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院士曹雪涛陷“造假”困局
2019-12-02李艾霖
李艾霖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前斯坦福大学助理研究员Elisabeth M.Bik博士在Twitter发布长文并列图质疑多篇论文中存在图片问题,但没有指名道姓。随后方舟子则挑明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又在国内社交平台将矛头直指其为“用PS代替做实验的高手”,宣称“至少有18篇论文被发现数据造假”。
Bik将其质疑陆续发在了PubPeer(鼓励科研人员对公开论文进行讨论的网站)上,被指有问题论文数多达52篇,时间跨度长达17年,相关学术刊物从普刊到国际顶级的《Science》和《Nature》子刊均有涉及。只要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曾发表的论文被PubMed期刊资料库收录并注册拥有PubPeer的账号,都可以对已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评论。事发后,大量好事者纷纷前往PubPeer网站围观,一度造成网站服务器整夜宕机。
11月17日,曹雪涛在PubPeer上对Bik博士的质询作出回复,表示已将该情况列为最高优先级事件,并已经在仔细检查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同时也表示,“我对我们已发表论文成果的有效性、以及我们工作的可重现性仍然充满信心。作为导师、主管和实验室的把关人、领导者,我的确监督失职,不找任何借口。对于我的疏忽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
通讯作者往往是一项课题中的总纲性人物,承担课题的经费、成果的把关等,在文章的设计、撰写和发表过程中都起到联系人作用。虽然基本是挂名担任,但也肩负确保文章可靠性的责任,出了问题,失察责无旁贷。
相关论文被指问题主要分为两类:流失细胞结果图的高度相似被质疑为一图多次重复使用;图片有疑似使用工具被人为加工改动过的痕迹。
论文的第一作者陆续回帖正面回应Bik博士。一类通过展示原始点状图数据,对于论文图像的一些相似问题作出了完美的解释,并获得Bik的心服口服,“造假”的嫌疑不攻自破。一类论文作者表示,的确在准备撰写和发表文章过程中错误地复制了同一份数据、出现了编辑上的“放错图片”的错误,并已联系期刊尝试勘误——这也表明了该图像的错误并不会影响论文结论。
其中还有部分帖子在得到作者回复前已被其他学者纠正——他们认为Bik需要认真观察,不要把一些图片明显有很大区别的也错判为疑似相同,有学者说Bik可能缺少相关领域的实验经验。
回顾曹雪涛的人生履历,的确是免疫学界的“天才派”代表,因为论文成果过于突出,26岁硕士毕业的同时也拿到了博士学位,28岁被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同时也是美德法英四国科学院机构认证的外籍院士,总发表论文数超过200篇,极高的被引系数等一系列实绩都证明了其学术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认可。
Bik在推特表示,他没有在指责任何人学术不端;许多这类小问题可能只是诚实的错误。目前,还有大量质疑尚未回应完毕。Bik仍在回溯考察曹雪涛署名的历史成果,事件会不会继续发酵也无从得知。
巧合的是,就在Bik公开质疑的前一天,11月13日,曹雪涛在“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发表演讲,申明“遵守學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而今,他因涉嫌学术不端而被顶上各平台的热门讨论话题。被质疑文章中图像有误之处根源问题出在哪里,在事件全面调查清楚之前,不盲目地将人才置于众矢之的,不因“怀疑”而一味地泼脏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也是该有的“吃瓜”态度和围观风气。
但可以预见的是,不论调查结果如何,在明年毕业季对论文的严格审核中,又有一拨毕业生会吃点苦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