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摄匆匆俄罗斯

2019-12-04阿福

杂文月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马屁女皇琥珀

●阿福

之所以起“行摄匆匆”这个标题,是因为贪玩的阿福觉得2019 年盛夏的俄罗斯8 天之行没有玩儿尽兴: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冬宫博物馆只走马观花了2 个小时、“世界第八奇迹”的琥珀屋只驻足了不足20 分钟,普京总统爱吃的网红冰激凌还没吃够……匆匆八天,有惊喜有向往,亦有遗憾和思索……

白日梦

俄罗斯当地时间已经晚上10 点半了,天光还大亮着,难道是在做梦?

对于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我们而言,一般情况下晚上10 点早已经入夜了。但在北极圈附近的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盛夏的夜晚要到晚上11 点之后才会降临,且只有短短的三四个小时。夜也不是黑漆漆的夜,是不借助灯光依然可以看得清书上文字的白夜。

前往俄罗斯之前,我特意准备了一本睡前读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集《白夜》。在圣彼得堡的白夜里读《白夜》,恐怕没有比这更应景的了吧。

相比于讲述离奇爱情故事的《白夜》而言,我更喜欢这本集子里的最后一篇寓言式小说《一个荒唐人的梦》。这部小说用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梦境,向我们陈述着关于真理的寓言。这寓言关乎存在、关乎自由、关乎信仰、关乎救赎。很喜欢小说里的这句话:“尽管我明白无误地知道,梦境中的事情永远无法实现,天堂未曾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但我依旧坚持……”

读罢《一个荒唐人的梦》,我也做了一个梦:在梦里自己实现了环球旅行的梦想,在海边拥有了一座大房子,我每天关心粮食和蔬菜,把它们烹成美味,与挚爱的人分享……因这梦是在圣彼得堡的白夜里做的,因而是个地地道道的白日梦。

尽管环球旅行和海边的大房子,对现在的我而言都是真真切切的白日梦,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但我依旧坚持……

坚持为梦想而努力,万一实现了呢?

马屁教堂

俄罗斯之行,几乎每天都会安排参观各种各样的教堂。除了矗立在红场边上,被网民戏称为迪士尼城堡的俄罗斯标志性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之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无疑是位于圣彼得堡的斯莫尔尼大教堂。与或色彩绚烂或色调庄重的其他教堂相比,蓝白相间、搭配金顶构成的斯莫尔尼大教堂,显得清新脱俗,弥漫着女性柔美、娇媚的风韵。

斯莫尔尼大教堂还有个别名叫“马屁教堂”。

据毕业自莫斯科大学的导游小叶介绍,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一位杰出的女皇,堪比中国的武则天,是她继彼得大帝之后,将当时的俄罗斯变成了欧洲强大的国家。当初叶卡捷琳娜宫的设计者为了讨好女皇,故意把宫殿外观设计成了蓝白相间、搭配金顶的配色。蓝色代表叶卡捷琳娜女皇碧蓝的眼睛,白色代表女皇雪白的肤色,金色则代表女皇金色的头发。这种蓝白相间搭配金顶的配色,被俄罗斯民众戏称为马屁色,因斯莫尔尼大教堂的配色与叶卡捷琳娜宫如出一辙,斯莫尔尼大教堂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之为“马屁教堂”。

拍马屁在哪个国家都不鲜见,但能将宫殿和教堂的外观颜色都用来拍马屁,并且最终还拍成了全世界的著名景点,却不常见。这马屁拍得,着实不一般。

罪与罚

我要讲的“罪与罚”是发生在俄罗斯旅行期间的两桩小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没有一毛钱关系,只是为了蹭个热点。

先说罪。在俄罗斯,鸽子是天使的象征,在各个旅游景点随处可见成群的鸽子围在游客身边觅食。但有一种尾巴会表演翻花的白鸽子,是导游反复告诫千万不能随意喂食的。此外,在俄罗斯许多知名景区的外围,还总能见到身着各种奇装异服的人,招徕外国游客一起拍照。据导游说,这些奇装异服者多是当地的地痞流氓,跟他们拍照会被讹钱,那些尾巴会翻花的白鸽子则是他们驯养的用来讹人的道具。

在喀山大教堂的广场上,同行旅行团里的一个十岁小男孩,就因为用自带的面包投喂尾巴会表演翻花的白鸽子,被一群奇装异服者团团围住,讹诈了4000 卢布(约合360 元人民币)。从孩子惊恐的眼神、满眼的泪花中,不难看出他幼小的心灵一定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以至此后多天的行程中,我有意无意地发现这个孩子一直离各种各样的鸽子和奇装异服者远远的,即便是可以随便投喂的鸽子,他也不愿接近;即便是在涅瓦河游船上,身穿俄罗斯民族服装的表演者邀请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他也不愿参与。

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而言,对新奇好玩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萌生接近它、探索它的欲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群奇装异服者布下的局,也正是利用了孩子们不谙世事、缺乏辨别能力、自制能力差等弱点,一如刺激好玩的网络游戏、“色”彩丰富的短视频……但如果是专挑懵懂的少年下手,这样的罪,罪不容恕。

再说罚。深藏在叶卡捷琳娜宫里的琥珀屋,由总重至少达6 吨的琥珀装饰而成,整个琥珀屋光彩夺目、富丽堂皇,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虽然叶卡捷琳娜宫每天中午12 点才对外开放,但每天早上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队五六个小时,只为一睹琥珀屋的芳容。参观之前漫长的排队时间里,导游曾反复强调,琥珀屋严禁拍照,一旦有人不遵守规定拍照被工作人员发现,整个旅行团队(即便是没有拍照的游客)都会被驱逐出景点予以惩罚。好在我所在的团队严守纪律,没人干出格的事。不过紧随我们身后参观的旅行团就悲催了,因一位背着单反的“老法师”不自觉,整个团队被不讲情面的工作人员生生予以驱逐。

作为摄影爱好者,旅行过程中我经常会举着相机或手机拖在队尾压阵。之所以选择拖在队尾压阵,无非是为了选个独特的角度、为了避开拥挤的人潮、为了摆个销魂的pose、为了在朋友圈发一张能被别人点赞的照片……但拖在队尾压阵又往往会远离导游,听不清导游的讲解,从而忽略掉很多重要的细节。此后的行程中,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等几处景点同样禁止拍照。虽说琥珀屋的光彩夺目、克里姆林宫的宏伟雄壮,不能通过照片跟朋友分享略显遗憾,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反倒是那些禁止拍照的景点,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对于旅行中的摄影爱好者而言,学会适时摒弃相机、手机,学会如何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功课。这禁止拍照的“罚”,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奖”。

猜你喜欢

马屁女皇琥珀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琥珀凝光
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
俄罗斯也有女皇吗?
家长群成马屁群源于家长的“成功焦虑”
琥珀诞生记
白老师的“马屁经”
马屁族三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