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叫日月换新天

2019-12-02霍晓刚

宁夏画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枣园枣树红枣

霍晓刚

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徐庄村以前曾是一片“风起满头沙,睁眼不见家。春苗刚出芽,大风连根拔”的荒沙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风沙及洪涝灾害严重。

2001年,这里被纳入退耕还林工程之后,生态环境开始发生了转变。如今,当我们再走进这片“荒地”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条条笔直的硬化路两边绿树成荫,一排排红瓦白墙、装饰美观的农家小院被鲜花绿树环绕,成片成片的果园一眼望不到边,俨然一幅沙田林草为一体的田园风光。当然,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村子里的传奇人物——集“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2010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等多个光环于一身的詹永奎和他一手在荒山坡地栽种起来的3000多亩的枣园。

乘车登上徐庄村最高处的山坡,便进入一大片绿树葱茏的枣园,一株株青枝绿叶的枣树成行成排,顺着高低不平的山地蔓延开来,如一张巨大的绿毯覆盖着这片荒山坡地。很难想象,这片3000多亩的枣园绿洲,就是詹永奎凭一人之志、靠一家财力,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开辟出来的。

詹永奎的家就在这片被枣林掩映的山坡顶上。听说有记者来访,詹永奎和儿子早早就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75岁的詹永奎,看上去精神矍铄,身型高大魁梧,说话底气十足,语言风趣。

生于斯长于斯的詹永奎,当过拖拉机手、铁路工人、村会计,后来自办了一家塑料厂,成为当地的致富能人。走过不少地方,见过很多世面的他,深切感受到家乡生态环境的恶劣。

“还家乡一个绿水青山”这個念想,很早以前就深深埋藏在他的心里,正是源于这个念想,詹永奎成为中卫沙坡头区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参与者。

2001年,57岁的他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先后申请了3000多亩没人要的荒坡地,并立下宏愿:倾注后半生要将这片荒坡变成绿色宝地。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老人说,当初自己承包的这片荒地丘壑纵横、高低不平,满山碎石沙砾,寸草不生。想要在这里植树造林,首先要把沙丘沙陵推平,然后从外面运土覆盖,打通路修好渠。然而最让他犯难的是,这里无水、无路、无电!怎么办?

性格倔犟的詹永奎不顾亲戚的反对,带着家人吃住在这片荒坡上,把自家的积蓄和办厂挣的钱全部用来治理荒地。推沙、填沟、培土、修路、开渠……没水,就花钱打机井抽水,然后用人工方式一棵棵浇灌。随着栽种面积不断扩大,用人工浇水的方式不仅投入成本大,而且无法满足大面积林地的用水需求。詹永奎急中生智,又投入资金在山顶上修建了蓄水池,将机井的水引到山顶的蓄水池里,在树坑之间修建了互相连通的引水沟。只要一开阀门,靠自流就可以灌溉三面山坡的树木。詹永奎把这种灌溉方式称为“鱼鳞坑自流灌溉模式”,并申报了专利。

在乡邻们的眼里,把大把大把的票子扔进这毫无希望的荒坡上,无疑是一种愚蠢和荒谬的“作死”行为,家人更是反对。詹永奎却坚信,这是一片未被利用的“风水宝地”,只要能把水引上来,把树种活了,一定可以变成绿色的“聚宝盆”。

2003年,当地政府将詹永奎的3000亩枣园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詹永奎很大的支持。“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政府支持,要不然我坚持不下去”,詹永奎从此信心更加坚定。他日复一日地在林场操劳,持续着他的梦想。培土、育苗、栽植、除草、浇水、剪枝样样活他都带头示范,忙前忙后指挥团队继续着他的“绿化梦”。

“栽树就像养孩子,你必须投入,不投入,树没法长。”詹永奎说:“开始种的都是防风固沙的槐树、白蜡,在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的沙漠荒滩地种树,难度非常大,树存活不住。”如何找到既适宜在这里栽植,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树种?成为摆在詹永奎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经过再三论证,詹永奎开始在承包的荒山坡地上全部种起了最适宜生长的枣树。“红枣好管理,不费水,施肥少,还能带来经济效益”,詹永奎说。除了栽种当地的圆枣、长枣等品种之外,詹永奎又从河南等地引进了灰枣品种,通过多年的改良嫁接,枣园内多以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灰枣为主,枣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收益不断上升,并带动周边农民增收。2009年,詹永奎的儿子詹登海注册成立了宁夏中卫永胜生态果品流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中卫市“市级示范合作社”,出来的灰枣也在2017年宁夏首届红枣评比大赛中荣获“灰枣枣王”称号。

“树栽活了我就算成功了,这几年虽然枣子市场行情不好,但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是有的。我今年还在种,一直没有停过。这几年每年最少栽2000多棵,原来没有栽树的深沟、陡坡,慢慢都种上了树。”詹永奎接着说,搞生态建设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让家乡的树更多、山更绿,环境更优美。

詹永奎开着车带着我们登上了枣园的最高处。此时的阳光明媚温润,昔日的沙丘如今已是遍野翠色盈盈,风光如画。一簇簇、一行行、一排排枣树绿意盎然,“那一片枣林是10年前种的,当时可费了劲了;这一片是5年前种的,70%都挂果了;远处的那一片灰枣是3年前种的……”詹永奎如同给我们介绍自己的孩子。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詹永奎,每天依然忙碌在这片绿园里。“树活了,山绿了,但人老了,头发白了,牙也掉了,老伴也走了”,想起老伴生前和自己一起在这荒山上种树的情景,这位性格倔犟的老人眼角里浸满了泪水,“跟上我没享过福……受苦了……”,老伴在弥留之际说的那句话“树……树……看好咱种的树……”深深地烙印在詹永奎心里,也成为激励他坚守这片绿色的信念。

詹永奎的儿子,中卫市永胜生态果品流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詹登海说,目前合作社专门成立了红枣加工厂,吸收了一些周边农户到果园和红枣加工厂上班。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发展当地果农和流通大户为会员,宣传与推广科学种植方式,使广大果农享受到科技服务带来的好处。“下一步,我们计划建成一个集生态采摘园和生态餐厅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逐步向循环经济发展。”詹登海说。

更让詹永奎欣慰的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孙子詹金鹏几年前在网上以爷爷的名字注册了网店和“劳模詹”品牌商标,通过网络销售红枣,还毅然决定留在了果园,和大家一起植树造林,并立志要把家乡更多的荒山变成美丽的果园。

猜你喜欢

枣园枣树红枣
辽西半干旱地区枣园与特异蔬菜天鹰椒间作套作栽培关键技术
辽西低产枣园增产技术
浅谈凌源市牛营子镇西大川村枣园日常管理技术措施
在异乡
枣树皮煎水治疗腹泻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粘虫板对其秋季成虫落卵量的影响
女性吃红枣有哪些误区
枣树下的故事
枣花
分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