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滴砸不死蚊子

2019-12-02蒋曼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9期
关键词:顺势水滴雨滴

蒋曼

虽然我们有许多方法来消灭室内的蚊子,但在野外,对于蚊子的袭击却无良策。让人困惑的是,夏天的暴雨虽然凶猛,可以摧毁草木和动物的巢穴,却并没有把蚊子消灭。按理说,一滴雨滴的重量是蚊子体重的50倍。当蚊子在倾盆大雨中飞行,就好比人在高速的车流中穿梭,随时被撞得身首异处才合理。但蚊子似乎并没有在暴雨中被全体歼灭。相反,我们还有这样的感觉,雨过后,蚊子更加猖獗。蚊子为什么能在暴雨的轰炸中逃出生天呢?

科学家在透明的容器里用水枪模拟雨滴,然后用高速相机以每秒4000帧的速度拍摄,从中挑出最清楚的照片,来观察蚊子对抗雨滴的瞬间。原来,当蚊子被水滴砸中时,它们会迅速变换高难度的动作来缓和冲击力。砸中翅膀时,蚊子会微微地向水滴一侧倾斜50度,让水滴顺着翅膀滑走。但如果正好砸中身体的话,蚊子选择快速随着水滴一同落下,但在这过程中,蚊子体表有大量的疏水细毛,并不会真的和水滴融为一体。下落时,它调整姿势,很快就能和雨滴侧向分离,恢复正常飞行。但蚊子遇上庞大的雨滴,它的生存法则是顺势而为。在自然界中,许多看似柔弱的动物都会这样做。

变色龙用变色的方法来欺骗天敌,生活在南美洲的树懒用以绝对慢速获得生存的一席之地。大自然如此仁慈,强与弱都不过是生存的一种智慧和方式。力量和速度不是生命进化中唯一的标准,狼和羊追逐与对抗,吞噬与被吞噬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链条而已。

人在矛盾复杂的世界里,学会顺势和借势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不需要事事都要针尖对麦芒,毕竟个人的力量微弱。躲避锋芒,适当退避,是让自己获得宽绰的空间,然后重新开始。大雨中的蚊子从不会被雨滴砸死,奥秘就在顺势而为。

我第一次坐过山车时,因为恐惧,全身僵硬,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来对抗离心力。肌肉紧张,内心恐惧。后来,全身放松,让身体与过山车融为一体,顺应着力量和速度,竟然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乐趣也就在这样的顺应之中。如果不能改变环境,不如让心和身安定下来,在平凡中寻找角度,去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是君子在时运来临时就应当驾车外出(一般指做官),时运不佳时则像一株蓬草,隨风走走停停,由不得自己。老子推崇“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老子知道他所处时代的时局和环境都不允许,就算努力争取仁政也没法实现。所以选择“不为”,并且告诫世人一定要“顺势而为”。

当然,要想真正获得顺势而为的从容,对势的准确判断才是最重要的。孔子曾经感叹:“七十不逾矩。”对于规矩的尊重和顺应获得的是自由的馈赠,孔子到古稀才明白这个道理。人处于复杂的社会中,最节省体力,减少能耗的方式就是顺应时代,顺势而起。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顺势水滴雨滴
“水滴”船
小雨滴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可爱的小雨滴
小雨滴
透过水滴看世界
水滴瓶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创业即顺势而为
好鬼的“大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