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2019-12-02张瑜芯
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如何真正有成效地运用在实践中,需要对教材和学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本文从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如何高效利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运用原则三个方面来探究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尤其受到学生的喜爱,这与美术课的特点息息相关:一是美术课内容丰富多样,这种多样性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二是小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和想象力活跃的阶段,而美术课的作品创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尽情通过美术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所见所想。基于美术课的特点,小学美术课程拥有先天性优势,在课堂中适当利用合作学习丰富课堂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能动性,而且可以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的学习效果,具体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美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学生感受、体验的课程,它与知识性的课程不同,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作品完成的快乐,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适当利用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参与,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相互交流体验课程的乐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课堂中,改变“教师问、学生答”单一教学模式,采取几个人共同合作结成小组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任务分工,开展小组竞争,易使学生因为小组荣誉感而深入参与合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是提升课堂效率。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分工,通过组内合作和帮助,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过程中,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小组共同认识成果。例如,欣赏一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对作品中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尝试解决。此时的合作学习以独立为基础、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二、如何高效利用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互助性学习并不是单一模式的小组分工讨论式学习,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工,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选,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的情境,而且在合作过程中也可以竞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每节课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不同,不断变换合作形式。针对低年级的课程,教师就不能盲目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和讨论,而需要耐心地引导。
例如,在教授小学二年级课程《童话城堡》这节课时,学生本来就对课程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几个人一组,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带一个八连杯的酸奶盒子,一张4开的白色卡纸,剩下的同学每个人都需要准备剪刀、彩色卡纸、胶水、彩笔等工具材料,并且让他们提前用彩色卡纸剪成不同的形状,一是可以节省课堂上实践的时间,二是通过课前用心准备、提前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然后教师让学生用提前做好的几何形状拼接城堡。由于每个小组完成的效果都不一样,出发点也不一样,遇到准备不充分的情况,组员会积极根据情况重新剪出适合的形状,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最后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初步完成的作品进行添画加工,完成一幅构图饱满、有创意的作品。
在小学六年级课程中,教师可以重新变换合作形式,相对低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上相对有所减弱,但是自主性、逻辑性也更强,在合作形式上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在欣赏课《建筑艺术的美》这一课程中,主要以探究中外建筑艺术的外形美和艺术价值为主,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大组,分别探究中国和外国的代表性建筑,在这两大组中可以再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組成员细化分工,分工原则可以按历史的纵向时间进行,也可以按建筑风格进行。小组学生在课前提前搜集资料,也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学生就自己组内探究的那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拓展,通过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外建筑的相关知识。不同的课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形式,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形式,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遵循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显而易见,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在合作学习中应把握好学生自由学习的度
在合作学习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控好课堂教学的主题,学生往往容易偏离课程学习的重点。因此,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这样,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导向作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平衡小组之间的水平以便更好开展合作。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控学生探究的方向,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加以引导解决,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及时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
教师及时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生完成了合作学习的任务之后,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及时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还可以欣赏到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优秀成果,加强学习。成果展示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如果学生讨论的结果存在争议,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小学美术课堂合作学习的探究,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意义很大,但是,要想有效进行合作学习,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寻合适的合作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进行理念更新、模式探索的工作,合作学习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西安国际陆港第二小学)
作者简介:张瑜芯(1988-),女,山西运城人,硕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