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开启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9-12-01孙瑞哲
孙瑞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七十年沧海桑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七十年波澜壮阔,中国纺织工业在这场伟大变革中,实现了全方位、历史性的发展。今天,中国纺织工业一览众山小地矗立于世界纺织之巅,一骑绝尘地接近实现世界纺织强国的目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与艰巨挑战。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给我们的新课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从何而来,才能更好明白去向何方。将行业发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观察,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转变。
产业初长成,在一穷二白中拔地而起。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民族得到独立、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种开天辟地的变化使得纺织工业摆脱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窘迫局面,迎来飞速发展时期。建国初期,我国纺织纤维原料主要依赖以棉花为主的天然纤维,棉花年产量不到50万吨,人均棉布产量仅7尺,尚不够做一套成人服装或一床棉被。1950年,我国棉纺锭513万锭,仅占全球的5%,棉纱产量43.7万吨,仅占全球的7.8%。化纤年产量不足1万吨,曾在全球经济统计中被“忽略不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行业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基本建成了门类齐全、供应链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与1952年相比,1978年全国棉纺锭增长了2.1倍,棉纱产量增长了4.4倍,布产量增长了3.4倍;人均棉布产量增长到11.46米;化纤产量从忽略不计发展到28.5万吨。1978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为276万吨,占全世界的比重逐渐提升至10%。
开放定格局,在对外开放中打开局面。在时代色调“由冷转暖”的背景下,党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纺织行业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上世纪80年代,行业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三来一补”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1982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迈上400万吨台阶,棉布产量达到153.5亿米,已经能够较好满足全国人民穿衣盖被的基本需求。1983年,以“取消布票,敞开供应”为标志,中国纺织工业率先告别“短缺经济”。1985年,我国化纤生产以“年产量破百万吨(101.7万吨)”及“全球占比6.3%”进入化纤制造业“世界主要国家”行列。1984~1992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了5.9倍,世界占比从6.4%上升到10.2%;进口纤维原料从60万吨扩大到134万吨;进出口顺差增长了5.7倍。
发展不动摇,在市场改革中释放活力。20世纪90年代初,在經历了东欧剧变等一系列国际动荡之后,中国面对的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关于“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讨论甚嚣尘上。面对纷扰与动摇,党中央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方向,市场活力得以有效激发。这一时期,行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民营企业大量涌现,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快速发展。“压锭解困”的实施,进一步形成国退民进的发展格局。1996年,我国纤维加工量增加至1090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级大关,占全球的比重达到22%,实现了纺织加工能力与总人口占全球的比例相当。在这一年,我国化纤产量超过美国开始居世界首位。截至2000年,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61.34%,销售额增长44.59%;出口额比1991年增长了2.46倍。
热情拥市场,在深度融入中树立地位。2001年加入WTO,中国开始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纺织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迎来“黄金期”。行业在世界纺织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影响力与话语权持续增强。2002~2008年出口额年均增速达到19.5%,纺织服装出口额世界占比提高至26.1%。2008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3510万吨,占世界比重48.25%;化纤产量2430.5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2.5倍。
挑战中成长,在成长烦恼中转型探索。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与网络经济的冲击,行业发展经历了发展方向之惑、转型升级之痛、持续成长之痒。为此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配套扶持政策,行业发展信心得到很大鼓舞。2012年全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额比2008年增加了38.47%;纤维加工总量占到世界一半以上;区域结构加快调整,西部地区服装企业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08年的0.92%增长到1.74%,中部地区从10%增长到16.13%。
价值新纪元,在百年变局中开启征程。十八大以来,世界经济处在了新的“十字路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复杂形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入新时代。行业发展迎来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2018年,纤维加工总量约5460万吨,占全球的51.28%;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35%左右;全行业净创汇占全国的71.1%。从材料研发到工艺创新,从智能制造到模式创新,行业创新蓬勃发展。纺织工业已成为中国最有潜力率先跨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工业部门之一,形成了全球体量最大、最完备的纺织产业体系,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全产业链闭环创新能力的工业部门。纺织强国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看到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差距。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分工格局、贸易格局、创新格局深刻调整。行业自身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渐突出,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要在变局塑造格局,在危机中寻得转机,需要我们厘清行业得以快速成长的内在逻辑,破译赢得未来的成功密码。
成功的密码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行业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人民性,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科学性,在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根基,不断解放和发展行业生产力。现阶段,就是要不忘产业报国初心,牢记强国富民使命,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成功的密码在于坚持创新发展。实践证明,行业要取得成功只能依靠创新。要“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但不莽撞冒进,由点到面、逐步发展,不断探寻行业发展规律;要求真务实,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重视科技创新,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面向未来,没有现存模式可搬、没有既有路径可循。实现纺织强国目标,需要我们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用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化解行业发展痼疾。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不断形成新经验,推进新作为。
成功的密码在于坚持服务大局。行业70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始终将行业的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布局,立足行业发展实际,遵循客观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紧要任务。行业既要扛起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的使命担当,更要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对接国家需要,应对百年变局,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行业协会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行业贯彻落实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在实现纺织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新定位,做好“育人、用人、树人”的队伍建设,完善“集群、集约、跨界”的生产力布局,扎扎实实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围绕创新,提升產业基础能力。要加快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质量。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行业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行业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领域的攻关。强化趋势研究、创意设计和品牌建设,提升行业时尚创意能力,构建行业时尚生态。
二是围绕协同,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以产业示范基地、集群、产业园区等工作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促进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在信息、资源、品牌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发展。积极打造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推动行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间、企业间资源能力的高度协同,增强产业链韧性,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纺织服装供应链。
三是围绕开放,深挖产业市场潜力。顺应消费升级大势,打造强大的国内市场,促进产业供给端与需求端并行升级。推动行业消费渠道和市场建设,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以“一带一路”等倡议为契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依托展会等平台,促进产品、产能、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跨境流动。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平衡好节奏和力度,使其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规律。
四是围绕责任,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深化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和市场责任,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营造行业新空间。发挥行业优势,扎实开展精准脱贫攻坚项目,践行产业扶贫的社会责任。以绿色原料、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循环应用为抓手,生产更多优质生态纺织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在脚下,也在心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新定位,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持续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尽快建成世界纺织强国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