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忽视错误的价值

2019-12-02张东明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错误知识点思维

张东明

差错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出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更是在所难免的。部分学生错题成堆,学习困难随之而至,部分学生能积极订正,但是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还是容易出错。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千万不能忽视甚至掩盖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而应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错误”成为学生进行再度探究学习的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压力,从而不断提升学习知识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很多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也是学生学习中所遇到困难的真实反映,也是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意志品质形成和行为习惯的重要体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错误”就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再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宝贵教学资源,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恰当地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这一定是一种损失。

那么如何设计合适的过程,发掘错误的价值呢?这些错误的避免是不是教师反复提醒就能避免呢?下面的案例是我第一次教“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时的一次尝试。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教九年级时的一节练习课,在考虑例题“k为何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倒数”如何讲解时,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就提醒我,这里有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学生容易忽视方程有解这个前提条件,一定要引起注意。于是,解题前,我就反复强调难点,结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练习时,错误率较小而且第二次也有好转,可一个多月后的单元考试却不太理想,在测试中有一个相似的题目错误率特别高。此时我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或许也不是坏事。有些错误如果事先提醒学生,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于是,第二年教同一内容时,我改变了策略:解题前我没做任何提示,结果几乎“全军覆没”,但随后的情况却逐渐好转。(两届学生对同一个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见下表)

对比数据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有些错误从学生笔端流露后纠正要比老师事前千叮咛,万嘱咐有效得多!

回想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公开课上,因为担心课上会出现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错误,同时也为显示自己教学效果明显,我总是让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问题(可能这也是许多年轻老师曾经经历过的事),现在看来这无异于掩耳盗铃,看似流畅的课堂所掩藏的问题总会在以后显示出来。工作多年以后,才知道“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有时我甚至希望学生发生一些错误,因为即便是错误的回答也是学生思维的结果。对于一个智慧的老师而言,那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一般地,学生出错有很多种原因。有的属于知识掌握的问题,比如,对新知识理解不透彻而形成的知识漏洞、混淆概念而导致的错误,因忽视题目的隐含条件而多解或漏解,在综合运用或实际应用时因错误的联系而导致错误的结论等;有的属于心理问题,比如,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焦虑等。

如果属于后者,教师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做起。而对于前者,我们应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因为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个人意义构建的结果。每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而言都是学生自己的独创,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猜想与探索中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将新知识内化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一过程不等同于物的简单的接受,它包含着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思维活动。由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教师的知识经验相异,所以,出现理解错误、解题错误在所难免。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师要以真诚的爱心包容学生的错误,以丰富的知识底蕴分析、发现学生的错误原因,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错误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以睿智的点拨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探究,发现知识漏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错误的价值,学生出错后,教师首先不能横加指责,而是要多鼓励少责怪,多帮助少埋怨,并让他有再次回答、更正的机会,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要反复向学生说明: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一样重要,消除学生不必要的顾虑。问题不在于做错或做对,关键在于心里必须清楚做错或做对的原因。找出出错的原因,避免以后重复错误,这才是纠错的核心,而不是简单地将错误纠正过来。对于出错的原因可帮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比如知識点没有掌握,不能再现或很好地运用;审题、计算、书写时表述不清楚;思维不能够达到题目难度等。在找出错因后,为了减少类似知识点出错的机率,毫无疑问地必须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强化,就能大大减少知识点的错误率,再通过间隔强化,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其次,要还学生出错的“权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经历错误后纠正,理解会更深刻,记忆也更长久。思维品质也正是在不断地纠错过程中更加深刻、更加敏锐的。上述案例中的习题隐含着“方程有实数根”这一条件,问题的隐蔽性比较强,如果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往往容易出错。这类错误靠事前的提醒未必是最佳方法,在错误发生之后去吸取教训,效果才更加明显。这就像小孩子蹒跚学步,为人父母者总有再三强调走路的要点,可孩子还是会摔倒,没有哪个父母会因为担心孩子摔倒就不让他学走路。小孩子真正学会走路也不是因为他走路的“理论知识”丰富扎实,而是在跌打滚爬中摸索、体验出来的,因此还学生出错的“权利”意味着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而要机智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使之为课堂教学服务。

优秀的学生不是不犯错误,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同一错误不犯两次,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犯同样的错误,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高效率,这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捷径之一。因此,任何学生都有出错的权利,但不能放任每次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要帮助学生及时总结教训,找出问题真正的症结,看出问题之后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

另外,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学生,我们毕竟阅历丰富,思维也比学生严密,而学生考虑问题却很简单,有时甚至很有趣。我们学校有个小池塘,冬天的时候,水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不管老师怎么强调,每年都有学生“失足”落水。寒冬腊月,我班一个学生又掉进去了,我又心疼又生气,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去踩呢?你明知道那很薄的!”他说:“我就是想知道到底有多薄,想试试用多大的劲冰就会破!用石头砸了,可我感觉不出来!”我几乎不能相信他的回答,可问题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孩子的思维!学习也是一样,对我们而言,我们已经对教材、对每个知识点耳熟能详,可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我们不能过高要求学生,更不能以为教一遍,学习就烂熟于心,天才的学生毕竟不多。所以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一种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

因此,当错误出现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怎样去改正,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改正的方法,可能效果要更好,否则过于好为人师,不仅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负担,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挫败感。

学生出错的课算不上一堂好课,而在峰回路转的纠错中,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许是一种别样的教育境界。这境界,起源于学生的错误,来源于师生的思维碰撞;这境界,不难追求,但需要老师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猜你喜欢

错误知识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