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2019-12-02张婷

科技视界 2019年31期
关键词:核心课程融合教学工程造价

张婷

【摘 要】工程造價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学生掌握的造价工程知识之间应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本文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能力为目标,以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将多门开设的核心课程以同一工程案例为背景进行融合教学。

【关键词】工程造价;核心课程;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TU723.3-4;G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1-010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1.049

0 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培养偏工程应用的理论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其培养人才的层次是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和类型相一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社会执业能力来设置课程,将教育与产业、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的职业化基本训练,学生毕业就能到相应的执业水平。近年来,工程造价执业人员在行业需求中日益增加,这就对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如何培养出具有实际执业能力的学生提出新挑战[1-2]。

1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备知识核心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处理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计量计价能力、招投标文件编制能力的培养。

1.1 识图能力

准确计算工程造价与工程量准确性关系非常大,而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又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识图能力。在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施工阶段,刚毕业的大学生识图能力非常有限,不能根据平立剖面图将建筑物的三维立体图形在脑海中很快清晰的构造出来。这也反映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弊端,在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上,仅仅是依靠手绘图纸和计算机二维出图的方法让学生来学习。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和大型化的建筑,传统的平立剖图纸已经不能让人清晰明了的知道建筑物的构造。

通过识图实训课程,让学生利用建模软件将二维的CAD图纸文件转换为三维模型,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建筑物的空间结构,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建模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1.2 计量计价能力

识图能力是基础,通过识图来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重点就是工程量计算、组价、与工程进度匹配的阶段支付、签证、变更等相关工作。现阶段95%的工程仍采用传统的二维图纸的方式进行设计,在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设计单位如果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造价人员就可以直接获得工程模型,从而快速地从二维图纸到三维模型进行工程量的计算。

1.3 工程造价管理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同时还致力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为主线,从识图能力到计量计价能力再到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培养学生从招标或投标开始到工程结算的造价管理。

2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实训课程设置

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实践操作的适应性。考虑到目前建设部颁发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分为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和安装工程专业两个方向,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实训课程也应参照这两个方向进行设置。专业方向上的典型工作任务决定了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的核心实训课程也是不一样,如下表1所示。

表1

3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3.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材讲授理论,实践不是真实的工程案例的教学模式。二是封闭式教学,没有让学生走出学校,与外界市场接触少,没有形成帮传带的效果。三是综合实践少,课程之间结合不紧密,不利于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4]。工程造价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图和计量计价能力,其中开设较多实践课程,但这些实践课程都比较单一,如土建专业和安装专业识图课程都是基于不同工程案例教学,学生需要熟悉多个工程的图纸,增加学生识图的难度。如安装识图实训和安装计量计价实训都是围绕课程核心内容讲解,忽略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准确的识读图纸决定了计量的准确性。

3.2 核心实训课程融合教学研究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针对传统教学中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一图贯穿的教学模式。以一个办公大厦为案例,将建筑识图、安装识图、建筑计量与计价、安装计量与计价、招投标文件编制、BIM应用等核心课程串联起来,实现一次建模多次使用,运用案例反复强化练习。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多个案例教学,识图与计价课程分离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采用一图贯穿的教学模式,如在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模块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案例工程的图纸信息进行准确的识读,而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已经对工程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样就节省了识图的时间,学生学习工程计量和计价更容易更轻松。另外一图贯穿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让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融合,如土建专业方向和安装专业方向,虽然学习的知识点内容不一样,但采用同一工程案例,学生更容易上手。

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培养学生的造价业务技能,其课程内容涵盖了各阶段、各专业与BIM技术的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以实际的业务为基础,以老师引导为手段,学生通过BIM的三维漫游功能进行动画检视,增加学习趣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提升学习效果。一图贯穿的教学模式中,还应结合现代职业教学的特点,最大程度开发实训教材、教学PPT、教学视频、各阶段的参考答案、考评软件、考评标准等教学资料,让学生易学,教师易教,并最大程度保证学习效果。

4 结语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和执业能力需求的研究,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将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使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实现学校与社会分工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尹贻林,白娟.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5(1):114-119.

[2]黄艳丽.应用型本科执业能力导向的工程造价课程模式探索[J].四川水泥,2018(11):47-48

[3]王肖芳.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2014(12):46-47.

[4]高婷婷,马爱君,刘文臣.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群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8(9):231-232.

猜你喜欢

核心课程融合教学工程造价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