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良知”的境界

2019-12-03青山闲人

北方人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宁王王华醉汉

文/青山闲人

王阳明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的伟大目标是让人人都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致良知,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很简单——一言一行都符合良知的准则,一举一动都符合中庸的规范。

要达到这种境界,难度大吗?

我们只要听听孔子的形容就明白了。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由此可见,要达到“致良知”的境界,几乎是“难于上青天”。这也就是几千年来圣贤屈指可数的原因。

那么,达到了“致良知”的境界,又会怎么样呢?

遭巨变:每逢大事有静气,不慌不忙

1519年的夏天,阳明先生在前往福建的途中,突然得到宁王叛乱的消息。其时,江西巡抚孙燧和按察副使许逵被宁王杀害,江西全省官员被宁王控制,各地府库的钱粮物资被宁王没收。宁王的10万叛军就像被喂饱了的鹰犬,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在一无兵马、二无将官、三无粮草、四无器械的情况下,阳明先生临危不乱,很快在吉安府树起了平叛的大旗,并针对宁王可能采取的上、中、下三策,迅速使出了“无中生有”的疑兵之计,仅用了几百份伪造的朝廷公文,硬是扰乱了宁王的心神,打乱了宁王的战略部署,使其不知不觉地落入了阳明先生为其设计的“下策”(据守南昌,被朝廷大军围困而死)之中。

逢绝境:人生达命自洒落,不惶不馁

1507年夏天的一个黄昏,阳明先生在被贬走龙场之前,寄住在杭州圣果寺养病,被刘瑾派来的两个刺客挟持。面对逃不了又打不过的危局,阳明先生没有绝望,而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将家里给自己准备的一笔数目不小的路费全部送给两个刺客,非常诚恳地说:“二位兄弟与我无冤无仇,这次办差一定是奉命行事,我一点儿也不怪你们。我是一个必死之人,这钱拿着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就送给二位吧!”两个刺客一生杀人无数,倒从来没有见过在死亡面前如此通达之人,顿时心生好感,便和气地对阳明先生说:“我们是有命在身,不得已而为之。今日你不死,我们就得死!不过看在你如此配合的份上,你可以选择一个死法。”阳明先生一听,非常感激,作了一个揖,说道:“临死之前,能遇到二位兄弟,也是一种缘分。我一生潇洒自在,今日也想求一个自在死法。这样,我先拿钱置办一桌酒席,恳请二位与我豪饮一顿,然后,我就投江自尽,以完成二位的任务,如何?”两个刺客一听,觉得没什么风险,而且可以赚一顿美酒美食,便爽快地答应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看着两个刺客渐入蒙眬之境,阳明先生心知计已生效。但为了把戏做足,彻底让两个刺客放松警惕,阳明先生又请人拿来笔墨纸砚,当场写了两首绝命诗,并一再嘱咐刺客想办法交给自己的家人。其中一首诗是:“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许国惭无补,死不忘亲恨有余。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两个刺客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看着阳明先生那行云流水般秀丽劲挺的字迹,也“相顾惊叹为天才”!善于察言观色的阳明先生便趁热打铁,又灌了二人不少美酒,直至他们彻底进入醉乡。

这时,阳明先生果决地起身,大步向江边走去。两个刺客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距离拉得越来越远。阳明先生到达江边后,见两个刺客尚未跟上来,便赶紧脱掉鞋子,将之放在江边的沙滩上,摘下头巾弃于水中,然后抱起一块大石头“扑通”一声投入江中,制造了一个投江自尽的假象,自己则迅捷地躲进了江边的芦苇丛中,悄然远遁了。

等两个刺客醉步走到江边,看到遗落在沙滩上的鞋子和水中的头巾,认为任务已经完成,便放心地回去复命了。

遇诱惑: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贪不占

阳明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种上“良知”之树,与其父亲王华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如果说,阳明先生无愧为一个“良知”圣人,王华则无愧为“良知”之父。这一点,从两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来。

王华六岁时,与村里的一群小伙伴在河边玩耍。这时,一个醉汉来到河边洗脚,洗完后便摇摇晃晃地走了。等他走后,王华发现河边有一个钱袋子。王华想,这一定是醉汉丢下的。眼看着太阳落山了,王华随意找了个借口,没有同小伙伴一起回去,而是静坐在河边等待醉汉归来。果不其然,那醉汉一边号哭,一边向河边赶来了。王华迎上去,举着钱袋说:“大叔,你看看,这是你丢的钱袋吗?”那醉汉欣喜若狂地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分文未少。醉汉随即取出一小锭金子说:“小朋友,非常感谢你,这点钱你拿去买糖果吃吧。”王华笑着拒绝:“大叔,你数十锭金子我都不要,还会要你一锭金子吗?”那醉汉听了非常惭愧,对着王华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约是1465年,20岁的王华受浙江布政使宁良的邀请,到湖南省祁阳县给宁良的儿子当老师,住在一个叫梅庄的地方。当地一个大富豪非常仰慕王华的品貌和才学,就把他请到自己的家里做客。一天晚上,已经喝得半醉的王华正准备上床歇息,一个容颜秀丽的女子突然出现在房间里。王华猛然一惊,酒醒了一半。只听那女子说道:“先生别慌,我是主人的小妾。因我家主人身体有疾,一直生不出孩子,他见先生品貌才华均佳,所以想向先生借种续后。先生如不信,可看这扇面上的字。”王华半信半疑地拿着扇子一看,果见上面是主人亲笔写的一行字:“欲借人间种。”王华看罢,略一沉思,便在扇面上加了一行字:“恐惊天上神。”然后,他将扇子退给了那位美妾,并毅然将其请出了房间。

摘自《铿然舍瑟春风里》

猜你喜欢

宁王王华醉汉
智勇双全平叛乱
醉汉
唐伯虎装傻避灾祸
行乞
老妈的高招
以为他是我
江苏省侨办主任王华:侨的力量推动着我
王华主任随江苏新闻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圆满成功
以为他是我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