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切掉了什么?
2019-12-04蔡晓辉
□蔡晓辉
为提升街面整体形象,就要求所有商户招牌大小、颜色、字体全部统一;为达环保标准,就打造“无猪镇”“无鸡镇”;为推进厕所革命,就强制农户采取不太合适的设计方案……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地方为追求快速“见效”,工作部署“齐步走”,“一刀切”式工作方法屡禁难绝,基层群众叫苦不迭,基层干部也颇有怨言。(据《半月谈》第14期报道)
所谓一刀切,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其现实表现就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忽略实际情况的差异性,采用统一标准、同一进度、同一方式推进工作、考评绩效。如此一来,尽管基层群众叫苦不迭,但在这些地方和部门看来,自己却是在“不折不扣抓落实”“有力有序推进工作”。
不重实效求“速效”,不顾实际强求“整齐”——“一刀切”不是“不折不扣抓落实”,不是“有力有序推进工作”,而是生搬硬套、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
一些地方和部门热衷于“一刀切”,是为了显示做事“有魄力”、推进“有力度”。隆冬季节,农村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尚未完工,有的地方却不许农村居民用煤烧炕。为了体现对农村清洁能源改造工作的重视,这些地方宁可村民挨冻,也要“谁卖煤就抓谁,谁烧煤就抓谁”,硬生生把倡导性、引导性工作异化为强制性要求。如此抓工作,忽视了百姓的冷暖,违背了政策制定的初衷,甚至会把好事办成坏事。
有的地方和部门热衷于“一刀切”,是因为这个方法最“好用”,动脑最少、动手最少、“见效”最快。游园活动中发生了踩踏事故,于是就叫停一切游园活动;为了应对环境治理检查,对所有企业不区分具体情况一律停工停产停业。这些做法看起来“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实际上却是以一时的“管治结果”代替了扎实的治理过程,用强制性手段捂住了相关具体问题,也捂住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平时不担当、不作为”的作风问题。
进行环境治理,需要的是在整个治理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兼顾环保需要和民生诉求、企业发展,针对具体情况,疏堵结合、精准施策,扎扎实实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企图一劳永逸地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应对。发生踩踏事故,该反思的是平时的安全措施有哪些疏漏之处,如何汲取教训,补上安全监管的短板,而非“眼不见心不烦”地统统“叫停”。这样的道理虽然浅显,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严重者却往往视而不见。对“一刀切”里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须重视、警惕,千万勿使这一时有表现的病态,成为个别地方和部门的工作常态。
“一刀切”切掉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切掉的是工作实效,切掉的是好政策应有的好效果……各种“一刀切”在一些地方、部门以不同形式一再上演,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地方和部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已经严重到了何种程度——对简单粗暴、严重影响工作的“一刀切”,是时候该严加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