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知感恩:恶之始也……
2019-12-04郑殿兴
●郑殿兴
近日,网上有个帖子“火”了:一名十岁小学生,因课业及业余爱好都很出类拔萃,竟嫌父母“只开得起十几万的丰田”,竟说“我努力优秀,是为了早日脱离无知无能的原生家庭”。要知道,“小男孩,被父母捧在手里,放在心尖儿上,时常还会晒在朋友圈里,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如此一幕真实的“儿嫌母丑”闹剧,还不是让人最震惊的——有的孩子,竟说“父母皆祸害”!就因“自己父母太穷,令自己无法进入上层社会。言语中对父母的怨恨,有些人甚至咬牙切齿”……
如此的怨恨,如此不知感恩,忒可怕了!
不知感恩,可谓恶之始也!譬如,那位国外留学归来、为钱而“弑母”的儿子;譬如,病榻上的“谋杀”——“69岁儿子‘杀死’83 岁偏瘫父亲”……当然,由不知感恩发展而来的恶例,不很多,更多见的,是对父母的冷漠——“常回家看看”,才不呢!即便,有的人没这些恶行、劣习,可没完没了地“啃老”,绝非喜剧呀!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不得不退学的那个女大学生,“反哺”何来、何谈呀?
“人之初,性本善”。婴孩,无所谓性恶、性善,饿了、疼了、不舒服了,就哭、就闹、就打挺儿,皆属本能的表达。人性之善、恶,乃后天形成,囿于环境的刺激、激发、培养……《三字经》说的“养不教,父之过”,主要过在教育不到位、不得法。原本,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是第一位的,但有的父母在此欠缺太多、太多了。他们,只注意让孩子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让孩子没完没了上补习班,竭尽全力一门心思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却不让孩子经受必要的磨炼,忘了培养孩子一个真正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善良正直感恩……忘了比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成人,成为真正的人!如此这般,让孩子认为无论父母怎样付出都理应如此、理所应当,感恩之心从何萌生啊?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和“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等古代、现代的实例,都在证明并继续证明着如此家教的伟大功用。“当代佘太君”——京郊密云邓玉芬五个儿子,为啥都能捐躯在抗日战场?就因邓玉芬这样深明大义母亲的引导、教育!如此忠于国家、民族的儿女,决不会有虐待父母、更不会有虐杀父母之恶。
对比一下古今成功、失败的家教,不难看出:对那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忠、孝教育,在不少家庭是残缺的——有的甚至无孝无忠。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由此,我们便不难推断了:逆子的弑母、弑父之恶,与他们父母的教育的“取乎其下”有直接关联——父母的教育之偏、之失,乃恶之因——首因也!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这句民谚,看看那些被虐杀或被虐待的父母,便不难发现:其“可怜”与“可恨”,多是相连紧密的!他们今日之“可怜”,恰是,或者说多是当年教育子女的某种“可恨”带来的!“可恨”在先,“可怜”在后,怨谁?您就没给儿女自小轧好辙,他们怎么能走正道呢?
此言,虽有些残忍,可事实就这样呀!
当然,教育,不单是家长的事,还是、更是学校事、社会事、国家的事。但我总以为,在诸多的教育构成中,首先强调的应是家教。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让孩子远离不知感恩的恶之始,让父母懂得孩子不知感恩的恶之因——这两条儿,切记,切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