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备考指导
2019-12-02陈鹏飞
陈鹏飞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相对于传统以句子和段落等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是间以表单构成的综合文本,图表类型一般有清单、表格、图标、示意图、广告、目录等,它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特点,与社会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广泛使用。从2017年至今,高考全国卷语文9套试题均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对此探析,以求明确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备考方向。
一、命题规律
(一)文本特点
依据上表分析,高考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 综合性
从所选材料文体来看,多则材料往往由多种文体构成,如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有调查报告、学术论文,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有新闻、学术论文。从组织形式来看,综合了多种形式:纯文字材料、图片、有一定文字说明的图表等,如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由两则文字材料加两幅图表构成。
2. 跳跃性
多则材料有一个主话题或共同的主题,但彼此独立,逻辑关系不严密,只存在关联性。形式上也是跳跃的,先是文字材料,接下来是下图表。文体及表达也是跳跃的,先是轻松活泼的新闻报道,接下来是抽象深奥的学术论文。
3. 时代性
选文的主题涉及到了科技、历史、生活、文化、经济等领域,跟当前时代紧相关联,引导考生了解、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如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摘选了武汉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的相关新闻及论文,这充分落实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4. 简明性
每则文字材料篇幅不长,字数不多,没有复杂的段落结构,但蕴含的信息丰富。文本中的图表,醒目直观,便于考生从图表符号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
(二)设题特点
近三年来,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型基本固定,均为两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其主要考查的阅读能力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等。
2018年、2019年的题型固定为两道单选题,各3分,一道主观题6分。其中一定单选题的问法固定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另一道单选题考查理解分析,问法有差异:有对全部材料或某则材料的理解分析,有对材料中某个关键概念的理解分析,还有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选项以图表形式出现)。
1. 选择题的选项陷阱设计有如下特点(以2019年全国Ⅱ卷、全国Ⅲ卷为例):
(1)张冠李戴
在对重要句子进行理解分析时,选项将描述甲事物的信息用在乙事物上,导致理解分析不正确。如2019全国Ⅱ卷第4题:
■
对应原文: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
比对分析:原文中数据层借助数据库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然后是应用支撑层实现数据融合。而选项中的图表把“应用支撑层”的功能——实现数据融合,运用到了“数据层”身上,致使本选项梳理不正确。
(2)偷换概念
所谓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是甲的结果,到选项中变成了乙的结果,导致表述不正确。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5题:
C. 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对应原文: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鋼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比对分析:原文中“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意味着世界上最长的指的是“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不是“海底隧道”,而选项中“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属于偷换概念,故此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
(3)主客颠倒
在对文本信息进行理解分析时,把主体和客体的作用颠倒了,导致表述错误。如2019年全国Ⅲ卷第4题:
A. 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对应原文: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比对分析:原文中“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联系前文,实际上指的是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奥运志愿服务所留下来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而选项中“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属于主客颠倒。正确逻辑顺序应为:“鸟巢一代”志愿服务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帮助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故此选项不正确。
(4)逻辑混乱
所谓逻辑混乱,指选项在转述原文内容时,把一些语句中重要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弄得混乱,甚至弄反了,导致逻辑错误。如2019年全国Ⅲ卷第5题:
C. 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对应原文: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比对分析:从原文来看,单车猎人寻找并拍照不文明行为是为了获得平台信用分的奖励,其结果维护了共享秩序的建立。选项把原文的结果说成了目的,导致逻辑混乱,故此选项是不正确的。
2. 主观题的设题特点
2017年高考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主观题均为信息筛选概括题,简单浅显,考生依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找到对应信息进行筛选概括即可。比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9题: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2017年全国Ⅲ卷第9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2018年全国Ⅰ卷有了变化,既要概括,还需分析,其题目为: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9年高考全国卷的三道主观题与以往又有不同,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难度有所加大。命题者设计了两道关隘,一是逻辑关,题目要求与文本内容有着某种逻辑关系,需要考生理清两者关系;二是概括关,由问题回到文本时,还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概括,需要考生概括全面准确。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6题: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9年全国Ⅲ卷第6题: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二、方法例析
【2019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句解:下定义,保护的目的是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句解:保护的核心是寻找方法,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健康。】【层解:第一层,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下了定义,并阐释了其核心。】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句解:提出三种技术,领起下文。】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句解:预防主要从五个方面做准备,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句解:治理的特征通过外界技术——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对正在损毁的可移动文化遗产直接干预。】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句解:修复的对象为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修复的内容为清除附着物和修补残缺部分。】【层解:第二层,具体阐释了预防、治理、修复三种技术的特征。】
【材料简析】材料一主要阐释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三种技术,各有侧重。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句解:此句是读懂下表的关键钥匙,必须明确:标准寿命指数1.00对应的温度、湿度标准是多少。】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简析】读表可知:温度越高、湿度越高,纸张寿命越短,反之越长。或:纸张的寿命与温度、湿度成反比。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句解:交代了毛里求斯的位置和气候(温度高、湿度大)。】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紀,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句解:毛的文件纸张柔韧性差,墨水为酸性。】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句解:修复的主要工作为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句解:介绍了算对纸张的危害原因。】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句解:介绍了去酸的方法——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句解:提出修复方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句解:详细阐述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的优与劣。】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句解:采用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的原因】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段解:修复后的效果及毛里求斯的评价。】
【材料简析】介绍了我国技术人员为毛里求斯修复档案文件的方案。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4. 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A. 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 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 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 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参考答案】A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能力层级B级。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界定清楚概念。材料一提及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关的三个概念“预防”“治理”和“修复”,并逐一作了解释,其中对“修复”的解释是“对己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并指出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和“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在B、C、D三项中,生锈的青铜器、破损的古籍和破碎的古代瓷器都是“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而“给青铜器除锈”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和“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与原文比对可知,B、C、D三项都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而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原文与之对应的保护技术是“治理”,即“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使用真空干燥法”也就是使用原文所说的“脱水”治理技术。所以A项的工作属于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治理”而非“修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產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 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 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 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参考答案】C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解析】先看A选项,材料一指出“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那这个“防”就应该包含A项前半部分所说的“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材料一又说预防“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A项把这些方面概括为“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在逻辑上没有问题。所以A项前半部分的分析和后半部分的概括都是正确的。B项的表述源于对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的分析:湿度不变,即持50%的相对湿度,25℃的温度降低10℃就是15℃,在表格中与湿度50%、温度15℃这两个数值相对应的纸张寿命倍数是5.81,由此可知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再看D项,从材料三“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以及毛里求斯大使人员对修复效果表示惊语,“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等表述可知,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十分成功的,所以D项称之为“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的概括是有依据的。至于C项,从材料三中的“修复方案”可知,纸浆补书机主要是用于修补书页,“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而C项却把“去酸方案”和“修复方案”混为一谈,说“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完全不合逻辑。所以C项是曲解文意,分析不正确。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参考答案】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解答此题,不能单纯依靠在文本中筛选相关的信息,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然后整合概括回答。首先,材料三说“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纸张历时两百多年。即便是有“千年寿纸”之称的宣纸都会有老化的问题,更何况这里的“破布浆机制纸”。其次,村料二的文字与数据列举了温度和湿度对纸张寿命的影响,结合材料三所说的“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来分析,可以概括出文件受损气候方面的原因:湿热多,纸张寿命短,不利于长期保存。还有,材料一说“去酸”是可移动文化遗产治理的手段之一,可推知酸化对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不利的;材料三的“去酸方案”也说明了“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可知酸性对纸张保存尤为有害;结合材料三中说文件“字迹材料为酸性细黑墨水”,且为“双面手写”来分析,这些档案文件酸性应该是比较强的,原文也说“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答题时综合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另外,纸张的材质与档案文件的受损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破布浆机制纸的柔韧性差,不易长期保存。
通过对上边高考真题的解析,我们可总结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做题方法。第一,要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先通读材料,概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依据相关文字读懂图表。然后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 找准文本所展示的话题,探究材料之间的联系,明确不同点,找准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及文本主题。第二,整合好文本重要信息。先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然后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整合作答。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 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三、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研究领域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工智能产品背后的数据、软件及算法等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而包括机器人、语音助手等在内的软硬件产品仅是人工智能的载体。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泛,其分类与应用场景如下页图1:
从应用场景来看,当前人工智能仍是以特定应用领域为主的弱人工智能。而未来随着运算能力、数据量的大幅增长以及算法的提升,弱人工智能将逐步向强人工智能转化,机器智能将从感知、记忆和存储向认知、自主学习、决策与执行进阶。
(摘编自《2016年“人工智能+”产业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二:
《日经亚洲评论》的研究显示,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利申请达到8410项,比2005年至2009年这五年增长了186%。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产学研用的总体投入,以及中国互联网所产生的庞大线上数据。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研究人员指出:“人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这些人才是没有办法瞬间产生的。中国很多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人才,大多是过去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外国公司有过相关经验的人。”
(摘编自《AI专利申请5年增1.8倍,海归人才成产业崛起中流砥柱》,《每日經济新闻》2017年9月6日)
材料三:
据埃森哲公司测算,到2035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制造业总增长值接近4万亿美元,年度增长率达到4.4%。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内外压力较大,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目前,我国仅有1/6的制造企业可以达到“互联网+”水平,其余5/6的企业连内部网络构建都还不完善,企业部门、流程等还没有构成一个整体,无法实现跨越空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这是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伊利集团副总裁雒彦表示,制造企业可通过线上加线下同步推进以完善自身发展。他强调,电商已经成为一套公认的高效销售模式,作为上游企业,应积极并入电商高速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
(摘编自《人工智能敲门时企业如何定位?》,《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9年1月25日)
材料四:
制造业一线工人罗巧生说:“以前组装线的上料、下料都要通过人工操作,现在通过编程,机器人能自主完成作业了。”工程师王亮亮表示:“未来,‘机器换人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不过,许多劳动者更关心的是,“机器换人”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岗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主任黄麟说:“当初电商出现时,大家也担心会冲击传统的商业模式,但后来证明它为很多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智能制造业也一样。”王亮亮也认为,“机器换人”,并不是简单地把人换下,而是换上更高技能水平的人。
(摘编自《“机器换人”,我们如何保住“饭碗”》,《中国经济网》2019年4月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工智能是在研究智能实质的基础上,研发能模拟人类智能完成识别语言和图像、分析语义、智能搜索等任务的智能机器的一门计算机科学。
B. 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是数据、软件及算法等,而不是机器人、语音助手等软硬件产品。软件开发、算法研究等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
C. 人工智能按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将由强人工智能向超人工智能转化。
D. 我国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对人工智能的生产、学习、研究、应用的总体投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某一时期内的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近两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网民众多,互联网业务红火,从而产生了海量的线上数据,而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之一,这表明我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优势。
B. 人工智能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对研究人员的要求较高。人工智能人才不可能短时间内培养出来,这类人才需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着手培养。
C.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制造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增长产业总值,同时一部分岗位会被机器人取代,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失业率上升。
D. 目前,我国制造业仅有少部分企业能达到“互联网+”的水平,大部分企业还无法实现跨越空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这将制约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6. 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国家、制造企业、劳动者三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浪潮的建议。(6分)
【参考答案】
4. C(无人驾驶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将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化;按发展历程分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
5. C(“导致整个社会失业率上升”错)
6. ①国家需继续保持对人工智能产学研用的高投入(1分),同时加大人工智能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1分);
②制造企业需抓住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转型契机(1分),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以完善自身发展(努力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1分);
③劳动者需积极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1分),学习掌握新技能,以获得适应新兴岗位的能力(1分)。
责任编辑 廖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