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本遵循与推进路径
2019-12-01张文利范明明
张文利 范明明
[摘要]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既面临着全新的内外部环境,也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与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高职教育应当从高规格人才培养、高水平专业建设、高质量产教融合、高层次国际化办学四个方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业振兴战略方向、“双高计划”建设、“四个自信”话语体系为基本遵循,通过聚焦“三教”改革、贯彻“四项方针”、保持“五化”同步、落实“类型特色”定位,全面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高职教育;新时代
[作者简介]张文利(1981- ),男,广东东莞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范明明(1962- ),女,河南开封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广东 东莞 523808)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8年广东省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项目和2018年广东省工商管理专业高本协同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1-0025-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时代高职教育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高职教育,推动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必须承担的新使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两大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件先后出台,对高职教育如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高质量做出了战略部署。以这两份重要文件为指导,严格落实中央教育政策文件中的各项要求,加快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把握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一)高规格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相较于中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人才培养的高规格,即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主要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也从过去的“有学上”发展为“上好学”,从过去的学会一技之长发展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从过去的追求学习的“机会公平”发展为人人能出彩的“结果公平”。不论是从产业界的用人需求角度来讲,还是从人民群众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角度而言,高质量、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需求在全社会范围内都空前旺盛,这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现阶段,我国进入了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新时期,高职教育也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实现高规格的人才培养。高规格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重新构建并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兴起的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的注重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转变为现在的强调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就明确提出“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为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高规格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高职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能力全面的高技能人才大军。
(二)高水平专业建设
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单元和载体,专业建设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双高计划”把“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作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改革发展任务之一,足见高水平专业建设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从教育教学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趋势等角度出发,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应当展现出四大特征:第一,要以专业群建设为引领和支撑。21世纪以来,不论是科技创新,还是产业发展,都表现出集群化的特征,大部分科技创新都诞生于交叉学科,大部分新经济、新产业形态都源自于跨界经营。高职院校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突出专业集群化建设方向,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研究能力和跨界迁移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二,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导向。与区域产业、行业紧密联系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形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只有与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实践高度对接、深度融合,充分满足行業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适用的技能和人才,才能彰显高职教育教学的社会价值。第三,要以业内认可为标准。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高不高,产业、行业的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建设要以业内认可为标准,就是要确保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育所输出的成果为行业企业接受甚至赞赏,能够为行业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充分的经济社会效益。第四,要以国际领先为目标。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不仅要聚焦国内,更要放眼全球。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必须是“走出去”的专业建设,要以国际领先为目标,输出中国职教标准,为高职教育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强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三)高质量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的推进和深化,尤其是要注重提高产教融合的质量。具体来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应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组织文化的高度融合。组织文化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学校和企业作为主体属性截然不同的两类社会组织,各个层面的组织文化特质都大相径庭,高质量的产教融合能够有效解决校企两种异质文化间的融合难题,有利于构建校企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互动关系。第二,校企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建立。产教融合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只有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达到了互惠共赢、共谋发展的理想境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才能拥有最坚实的支撑。当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仍面临着企业投入高而收益小、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困境。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必须解决好校企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的问题。第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高职教育是高成本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投入,建设更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资源,而这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必然是学校和企业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的融合,足以为院校提升教育质量、为企业增强技术实力提供物质保障和条件支撑。
(四)高层次国际化办学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下,开展国际化办学是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双高计划”也明确要求国内优质高职院校切实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由此可见,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既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高职教育服务国际战略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国际化办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开设几个涉外专业、招收些许国外留学生的常规层面上,而必须深入研究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找准自身在国际职业教育市场中的定位,在综合考量國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进程、自身办学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制定精准化的国际化办学发展策略,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的效能和层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做到高层次国际化办学,至少应在以下两个方面达到较高的国际化水平:第一,校园文化的国际化。文化是影响个体行为最深层次的因素,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要跳出“一阵风式”“运动式”的旋涡,必须从文化建设的高度看待和理解国际化办学,打造宽松、开放、包容、多元的校园文化,真正让国际化办学成为全校师生工作生活的日常,建立起有利于国际化办学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人才培养标准的国际化。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根本在于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让人才素质与国际接轨,首先要在人才培养标准上与国际接轨。高职院校应当把国际标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把全球视野、国际观念、民族情怀、创新精神、跨文化沟通作为基本素质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之中,全面提高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国际素养。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党的领导,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为要旨的国家政策指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坚持党对高职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牢牢坚持思想政治领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各项工作,尤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头脑,指导和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职院校办学和管理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支撑点,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之才。第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德与才是衡量人才的两大根本标准,其中又以德为第一。高职教育德育工作主要包含两点内容:一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以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为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让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深处崇尚劳动和技术,具备吃苦耐劳、奋斗拼搏精神,崇尚专注、极致,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第四,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法规集中体现了党的意志,高职教育办学必须不折不扣、坚决彻底地予以贯彻执行。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文件精神,并将其运用于具体工作实践当中,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及“职教20条”“双高计划”等。
(二)对接产业链,紧密围绕我国产业振兴的战略方向
服务产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制造业是为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提供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是基础性产业部门。高职教育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紧密对接产业链,而在我国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宏观背景下,高职教育对接产业链的重心就应当放在对接制造业上,要紧密围绕我国产业振兴战略方向来构建办学与教育格局。高职教育对接产业链,要以适应和配合国家“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战略实施为导向。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在育人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同时,切实面向先进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更多实用适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此外,各高职院校还要依据自身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输出和社会服务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
(三)落实新举措,全面贯彻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皈依
“双高计划”要求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双高计划”是继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建设之后,国家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为满足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求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世界一流高职教育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高计划”建设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翘板和方向,新时代高职教育要迈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必须全面贯彻以“双高计划”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高职院校要强优势、补短板,全面对标“双高计划”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双高计划”制定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同时明确了重点改革发展任务和组织实施保障办法,是一个系统、全面的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指南。全国各地区高职院校应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向“双高计划”的各项要求和标准看齐,找准自身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区域产业实践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定位,做强优势,做出特色,补足短板,争创一流。第二,高职院校要坚持创新引领,积极落实新举措、新办法,开创院校创新发展新局面。“双高计划”继承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一些办法措施,同时又提出了不少新的举措,如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等。高职院校要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就要紧跟“双高计划”的方向和步伐,积极落实“双高计划”中提出的新办法、新举措,在巩固已有办学与教育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探索促进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开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四)增强影响力,坚定以“四个自信”为纲领的职教话语体系建构
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乃至国际影影响力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就国内而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普通本科教育的发展,不论是在政府的重视程度上还是社会的认可程度上,普通本科教育都更胜高职教育一筹,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明显低于普通本科教育。就国际而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底子薄,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发展程度不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也不高,国际高职教育市场主体中罕见中国身影,国际高职教育相关学术研究、交流会议上罕有中国声音,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显著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职教育的整体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都产生了质的飞跃,社会影响力大为提升,在国际职业教育市场上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定以“四个自信”为纲领的职教话语体系建构,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一,坚定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高职教育办学要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探索、开辟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办学道路。第二,坚定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迄今为止最具有深刻性和科学性的社会学、哲学理论,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概括和提炼中国高职教育办学实践经验和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论。第三,坚定制度自信。高职教育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高职教育办学实践中经过不断调整、优化、完善而建立起来的适合我国社情民情的教育制度,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办学,同时与时俱进,深化制度改革,永葆高职教育活力。第四,坚定文化自信。中国高职教育既是从历史中走来,又是在面向未来发展,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国内,借鉴国外,挖掘历史,面向未来,打造具有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的高职教育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职教育文化体系和话语体系。
三、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聚焦“三教”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社会职能,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办学的生命线。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确保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聚焦“三教”改革,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高质量师资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根本保障。“职教20条”专门就提高高职教育师资素质、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出了具体部署,可见师资队伍建设在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高职院校要按照“职教20条”的要求,创新教师人事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落实教师轮训制度,构建校企双方人才流通渠道,鼓励教师入企挂职锻炼,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加大教材建设管理力度,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材品质。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工具,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很多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教材管理混乱、教材编订和选用随意、教材泛滥且质量不高等问题。新时期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的编订选用以及监督管理,加大教材建设管理力度,锤炼高品质教材。高职院校要落实“职教20条”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优质精品教材,同时贯彻好每三年修订一次教材的制度规范,保持教材内容的动态更新。
第三,加强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效能。步入21世纪以来,创新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国内外的思想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商业创新层出不穷,带动了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创新。新时代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以創新引领发展。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加强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一方面,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设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教学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运用好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方法,打造更具有新颖性、现代性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二)贯彻“四项方针”,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制度化、规范化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新时代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走制度化、规范化办学和管理的道路。“职教20条”指出,职业教育要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来办学。这明确了职业教育制度构建的主要方针,也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制度建设的方向。高职院校要坚决贯彻落实“职教20条”提出的“四项方针”,严把育人各个环节,确保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高质量。
第一,管好两端是基础。招生端和毕业端分别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入口”,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招生端管理,在做好传统生源招生管理的同时,按照“职教20条”的要求积极拓展招生范围,广泛面向下岗职工、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农民工等群体进行招生,探索建立适应社会性学员的招生考试办法;另一方面要加强毕业端管理,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完善校政行企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综合考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职业素养等素质。
第二,规范中间是根本。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中间”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受教育过程,规范中间就是要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职教20条”指出“要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高职院校要按照这一要求,完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规范,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教学资源建设,打造高质量、科学化、规范化、可衡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系。
第三,书证融通是要点。资历框架建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被忽视的工作,也是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推进资历框架建设,真正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解决高职教育书证融通的难题。高职院校要积极配合推进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累书证融通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建立适切、可操作的书证融通路径和模式并尽快落地实行。
第四,办学多元是方向。“职教20条”明确提出要用5~1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可见多元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深化简政放权,减少对高职教育办学具体工作的干预,更加注重对高职教育办学的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深化办学机制改革,主动与行业企业等主体建立合作关系,多层次、多维度展开合作育人、联合办学。
(三)实施“五化同步”战略,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
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高职教育要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还必须实施“五化同步”战略,为国家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第一,实施“本土化”战略。“本土化”就是高职院校要立足当地,把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的基本导向。高职院校要切实推进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融合,引导本校专家、教师、学生融入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进社区,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教育服务和培训。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和科研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更多支持,如参与教育精准扶贫、下岗职工培训、地方信息化建设等。
第二,实施“一体化”战略。“一体化”就是地方政府统筹协调职业教育资源,推动中职与高职、高职与高职的一体化发展。一是要贯通中高职衔接通道,促进中高职教育资源的对接,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二是要创新地方高职教育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区域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鼓励高职院校“抱团发展”,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做优、做大、做强地方高职教育。
第三,实施“精准化”战略。“精准化”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高职教育资源建设要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二是高职教育服务供给要精准契合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需要。前者要求高职院校精准定位办学目标、精准设置专业、精准确定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实践的高度融合;后者要求高职院校精准遴选教学内容、精准制订教学方案、精准提供学习资源,为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成才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第四,实施“智慧化”战略。“智慧化”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武装高职院校,促进高职教育管理和教學的现代化、尖端化。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教育教学平台,升级传统教育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建立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个性化、柔性化管理服务。
第五,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化”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等战略,一方面要推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事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高职教育事务,在国际职业教育市场上彰显中国影响力,为世界职业教育贡献中国方案。
(四)落实“类型特色”定位,推动高职教育特色高水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体系等方面一直参照普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被掩盖,成为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脱节的一大诱因。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职教20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落实“类型特色”定位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职业教育特色化办学指明了方向。高职教育具有跨界性、开放性、专业技术性等特色,新时代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
第一,高职教育要彰显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跨界性的主要表现,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教20条”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和要求,立足当地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办好特色优势专业以及专业群,推动优质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