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泉之心:将设计轻轻放入山水自然之中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规划设计思考

2019-12-03赵文斌李存东王洪涛张景华

风景园林 2019年4期
关键词:展园博园意境

赵文斌 李存东 王洪涛 张景华

1 项目概要

经过近3年的规划建设,南宁园博园(简称园博园)于2018年12月6日盛大开园,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冬季建成开放的园博园。从开园后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来看,园博园的规划建设兑现了3年前南宁申办文件中总结的“六个第一”的目标,呈现出“生态的园博、文化的园博、共享的园博”三大特色,完美诠释了“生态宜居、园林圆梦”的办会主题,“三湖六桥十八岭、一阁四馆两中心、八十展园八大景”的景观格局,为南宁建成了一个集城市双修示范、生态海绵示范、历史人文展示、科普教育展示、休闲观赏体验、健康活动体验为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开放半年后将作为城市公园永久保留。

园博园位于南宁市中心东南方向约12km的顶蛳山地块,规划面积约340hm2,规划建设有80个展园(图1)。园博园所选地块交通便利、丘陵起伏、江河相拥、植被良好,既有山、水、林、泉、湖、草等自然本底,又有典型的内河流域淡水性贝丘遗址、村舍遗存和民族民风等人文本底,还具有因采石留下的裸石矿坑、岩石崖壁、生产器械、清泉水厂等建设本底。这些场地特色,既为园博园打造自然山水园林提供了优越的造园条件,也带来了山体修复、矿坑利用、崖壁防护、遗址保护、河道防洪、水源保护利用等复杂的设计挑战。

1 南宁园博园总平面图Master plan of Nanning Garden Expo Park

2 核心区建成鸟瞰Bird’s eye view of the core area in completion effect

3 一对一设计总承包模式图One-to-one design of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

南宁园博园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景观牵头统筹30多个专业400余名设计师共同完成的设计总承包项目,回顾这3年多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历程,设计思考历历在目。

2 设计思考

2.1 设计理念思考

设计理念是影响园博园整体风格的重要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园博园优质的自然、人文本底,利用好特殊的建设本底,最重要的是设计师要拥有“林泉之心”,信守“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的理念。设计师只有心怀山水、敬畏自然,设计下笔时才会放下对大项目的原始设计冲动,才会恪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设计底线,使一幅源自现状山水的林泉图景在每个设计师心中逐渐清晰起来,而这一幅源自现状山水的林泉图景潜移默化地引领着设计师小心翼翼地在山体中轻轻放入“一阁四馆两中心”等建筑、在山脚下轻轻放入园路广场、在山坡上轻轻放入城市展园、在鱼塘中轻轻放入雨水花园、在矿坑崖壁旁轻轻放入栈道平台……所有的设计好像原本就该生长在这里似的,如李渔所说“山水者,情怀也;情怀者,心中之山水也”(图2)。

2.2 设计方法思考

设计方法是践行园博园设计理念的核心环节。园博园选择“全程一站式”的现场设计方法,将设计工作由图纸转移到现场。现场设计依托于设计师深厚的设计功底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步骤可以归纳为“现场调研—现场设计—现场校核—施工图设计—现场再校核—现场施工配合—现场图纸优化—现场施工初验—现场施工再优化—现场验收”十步。每一步的工作,设计师都是站在时间和现场的四维空间中,用耳聆听各方诉求,用嘴陈述与沟通,用眼发现与预防,用脑思考与优化,用心选择与决策,用手创作与表达,六者同时发力,及时合理解决现场随时发生的各类问题,力求使“场地现状—设计要求—建成效果”始终保持完整统一,从而达到“因地制宜、因地成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初心。

2.3 设计模式思考

设计模式是影响园博园成功的关键因素。园博园探索出“一对一设计总承包”的创新模式(图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设计总承包单位对园博园规划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总控,总结“总负责、总设计、总协调、总管理、总配合”五总合一的设计管理模式,全面统筹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景观、规划、建筑、结构、机电、总图、交通、市政、桥梁、照明、标识、雕塑、绿建、幕墙、室内、海绵、智能化、遗址保护、环卫、经济等30多个专业和400余名设计师,从总体规划到园区主要景区的景观设计,再到统筹协调各个专项设计以及各个展园设计,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全过程全覆盖,一对一为园博园业主服务。“一对一设计总承包”模式的运用使园博园整体设计从被动的填鸭式设计到主动的“规划性设计”,从单一的“纯设计”到多专业统筹及全过程设计与管控的“大设计”,从甲乙关系一对多责任模糊的设计到甲乙关系一对一责任明确的设计,实现了简化设计流程、缩短设计周期、提升设计质量、控制设计造价的目的,也保障了园博园提前半年如期在冬季开园亮相。

4 自然野趣的保留大树Big trees reserved for natural wild interest

5 水天一色的玲珑湖Exquisite waters and sky of Linglong Lake

6 恬静自然的湖塘小景Tranquil and natural pond view

3 设计策略

3.1 设计从保护绿水青山开始

园博园现状山水相依、绿树成荫、百草丰茂、湖塘广阔、地形地貌凹凸多变,其自然之理自成天然之趣。园博园整体布局尊重现状山水格局,“就地梳山、顺势理水、依景营林”,全园“不推山、不填湖、不砍树”,自然而然得绿水青山自然之趣(图4)。

3.1.1 不推山

“不推山”是保护园博园绿水青山的前提。现状场地地势南高北低,分布有18座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最高丘陵的高程98.2m,最低丘陵的高程66m,相差32.2m。保护好这些丘陵就是保护好园博园场地生态层次和地形地貌整体性。“不推山”,首先“竖向顺应地形”,全园竖向设计基本顺应现状地形特征,适度改造,不大动土方,使规划前后山形山势基本一致,现状内40%以上地形地貌被保护;其次“修路不推山”,道路选线和设计因山就势,标高在69~79m之间,其中主要道路的标高基本在72~75m之间;再次“布置建筑不推山”,场地中建筑物顺应山势布置,建筑物的基底标高定在75~80m之间。

3.1.2 不填湖

“不填湖”是保护园博园绿水青山的基础。现状场地江河交织、湖塘阡陌,具有典型的西南水乡特色,保护好这些河湖鱼塘是保护场地的生态底色。“不填湖”,首先“江河串联成大湖”,北部利用那罇河78万m3调蓄容积形成“玲珑湖”(图5),中部利用清水泉每日5万t出水量打造“清泉湖”,南侧利用矿坑的自然积水打造“七彩湖”;其次“鱼塘连接成小湖”,梳理联通潭甲池、浊水泉、堤外鱼塘等区域的鱼塘水景,适当连接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湖。最终形成大湖统领、小湖点缀,神态韵味各有不同的水景系统(图6)。

3.1.3 不砍树

“不砍树”是保护园博园绿水青山的关键。现状场地林木众多、品种丰富,保护好这些树木,就是保护了场地的生态基调。“不砍树”,首先“古树大树完整保护”,依据场地内古树、特大树的分布和生长情况,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方式,进行完整保护;其次“主要乔木全部保护”,对苦楝、桉树、马尾松、构树、龙眼等30多个主要树种,约2 500棵乔木,进行现场踏勘编号,就地保护,营造林木丰茂、花果丰盛的亚热带壮乡植物景观;再次“丘陵林地集中保护”,对全园林相好、树种佳、长势优的21块丘陵林地集中保护,保护面积约49hm2,占园区面积45.23%;最后“破坏区域生态修复”,对遭受破坏的矿坑塌陷、山体崖壁、水体驳岸采用安全处理、生态复绿、固坡护坡等策略进行生态修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砍树。

3.2 设计从厘清系统结构开始

园博园的设计系统包括景观、建筑、展园、市政四大功能系统,与现状系统并称“五大系统”,现状系统是条件、景观系统是龙头、建筑系统是关键、展园系统是核心、市政系统是基础,五大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通过保护利用现状系统、统筹设计景观系统、有序布置建筑系统和展园系统、优化提升市政系统,最终形成园博园“三湖六桥十八岭、一阁四馆两中心、八十展园八大景、平水海电路标桥”的整体系统结构。

7 绿意盎然的池塘湿地Green pond wetlands

8 视野开阔的玲珑岛Linglong Island with an open vision

9 自然流畅的入口广场Natural and smooth entrance square

10 光影互动的清泉阁Qingquan Pavilion of light and shadow

11 幽静自然的潭甲池景观Tranquil and natural Tanjia Pond

12 生境和谐的玲珑湖畔Harmonious habitat of Linglong Lake

3.2.1 景观系统

园博园在保护现状绿水青山的基础上提炼规划出“三湖六桥十八岭”的山水格局。“三湖”即依据现有水体特征及场地高程进行梳理规划形成的湖、溪、潭、塘、岛、堤等不同尺度、不同形态的水景系统,并在行蓄泄洪、径流管理、雨水收集、管网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与海绵城市相结合;“六桥”既是交通联系的要素,更是全园造景、营造特色的重要景观元素,造型设计结合场地条件、文化特色和园博需求,抽象提炼出南宁几种特色花卉的形态和南宁少数民族典型的图腾,力求形成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六桥景观意象;“十八岭”是18个保护山丘,通过生态修复、林相改造、功能植入、交通组织等方式,形成“整体保育型生态岛、部分游憩型观赏岛和建设使用型主题岛”三大类山岭景观脉系,在此基础上打造“芦草叠塘”“玲珑揽翠”“松鼓迎宾”“花阁映日”“清泉明月”“潭池寄情”“矿坑七彩”“贝丘遗风”八大主题景区,每个主题景区中又包含了不同主题的特色景点,每个景点精彩纷呈、步移景异、引人入胜(图7~12)。

3.2.2 建筑系统

园博园在景观系统打造的基础上依山就势布置建筑,形成“一阁四馆两中心”的建筑格局。建筑设计根植于广西传统文化,从传统建筑中提取建筑语汇,采用当代设计手法和建筑材料重新诠释,所有建筑形成各自主题明确的系列整体,展示了广西壮乡地域文化之美。“一阁”即清泉阁,位于园博园黄金分割点上,高75m,形成园博园的中心景点和制高点,与市区龙象塔形成轴线,遥相对视,守望南宁。城市·宜居馆、中国—东盟友谊馆、童趣·体验馆、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四馆和游客服务中心、演艺中心两中心完全按照自然环境的特点来布局,强调与山水融合的策略,或临水、或嵌山、或随形、或融林。中国—东盟友谊馆和演艺中心拥湾亲水,城市·宜居馆、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嵌山而建,游客服务中心和童趣·体验馆随山形、融树林布置。园博园建筑布局在空间上边界自由、若即若离、错落有致、奔趋向阁,在形体上同源差异、各具特色、虚实相间、整体协调。

3.2.3 展园系统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优异的城市发展潜力,使得园博园吸引了44个城市展园、10个东盟城市展园、9个丝路展园、1个广西园、5个设计师园和11个企业展园共计80个展园参展。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展园布置在蜿蜒起伏的道路两侧,因位于不同的地形,分为“山脚展园、山坡展园、山顶展园、平地展园”4种类型,其中“山脚展园”是主体,中华城市展园、丝路园、设计师园均属于这类;东盟城市展园属于“山坡展园”;广西园属于“山顶展园”;企业园属于“平地展园”。这些展园结合场地地形地势进行设计,打造了“立体空间层次丰富、展园形态自然流畅、展示内容各具特色”的立体展园系统。

3.2.4 市政系统

园博园市政系统复杂而多样,具体提炼为“平水海电路标桥”,是支撑园博园各类使用功能和视觉景观效果的基础系统。场地平整和土方平衡是重点,需要先设计、先开工、先验收,方案结合地质勘察数据,利用CIVIL3D技术对竖向设计、场地排水、场地清表、种植土收集、土石方开挖、场地回填、回填材料与基础处理、场地边坡及防护等8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进一步夯实“不推山、不填湖、不砍树”的设计策略。给水排水与海绵系统是难点,既要重点考虑南宁地方极端暴雨天气的安全,又要因地制宜与场地景观结合,满足景区景点用水要求和南宁海绵示范的考核指标要求。电气系统、标识系统、智能化、路桥、围墙等的主要难点是各专业交接及与现场的结合,形成无缝对接的市政体系。

13 百草丰茂的野草生态意境Ecological conception of luxuriant weeds

14 沧桑厚重的矿坑人文意境Humanistic conception of mine pits of vicissitudes of life

15 天人合一的山石园林意境Artistic conception of rockery garden in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3.3 设计从营造场地意境开始

追求意境是植根于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园博园通过对现状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物境的梳理裁剪,以山为骨骼、水为血脉、建筑为眼睛、道路为经络、树木花草为毛发,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全园景区景点设计以“取法自然”“以少见多”“虚实相间”的手法营造绿水青山之生态意境,诗情画意之人文意境,景以境生之园林意境,使园景以情驭景,以形传神,外具自然风貌,内含深远意境。

3.3.1 绿水青山之生态意境

园博园通过“取法自然”的手法来营造不同场地的生态意境,如玲珑湖景区和雨水花园依据丰水期、枯水期的水面弹性变化,营造出“玲珑揽翠”和“芦草叠塘”两个特色依水生态景观。“玲珑揽翠”以玲珑湖为核心,沿湖打造生态岛、鸟岛、生态驳岸、生态种植以及水下森林来体现湖景生态效果,通过缓坡地种植近水、临水、亲水、挺水、沉水和浮水植物,巧妙解决了因水位变化而形成的消落带的生态和景观问题,从而形成水青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意境。“芦草叠塘”则是利用现状鱼塘,通过削堤护坡使原有陡峭的塘壁变成缓坡到底的自然驳岸,设置溢水口动态调整池塘水平面的深度与池塘底底部土壤自然过渡,打造适合于不同水面深度的水生植物生长环境,形成百草丰茂、阡陌纵横、水塘层叠的芦草叠塘生态意境(图13)。

3.3.2 诗情画意之人文意境

园博园通过“以少见多”的手法来营造场地的人文意境。如“贝丘文化遗址公园”按照整体保护、价值突出、最小干预的原则,用模拟展示手法展示遗址本体规模、用场景展示法还原当时部分生活场景,用保留现状大树、适当梳理部分灌木的方法还原遗址的自然环境等,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本真的历史文化信息;如“矿坑花园”在充分利用现状矿坑崖壁、峡谷、深潭、工业遗存等景观资源基础上,通过保护、保留,修整、修复等策略,使矿坑花园既留有历史沧桑之痕迹,又注入新的功能与活力(图14);再如在场地的形态、材料、图案以及小品的设计之中,将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等广西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这些场景以情驭景,以形传神,用最少的景观语言实现人文意境的匠心营造。

3.3.3 景以境生之园林意境

园博园通过“虚实相间”的手法来营造场地的园林意境。如置石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无园不石”之说,但山石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虚实相间、用石如金”才能达到“因简易从,尤特致意”的意境。园博园的堆山理石主要采用了“点景、衬境、修边”等策略来营造山水园林。在广场中、园路交叉口、主题展园入口等视觉焦点处采用“点景”策略,点缀造型优美、石质清秀、石纹独特的景石,达到点石如金的效果;在山坡上、树荫下、大树旁等位置则采用“衬境”的策略,布置大小不一的景石,或卧、或立,或散点、或群置,与周边景观共同形成不同的主题意境 (图15);在景桥两端、亲水码头、观景平台周边等护坡驳岸采用“修边”策略,一方面尽量保留现状自然的驳岸石,另一方面再补置部分置石,使得细节之处都具有园林意境。

4 结语

如今,园博园已顺利开放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规划设计效果。回望这1 000多天与园博园的朝夕相处,我们始终怀着“林泉之心”保护山水、巧妙布局、科学管理,将设计轻轻放入山水自然之中,用心见证了园博园从自然荒野到“生态的园博、人文的园博、共享的园博”的一步步转变过程,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内涵。

项目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蒲兴大道20号

项目面积:340hm2

业主单位:南宁园博园指挥部、南宁市林业和园林局、南宁园博园管理中心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总承包,总体规划、景观、建筑、水电等);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采石场花园景观设计);南宁市古今园林规划设计院(公共区种植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健康花园景观设计);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公司(建筑泛光照明)

设计时间:2016年3月—2017年4月

施工时间:2017年7月—2018年12月

竣工时间:2018年12月

图片来源:图1由王洪涛绘;图2由李季摄;图3由赵文斌画;图4、5由张景华摄;图6、7、10、13、15由周士凡摄;图8、9、11、14由陈志豪摄;图12由张景华摄

猜你喜欢

展园博园意境
城市公园光景观类型及评价研究——以邢台市园博园为例
南京园博园悦榕庄酒店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周菡菡 韦覃作品
山东展园展区双双斩获北京世园会特等奖
海绵城市理念在展园施工中的应用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参观园博园
第十二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室外展园风貌控制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