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识字教学之我见

2019-12-02黄寿才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方法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认识汉字呢?本文将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兴趣;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是语文知识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也是要求學生掌握最根本的基础知识课程。然而,看似简单,而又不简单的教学,其要求,要说是,识字教学是语文知识的根基也不为过。识字教学直接关联和影响到后面的词、句、段、章的知识教学。所以说,识字教学的责任之重大,都会落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肩上,但在教学当中,每位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识,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因材施教,这样子,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这里,我认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重在围绕一个“巧”式识字教学。而如何做到“巧”式教学,说易不易,说难不难。那就要看每个教师本身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来展开教学,之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教师都可以依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学识特点,来展开施教,拿出各自的法宝,在识字教学领域中各显身手。

首先,要做到“巧”式教学,也就是利用巧妙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施教。每位教师本身都要有着强硬的自身素质和丰富的文化涵养素质。中国的文字,从古至今,经过六千多年的演变,从始初的甲骨文一直演变过来的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及含意和造字方法源远流长。要求每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熟悉和掌握汉字中的四种造字方法,比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及两种用字方法,如转注、假借,而且要对所要教的每个汉字的音、形、义了如指掌,才能充分发挥在识字教学领域中传授自如,才能充分灵活地施展“巧”式识字教学。因此,要如何把汉字传授给学生,还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在识字教学领域中,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学生兴趣和特点进行“巧”式识字教学。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求学欲望,作为教学中的老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到。以前,在识字教学中都是一成不变的死板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干脆按部就班地从课本中或现成的教案中进行课堂传授给学生,可是学生所学到的成效甚微,或者对所新学的汉字印象不深或者易忘记,这也是作为语文教师心里着急和头痛的事。

从远古时代,每个造字的方法及含义,都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与物息息相关。具体分有许多种类,如人体类的人、女、目;动物类的犬、牛、角;植物类的木、米、竹;服饰类的衣、玉、网;器物类的刀、弓、鼎;天文地理类的小、日、月等等。因此,每个老师都要根据所要教的汉字的音形义的不同特点,结合教学要求进行施教。例如:“森、焚”这两个字的教学,可以先教会学生的正确生字读音,再根据“木—林—森”拆字分析,以小见大,由已知的引申到未知,再综合其含义进行启发式教学;同理“焚”字也可以用“木—林—火—焚”结合拆字以及含义进行教学。也就是汉字的形、义,相结合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要教学中巧教,而且还要教学中巧问、教学中巧用。所谓巧问,例如:“‘森字,可以试问,单独一个个‘木字多不多?再加一个个‘木字呢?单木不成‘林就是这个道理,林,林子,就表示有较多的树木,然后再加一个‘木字呢?表示比林子还要多一些的树木,形成了‘森,森林。”一步一步地对生字的引伸其义加以引导。生字的“形”和“义”,也在教学中不知不觉的完成,那岂不是可以人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有个思维上的认识,还可以在感知上的认识。其实,小学识字教学是一项零碎而又繁杂的教学工作,要如何教好学生以及巧妙地运用适宜教学方法,就要靠每个教师本身的潜在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其次,每位教师学可以巧妙和运用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好学、好问的特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识字教学互动,增加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识字教学中的教与学当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融洽,以及同学之间的帮与学的融洽等等问题。在识字教学中,不光要求学生对所教的生字懂读、懂写,而且还要懂得其的含义以及懂得应用,这样的识字教学任务才能算为完成。每个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学过的汉字也如此,因此,每个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特点,寻求教学切入点,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有效地进行。

总的来说,小学识字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二年级,第二个阶段是三、四年级,第三个阶段是五、六年级。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属于形象化比较多,而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多偏向于抽象化。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有的已在幼儿或学前有过初步的认识或接触过作为基础,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则以低年级所教过的一些汉字作为基础,其结构和构思更进一步,不只是在字体上,而且在含义上都具有更深层的要求和理解,比较抽象化的生字比较多,比如多音字,一字多义等等都会在中、高年级识字阶段体现出来。因此,在小学的识字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框框,每位教师都要依据自己所教的识字阶段,大纲要求来施教。而前面所提到的“巧”式识字教学,并非规格和格式都是一样的,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和所要教的汉字各自不同,其要求也大大不同。所以,每个语文教师都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识特点,所执教的识字也应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小学识字教学领域里,能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及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能做到教与学之间融入成为一体,才是最佳的教学效果。之所以提出的“巧”式教学只是一个小小的提议和建议,至于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施展,还要看各位教师本身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作者简介:

黄寿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