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上167万观众追台风

2019-12-02林间风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

林间风

卞赟

2019年8月 ,超强台风“利马奇”登陆,拥有167万粉丝的微博大V“天师-卡赞”发布的有关台风的话题成为焦点。

卡赞真名叫卞赟,是中国气象局气象工程师、气象编审,同时也是知名的科普博主、网红。他是气象界行走的百科全书,为粉丝们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气象困惑。

被科幻大片点燃的气象梦

卞赟出生在南京,因为母亲大学读的是气候学专业,家中有很多氣象方面的书。从小的耳濡目染,卞赟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年幼的卞赟来说,专业术语、复杂的方程晦涩难懂,但一本有些泛黄的《看图识天气》却成了他最爱翻阅的“图画书”。

2004年的5月,美国科幻电影《后天》上映。卞赟被影片中气象学家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所征服,点燃了气象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这个热爱篮球的男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被誉为“中国气象界黄埔军校”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卞赟大学毕业时,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正赶上中国气象局中国天气项目组在扩充人员,于是他在2008年正式进入中国气象局参加工作。他没想到,自己进入的是中国气象局气象频道的追风小组。

不少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追风,用影像记录台风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2001年,我国有了第一支追风小组。卞赟加入时,追风小组已升级为灾害天气报道小组,除了台风,也追沙尘暴、泥石流等。

入职的第一天,“追风小组”的总指挥朱定真说:“灾难是不可再现的,追风小组拍到的资料能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为防御和救援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帮助政府和公众了解灾情,这些珍贵的资料保存下来,还可以用于科研和教学。追风小组是广大观众的眼睛,也是气象工作者的眼睛。”卞赟感受到责任的重大。

暴风雨里追台风

为了对抗恶劣的环境,追风车增加了能抗击4吨多冲击力的保险杠,装上了照明距离达500多米的大灯,车子的底盘整体加高。随着追风次数的增加,小组成员们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装备及追踪方法。比如身穿分体雨衣,戴防风镜罩。每次出发,吹风机、保鲜膜和安全绳等都是必备的秘密武器。吹风机可以用来吹干受潮的摄像机,保鲜膜既能保护机器设备免遭雨淋,又不会影响拍摄,安全绳防止在大风中出镜、拍摄的人被吹走。追风的地点也非常重要,最好有可以遮蔽的半室内场所,或者在最佳拍摄地点附近,有能够随时躲藏的建筑物,以备风雨太大时提供保护。

风力等级表上,最大级别的风是12级,风速为32.6米/秒,而卞赟曾亲身经历过39米/秒的狂风。“我被吹得要紧贴在一堵墙上才能站稳。当时,拿着测风仪伸出墙外,测风仪差点被狂风吹走。”卞赟说,自己没被吹跑,已是万幸。破坏力巨大的台风“菲特”,卞赟也追过。2013年10月,强台风“菲特”在福建最北端登陆。追风小组一路追寻台风的步伐。在浙江温州苍南县,卞赟正在做直播,一块铁皮从前方飞来,他下意识地将摄像师推开,铁皮径直劈到他们身后直径约40厘米的树上。

追台风虽然很危险,但也有令人惊喜之处。如果能够追到台风眼,会被追风小组的成员视为大自然给予的最高犒赏。卞赟说台风眼往往是台风结构的几何中心,是判断登陆地点的关键,也是预报风雨范围和防台风服务的关键。而包围在台风眼周围的环状云区是眼墙,这里的狂风暴雨最为猛烈。无论是从研究观测台风的角度,还是捕捉新闻画面的角度,台风眼都是首选。

我国海岸线漫长,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最多年份可达12个,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卞赟看来,对台风的科普以及防灾减灾的宣传,重复千万遍都不为过。

追风小组根据预报,策划报道台风的全过程。从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动态,到台风来临时成灾情况、原因、防范,再到台风过后次生灾害的提醒、灾后重建等,进行全面报道,传递着防灾减灾知识,用电视实景进行生动的全民科普。

追风小组除了在夏天追台风,也会在春天深入大漠追沙,还会报道洪水、持续高温、干旱、地震等各种灾难,被称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灾害性天气报道小组。截至目前,中国气象频道已经拥有6000多集、4万多小时的一线灾害科普素材。这里已经拥有我国最主要的气象自然灾害素材库,是做科学研究的宝库。

与167万粉丝聊气象

一开始,卞赟只是在微博上分享追风经历,随着粉丝逐渐多起来,他当起了气象界的“百科全书”。曾经的灾害现场经历,也让他的科普内容更加鲜活,更接地气。

在微博上,卞赟是个爱刷屏的活跃分子。他笑言,自己是把微博当朋友圈在做。但他的吐槽、搞笑、分享日常心情,都会带上气象相关的话题,“一本正经地科普,让人有距离感。通过聊天的方式,把科普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家更容易接受”。

追风现场

最近几年,卞赟在一线报道的机会少了,但他有了更重要的角色——新媒体的气象编审。每天中国气象局新媒体端,会有大量的气象信息发布,都需要用新媒体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卞赟与小伙伴们每天不断发掘好选题,整合天气资讯,通过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途径,向全社会传递最新鲜的气象资讯。

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卞赟不仅在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上直播台风动态,还在个人微博上与粉丝互动,预报“利奇马”的行径,分析台风的影响时间。

卞赟表示,虽然相比二三十年前,中国公众对于气象灾害天气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也正因如此,他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认识气象,让大家前进的脚步不会被天气所羁绊。”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
气象树
文章有象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走进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