步。通过分析5G 时代通信传输网络应该达到的业务指标以及通信传输网络需要面向的对象,来确立通信传输网络下一步的方向,对通信传输网络的不断发展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为满足5G 传输网络速率的需求,需要提升通信传输网络的传输容量以满足更多方面的业务需求。其次,根据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通信传输网络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传统SDH 相比,其具有着更好的扩展能力和安全性,为降低下一代通信网络建设的成本,应该拓展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输平台相关的功能业务。接着,提高智能化水平也是通信传输网络发展规划中需要确立的方向,诸如自动配置参数自动胚配置带宽等都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业务。最后,业务方面的推陈出新不断优化,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方面,做到各个业务的自适应和多元处理。

3.2 与数据网络融合

为实现通信传输业务更灵活更方便的实现,将通信传输网络与数据网络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在传统的SDH 规划中,主要是将通信传输网络与以太网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语音传输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融合,大大的缩减了各项业务的办理时间,提高了两网业务的便利性。MSTP 与传统的SDH 相比,扩展性能和可靠性更好,与数据网络融合定然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

3.3 面向5G的前传和回传

为应对5G 提出的超高速传输速率、超高带宽、低时延和同步等要求,需要在通信传输网络规划过程中做出一定的创新。由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前传接口带宽更大,原有的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不再适用于5G 的需求。针对回传接口问题,应采用超奈奎斯特速率传输方式,合理的解决了5G 横向流量转速问题。

4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传输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在即将到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新形势下,通信传输网络应该做出的规划。文章首先介绍了通信传输网络的组成部分,然后分析了无线通信传输网络在5G 背景下遇到的问题,最后给出了面向5G的通信传输网络的发展规划方案。

猜你喜欢

传输速率接收机时延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一种用于调幅接收机AGC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改进二次相关算法的TDOA时延估计
一种面向ADS-B的RNSS/RDSS双模接收机设计
跨山通信中频段选择与传输速率的分析
数字接收机故障维修与维护
数据传输速率
基于多接收机的圆周SAR欺骗干扰方法
FRFT在水声信道时延频移联合估计中的应用
基于分段CEEMD降噪的时延估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