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2019-12-02许延伟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问题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这部分内容相关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科,也就是说,在数学的学习中,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且新课标也提出,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调整一些教学策略,创设一些有趣生动的活动来将学生带到那个问题中去,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學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注意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一、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些密切的联系,这些数学知识的运用便利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一个跟学生的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小学课本中关于年份的时候,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日开始入手,可以先让一些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然后老师可以给我们讲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家都是每年过一次生日,但是有一个同学就比较特殊,她说她要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然后先让学生明确一年有24个月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问学生既然一个月有30天,为什么一年会有365天,由此引申出大月和小月的区别,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其中,平年的年份,2月有28天,闰年的时候,2月有29天,每过四年有一次闰年,因此这个同学是出生在了闰年,每四年有一次闰年,所以他只有四年才过一次生日。如何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就用个年份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证明这一年是闰年,比如说,2008÷4,这个是没有余数的,证明这一年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有29天。关于大月和小月的区分,老师可以教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数大月和小月:握紧拳头,骨头凸起的地方,从食指的骨头开始数,凸出来的地方为大月,凹进去的地方为小月。其中要注意的是,7月为大月,8月也是大月,这样就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住了有关于年份的知识。在有关年月日的教学中,小学生对于过生日是比较感兴趣的,从生日的问题设计导入,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 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学生的学习中,他们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这些故事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自己平时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物体的体积的时候,老师可以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入手: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水少瓶口小瓶颈长的水瓶,乌鸦怎么都够不着,最终乌鸦想尽办法发现了喝到水的办法,结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喝到了幸福的水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要善于思考、动脑筋去解决问题。但是为什么乌鸦能够喝到水呢?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是因为乌鸦丢了小石头进入水中,石头具有一定的体积,就让水面上涨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可以由此引出关于体积的教学。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从而减少他们思考和理解的时间,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 结合多媒体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给教学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给学生呈现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于图形旋转和平移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两张图形平移和旋转得到的不同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上的图形各有什么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平移和旋转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 结束语

总之,情境教学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可以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王国龙.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4):68-69.

[2]郭洪莉.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7.

[3]刘文营.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8.

[4]田玉明.情景教学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研究[J].速读(上旬),2018(12):225.

作者简介:

许延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石榴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