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的新发展
2019-12-02张阳
张阳
摘要: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审计的组织方式也需要改变和创新。现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弊端和改善的必要性,并提出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三点建议,以期对审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组织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10-0092-02
一、信息化环境下改善审计组织方式的必要性
(一)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随着世界的信息化发展,企业、政府部门的数据也在逐渐信息化,审计对象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组织方式与更高的审计目标不再匹配,随之而来的审计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审计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一个审计项目能否完成,与审计组织方式息息相关,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组织方式,能够对审计项目的完成度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对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必须制定严密的审前计划、严格把握审计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除此之外,审计信息的沟通共享、审计人员的高素质等等都可以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二)规范审计管理
除了质量管理以外,审计还需要在审前的计划、审中的过程以及审后的资料整理中都进行严密的管理,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以及合适的审计管理方式。在审计计划制定时,利用数据的信息化收集与处理,保证数据的科学完整,并且在数据网中分享与沟通,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依据审计程序的范例,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在审计资料整理归档时,运用科学的组织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简便地进行整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实现审计工作一体化和信息共享
在审计工作中,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到数据的分析,再到数据的共享和传输,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因此,为了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共享,必须对这一系列的过程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和安排,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信息风险的防范。在审计工作中,上下层级必须密切沟通交流,进行数据共享,实现审计工作一体化。通过信息网络收集网络数据,对分散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收集与使用,每一个审计人员都能够在数据网络中进行数据的下载、上传、交流,每一个审计层级之间、不同的审计部门之间都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加快了审计信息化的速度和审计工作一体化的进程。
(四)保证审计依法履行保密责任
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特殊性质,审计过程中涉及的财务信息、业务数据等可能事关国家机密,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生泄密,不光对被审计单位和国家产生影响,也对审计机构本身的声誉带来打击。因此,一个科学的审计组织方式,应当在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做好严格的质量管理,建立绝对安全的数据通道,严格地制定上传下载的权限,实行定点的数据删除等,严防审计信息的泄漏,保证审计的保密责任得到履行。
二、当前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不适应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审计组织方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审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中,存在许多弊端,需要继续改善。在进行数据收集时,往往是点对点的收集,需要哪一块的数据,便向负责该数据存储的部门收集,数据的存储很分散,没有一个集成的数据平台用以存储完整的审计数据,方便各部门的审计人员进行搜索和下载。在数据处理方面,所使用的方法也没有统一和规范,对于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没有科学的组织安排,各个部门各自处理分析,造成了工作的重复,浪费了审计资源。在进行审计计划管理时,缺乏科学系统的协调,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库,对计划做不到科学的规划,整个审计计划缺乏连续性,影响了审计管理的质量。
(二)违背审计组织形式的扁平化模式
现如今的审计部门采用职能型组织方式,按照审计人员的专业职能来划分,分成投资、财政、金融、行政等审计部门,将擅长这些职能的审计人员派分到一个部门中。在完成一个审计项目时,也往往采用这样的组织模式,由某一个审计部门全权负责该项目的实施。这种按职能分配的方式,只适用于小型的审计项目,因项目单一,不需要很多不同专业的审计人员来完成,正是该部门所擅长的领域。这样的组织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優点,比如该部门一直从事财政专业的项目审计,那么部门人员的财政专业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专业知识达到一定高度的成员,职业发展也会更加广阔。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组织结构趋向于精简,组织方式趋向于扁平化,这种职能型的组织方式,各部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存在职能孤立。有些审计项目具有规模大、跨地区、跨行业等特点,同时其业务量、资金量较为庞大,因此,审计地点较为分散,对审计人员的需求巨大,审计项目通常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而当前的组织结构没有办法实现这一必要条件,无法适应审计项目大型化和复杂化所带来的审计环境。
(三)不利于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在审计组织过程中,为了完成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基本都是各部门完成各自的任务,没有做到部门之间的整合和协调。况且,实际中培养审计人才的方法,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义,长期处于固化的审计工作之中,审计人员的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发展,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本职工作,思维固化、审计方式单一,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
(一)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平台
建立审计信息集成的数据库是提高审计组织管理首先要解决的任务,信息收集麻烦复杂,信息处理不科学,信息交流不充分等问题都需要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在数据的收集方面,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集成的方式建立信息共享的数据库,满足不同层级对于审计数据的需要,节省各个审计部门搜集、处理数据的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同时,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能够从宏观的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问题和风险,如果能够在数据平台上解决,那么就能在苗头上解决信息风险,避免在审计过程中因为数据的问题出现审计风险。
(二)组织结构整合
扁平化的审计组织方式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审计方式,其本质是减少审计过程中的部门层级,使得上级审计部门与下级审计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提高审计组织管理的效率。传统的审计组织方式部门较多,层级也很多,往往一个审计指令传达下来需经过很多的层级和部门,不仅审计工作得不到快速解决,也因为各个部门的职能存在覆盖而造成分工不明确和审计资源的浪费。随着审计部门机构的完善,审计组织内部也在不断调整,通过信息化的网络进行沟通,原来需要几个层级才能传达的工作,可以通过构建的网络平台快速完成,同时推动了审计部门结构的扁平化趋势。
(三)审计管理创新
对信息的管理,除了上文提到的搭建审计数据平台之外,还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政策的新动态以及地方政府的新政策和要求,审计工作必须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方向一致、思路一致。在审计工作管理中,将发现的问题放到宏观的层面上来分析和处理。
建立审计决策宏观控制的平台,对审计项目的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指挥,建立宏观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建议和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利用数据平台和宏观控制平台,对审计信息进行及时的沟通分享,对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进行上报。
建立统一管理系统,对审计人员、绩效考核、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一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沟通,使其能够接受新的審计组织方式。使他们理解这样的管理形式是为了审计更好的发展,作为国家的审计人员,应当积极顺应这种趋势,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审计的发展献力。二是完善绩效考核方式。部门和项目分别对每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和综合素质做出评定,实现两个组织的平衡。三是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重点应当在完善自身,提高项目目标完成度上,而不是应付质量检查。对审计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把控,要对提前就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控制措施,以保证审计目标得以实现,审计质量最优。
参考文献:
[1] 林 鑫.审计信息化与审计组织方式[J].信息与电脑,2016(10).
[2] 毛仁新.审计组织方式及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J].经济师,2014(6).
[3] 刘 铮,王 威.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研究[J].创新,2013(2).
[4] 陕西省审计厅课题组.信息化条件下大型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研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1).
[5] 陈冬梅,刘彦军,王红霞,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内部审 计,2014(8):70-73.
[6] 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研究[J].审计月刊,2016(2):4-7.
[责任编辑:庞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