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扬映沃野 富民花开“红”正艳
2019-12-01李安军温辉俊
李安军 温辉俊
油田镇位于吉安县北大门,距离县城67公里左右,与安福、峡江、吉水、分宜等县交界。区位上的劣势制约着经济上的发展,全镇23个行政村就有14个贫困村,超过半数以上。全镇共有贫困群众1283户,3941人,贫困群众之多、覆盖面之广在全县也是罕见的。但红色的基因孕育着一颗颗不甘落后的心,面对困难,油田镇党委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实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这一目标,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着力发展富民特色产业,切实发挥各村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凝聚党建合力、助力脱贫攻坚,走出一条“党建+产业”的不平凡之路。
支部引领,谋定而后动
油田镇油田村共有815户,3150人,其中贫困户165户,501人。“但愿苍生俱饱暖”,带领这165户贫困群众脱贫成为村党支部首要考虑的问题。要想长效脱贫,必须要发展产业,这点作为支部书记的彭志坚是非常清楚,但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产业,一开始,他心里并没有底。于是他带着班子到处考察致富产业,后听说致富能人肖高龙在江下村发展的120亩黑木耳喜获丰收,产品供不应求。于是彭志坚便带着班子前往江下实地考察,对黑木耳的养棒摆棒、催芽管理、采摘晾晒等流程进行详细咨询,对销售市场也进行充分调查。江下的成功模式摆在面前,但如果油田村也种植黑木耳,能否也能取得成功呢,不少群众持怀疑态度。“物有甘苦,尝之者识。”油田村党支部通过召开班子会研究,最后决定发展黑木耳。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脱贫阵地在哪里,堡垒就建在哪里。2016年6月,村党支部带头筹建了吉安县油田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同时,与江西麓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成立合作社的基础上,同年10月,经镇党委批复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通过党支部指导合作社、合作社带动群众,实现党建工作和产业扶贫同频共振,把基层党组织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优势,同公司及合作社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延伸、放大了党支部、党员在产业链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效应。2019年,油田村黑木耳种植面积40余亩,每亩纯收益预计超过8000元。
让群众参与和获利,是产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党支部号召下,全村致富能手以及165户贫困户均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党支部现有党员64名,其中3名是贫困群众党员。贫困户以政府发放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保证每户贫困户每年效益不低于500元,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确保了贫困户的收益,规避了贫困户的风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合作社党支部最大限度发挥合作社的扶贫功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并获得股金分红外的额外报酬,不仅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一年下来,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能获得1万余元的务工报酬。合作社的成功发展,也让不少群众看到了致富的新路,不少群众开始自主种植黑木耳。
党员带头,蹄疾而步稳
同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油田镇的每一个村都被成功复制。地处油田镇西北部的板陂村是“十三五”贫困村,与安福县相邻,被群山环抱、绿水环绕,彷如与外界隔绝。吉安市委办公室(市接待办)挂点帮扶板陂村后,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帮扶工作组的真帮实扶,板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了,驻村工作组和村党支部就着手发展黑木耳产业,框架早已搭好,成立了吉安县板陂村金根种养合作社,随后将党支部也设在了合作社。本以为一切都是那样水到渠成,但在群众参与上还是遇到了阻力。地理位置的偏远导致长期以来在信息上的闭塞以及村民思想上的抱残守缺。村民对传统农业的执迷与对特色产业的不信任形成强烈反差。驻村工作组发现,只有“智志双扶”才能从根本上拔除“穷根”。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贫困群众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和合作社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第一书记以及村支部书记主动担任宣讲员和联络员,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察家情、聊想法,了解贫困户的思想动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转变贫困户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他们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起“宁愿苦干,不要苦熬”的意识。同时,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不仅仅宣传政策,他们还切实帮助村民解决身边的急事难事,正是这“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点点滴滴,让群众对驻村工作组产生了无比的信任。再通过政策引导、启发思维,村民的观念发生的本质的转换,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气也明显提升。全村致富能手和16户贫困群众均加入合作社。黑木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板陂村黑木耳产业规模达到31亩。
市委办(接待办)驻村工作组除了经常去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还喜欢在田间地头了解实情。“脚上有多少泥,心中就有多少情”,正是这样一份希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心情,让他对黑木耳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感兴趣。受种植面积的限制,驻村工作组想在亩产量方面下功夫。他们邀请农业部门的技术专家为群众提供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培训采取课堂及现场教学的方式,旨在提高群众黑木耳种植技术。同时,带领合作社成员到江西麓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及江下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不仅如此,还为黑木耳的销售亲力亲为,联系吉安宾馆、庐陵宾馆等餐饮部门,积极推销板陂的黑木耳。
现如今,油田镇各村党支部通过大力发展黑木耳等特色产业,实现了产业扶贫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通过发展产业带来的实在收益,群众切身体会到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温暖关怀,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组织的领导,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了,许多青年致富能手纷纷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
从三年前的筚路蓝缕走来,到今天黑木耳产业的蓬勃发展,油田镇各级党组織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断推动油田发展成产业大镇、经济强镇,不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作者简介:李安军,吉安市接待办;温辉俊,吉安县油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