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财霸主 银行理财大变局

2019-12-01叶辉

投资与理财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变局资管券商

叶辉

中美贸易战纷争不断,上证综指在3000点关口处“欲迎还休”,这两件大事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目光。其实另一件事可能与你更加休戚相关:银行纷纷成立理财子公司,来势汹汹,你再去购买最信任的银行理财产品,买到的也许不再是原来的产品了!

最近几年,银行理财的总体规模都维持在30万亿元左右,理财子公司成立,势必点燃中国120万亿资管市场的大变局。目前已经有30多家银行拿到了理财子公司的牌照,它们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将被放到理财子公司。这些变化,可能会使得银行理财不再像现在的银行理财。

一个新的理财时代也许即将开始

30余家银行公告设立理财子公司,9家获批筹建,3家(建、工、交)已开业——这是截至6月下旬银行资管子公司化的进展。

在六大国有银行中,银保监会已经批准同意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申请。工商银行为2月15日获批筹建,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获批时间为1月4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获批时间为2018年12月26日。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去年12月7日公告拟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目前尚未获批。

从注册资本看,工行拟出资金额最高,以不超过160亿排名第一;建行第二,为150亿元;农行、中行和交行分别为120亿元、100亿元和80亿元。

目前,已经公告明确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只有30家银行。2月14日,普益标准发布的调查则显示,从接受调研问卷反馈的165家银行数据来看,至少有60家左右的区域银行在积极进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备工作,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区域银行家数还将继续增加。

12家股份制银行中,有9家已经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已获批筹。

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得了直接投资股票的权限,不少人觉得一个新的理财时代即将开始:在取得更大的投资权限之后,原来的理财霸主银行将凭借强大的渠道优势,碾压公募基金等其他理财机构。

招商银行研究院评论员谭卓和韩剑认为,现有框架下理财子公司政策优势明显。第一,目前理财子公司经营范围已基本涵盖了信托公司的全部经营范围(除 ABS 业务和贷款业务),未来将对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券商子公司等的通道业务形成一定冲击。第二,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非标投资监管方面比券商资管更宽松,目前券商资管投资非标存在“双 25%”的限制,而理财子公司仅有一项“不超过净资产35%”的限制。第三,对比公募基金的标准化产品投资优势,理财子公司在非标投资及销售渠道方面更具优势。

银行理财格局分化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将使整个理财市场迎来大变局,那么这个影响将有多大呢?

资料显示,近三年,银行理财市场总体体量保持在30万亿规模。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监测统计结果,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共有50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100218只;存续规模估计为28.97万亿,较年初的规模29.54万亿略有下降。

30万亿是什么概念?中国资管市场总额大约是120万亿,也就是所有人的理财资金中,有四分之一都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

普益标准认为,各类银行在净值化转型竞争中呈现出较强的马太效应。在大资管竞合背景下,金融机构间市场竞争加剧,规模排名靠前的100家银行占据96%以上的市场份额,且该比例还在持续提升。未来无论是净值化转型还是理财子公司运作机制,都将进一步推动银行资管形成类似于基金公司向头部集中的市场格局。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提前布局理财子公司,加速转型规划建设,将是未来在资管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早在去年末银行密集公告发起成立理财子公司的时候,嗅觉敏锐的诸如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就已经在内部喊出“分析师和销售一起上,全面挖掘新的机构客户”。据券商中国记者报道,券商至少在三个方面能和理财子公司展开合作:一是向理财子公司出售投研服务;二是由经纪业务部门、分支机构来代销银行理财产品;三是券商债券、固收条线与银行理财开展资管类合作。而上述三项合作,其实在银行没有将理财业务隔离出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于券商和银行资管部门间。而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基金公司的关系,也不像外界所猜想的那么水深火热,不少机构之间已经开始就合作展开谈判。

以后的“银行理财”还是银行理财吗?

在所有理财产品中,银行理财几乎是最受投资者信任的一种。记者在给熟人理财建议时,经常会推荐银行理财产品当做底层资产进行配置。因为能稳妥地提供超过4%年收益,安全的银行理财产品无疑是最佳选择。

不过,如果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接手銀行的理财业务,情况就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人就提出,以后的“银行理财”还是银行理财吗?

他们认为,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后,其理财业务就会从银行主体独立出去,这意味着理财子公司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即使出现问题,银行可能也不会为它兜底。另外,发行的理财产品可能也会面临同样的境况,以后的银行理财,或许会更多被看成是一种普通的理财产品,而非“银行的理财产品”。同时,有的银行可能会提供越来越多激进的产品,从而逐渐改变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稳妥”的印象。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成立理财子公司后,银行理财将逐渐丧失“刚性兑付”这一“优势”,可能导致部分客户向其他理财机构转移。

不过,更多人对银行理财子公司抱着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即使成立理财子公司,银行依然会推行“稳妥至上”的理财策略,和目前的理财产品从本质上看并不会有什么区别,至少几年内如此。

猜你喜欢

大变局资管券商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尘埃未定的大变局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