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地景文化的 山水形胜 营建手法研究

2019-12-01张颖刘晖

风景园林 2019年11期
关键词:黄帝陵山水手法

张颖 刘晖*

地景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已形成系统理论。地景学主要研究人工工程建设中如何去结合自然、因藉自然。其特征之一是“天人合一”观,景观、生态与人文相和谐;其二是景观设计美学与数学、哲学相融合[1]。西部地景理论注重自然环境特征,注重自然形胜,特别是对人居选址环境的认知,巧妙自然。在景观要素的营造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凭“藉山”之形与“依水”之势,将人工工程塑造融入其中,体现了人工与自然一体的设计原则。对中国古代地景文化的“山水形胜,因藉自然”传统文化思想与营建手法进行解读剖析,可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营建及其丰富文化的内涵,对现代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也有不同的参考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

1 地景文化“山水形胜”营建思想的历史脉络

中国古代的地景文化思想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在距今大约5 000年前的羲皇时代的八卦图示中,便有天、地、水、火、山、泽、风、雷8种物质与景象,这些原始的自然要素,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也是当时典型浓厚的文化色彩,山岳、水势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元素已尽显其中。中国早期人类感知天象、地貌文化以及界定人居环境与天、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指蒙性文化特征。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的山文图示中,“山”的景象与山的文化要素,是古人接触自然的感知、认知自然环境的历史记述[2]。这便是地景“因借自然山水”文化的启蒙阶段。

西周时期,在其《周易大传》中提出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而在当时的卦爻中,颇多呈现出山川形势、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象,战国时代的孙卿子就有对秦地秦川作如此评述:“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综上所述,其实质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山岳景观的一种朴素认识。

秦汉时代,帝王所营建的各大工程,已具有十分浓厚的地景文化特征,藉山依水营建手法已显得十分娴熟,诸如建立上林苑与阿房宫提出了“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已使得园林、行宫的营建能够依托或因藉山形水势,凸显其雄伟与壮丽。秦始皇陵墓的选址更加注重风水形胜之地,其选于“骊山之阿”和“天华”胜地,充分利用了骊山与渭水的自然景观气势,显示了秦帝皇陵墓的威严。秦汉时代建立的子午岭主轴与桥山卧龙、都城营建均是以南山为阙、辅以离宫的布局。而汉代较为诸名的私家园林袁广汉园已采用掇山技术,不仅聚土为山,还能构石为山。其内部构造为石,外部附土,既能显示狭陡,也能植树种草。

隋唐时代,是地景文化理念的兴盛时期,城池行宫的营建运用了“冠山抗殿,绝壑为池”“疏泉抗殿,包山通苑”等手法,而唐代的陵园选址也改为了“因山为陵”。唐代的宫观、寺院工程也多为借山岳之地景,形成了独特的山岳文化。隋唐长安城的建设,选址于六冈之地,即九二之地置大明宫、九五之地置青龙寺、九六之地置大雁塔,也是典型的地景文化的内涵。

宋、元两代地景文化的发展较为缓慢,到了明、清两代,地景文化确实可称蔚为大成的时代,继承了各代地景文化的发展脉络。不管是江南园林、北方园林,还是北京城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帝王工程的设计理念,均似隋唐的气魄。而颐和园采用的“笼瓮山为苑,冠山构殿”,它的气势都已超过了唐代的离宫别苑,使地景文化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地景文化“山水形胜”营建手法经典语汇意释

地景文化“山水形胜”营建手法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积累的经典词条颇多,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例经典词条进行诠释解读如下。

2.1 笼山水为苑

“笼”是指笼罩、收罗、掌握的意思[3]。“苑”是指在中国古代的帝王、贵族进行游玩与打猎的风景园林。“笼山水为苑”即意为:园林选址时通过包笼的手法掌握山形水势,来营建布局风景园林。也是凭借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人工工程选址、布局和营建的哲理方法。相地选址时,对山、水、林、甸等地景要素行之界定。陕西关中地区有广袤的渭河冲积平原、起伏变化的崇山高地,因而地貌条件所决定的方位和景象是相地选址、建筑群体布局和营建所依托的背景和骨架,也是相地选址十分重要的因素。树木与山势的协调同构,水体、草甸与山势地貌均衡的展现,才能得以山水为苑,林甸为助,且两者均不可或缺。唐代建筑家阎立德按照太子手诏“南营翠微,本绝丹青之工,方假林泉之势,因岩壑天成之妙,借方甸而为助,水态林姿,笼山为苑,自然而成”的旨意,进行了当时园林的选址及别具特色的设计匠造。

2.2 冠山抗殿

“冠”是指戴帽及覆盖的意思。“抗”指通亢、提升与抬高的意思。

“冠山抗殿”源自唐 魏征《九成宫醴泉铭》,其意为:在巍峨的山顶上建起高大的宫殿。具有抬升建筑之势,有使建筑显得高大雄伟的效果。它是中国古代地景文化思想营建重要手法之一。山上建殿,气势雄伟,可俯视全部宫中建筑群。唐代的宫观、寺院等工程,结合山岳、深谷等自然地景形势,充分运用这种营建手法,是中国古代最早采用“冠山抗殿、笼山为苑”的因借自然理念。

2.3 包山通苑

包山通苑来自《历代宅京记》。“包”的意思是:包围,围绕,也通“苞”矣,泛指草木丛生且茂盛并包围着山林。“通”的意思是:全部,整体[4]。

“包山通苑”其意为:用以包围着茂盛草木的山形地势,来营建整体的风景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地景文化思想的一种营建手法。

2.4 分岩竦阙

分岩竦阙来自唐 魏征的《九成宫醴泉铭》,其意为:在分开的高峻的山崖,建起高耸的双阙楼台。“分”是分开、分出、分配、给与。“岩”是指山崖。“竦”的意思是:高起,高耸。

九成宫的九龙殿即是天台山上的主体建筑,在其东西相向处建有2座宫阙。其整体布局显得十分雄伟壮观。而在汉代的园林与离宫的营建中,还有“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表”为标志,“络”为环绕、包罗覆盖。当时汉代的上林苑规模宏大,阿房宫建筑群设计雄伟,因此以南山的山巅为标记建宫阙,或可谓以南山峰巅的山形气势喻为阙楼。环绕着樊川的地形开拓湖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山形水势。

西部地景理论的经典词条颇多,“即涧疏隍,凭岩构宇”“环山列宫室”“一池三山”等都是中国历代常用的营造手法,并在古代园林、都城营建中得以运用。在“山水形胜”地景词条中经常多见的笼山、冠山、包山、因山、环山、分岩、凭岩等表述,其要意多为对山形山势及地貌景象的凭借。古人依靠视觉观察以及自我感知,凭借山形山势多注重“冠”与“环”的描述;而踏勘山体进行认知,凭借地貌景象多注重“笼”与“包”的描述,且“因”字重于感知与认知两者的结合,凭岩构宇则描述的是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分岩竦阙则善于利用特殊山脉地形的特征。对笼、冠、包、因、环、分、凭等字的理解中,体现出古人凭借自然山脉地形,利用自然山体遵意于淳朴的智慧思想。

1 隋仁寿宫复原设想图“冠山抗殿”的营建手法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magnificent palace situated on the hill top in Renshou Palace restoration plan

2 隋仁寿宫“笼山水为苑”的营建手法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enveloping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a garden in Renshou Palace restoration plan

3 布达拉宫“冠山抗殿”的营建手法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magnificent palace situated on the hill top in The Potala Palace

3 地景文化“山水形胜”营建手法的经典案例解析

3.1 隋代麟游仁寿宫(唐九成宫)

陕西省麟游县位于西安西北方约130 km,地处北纬35°、东经107°。县境域内山地较多,沟壑遍野,是一处山清水秀、草丰林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之地。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该县城的西部。曾是皇家避暑胜地,宫后绝顶苍碧,山坡绿草如茵,深秋不凋,故曰“碧城秋草”。

史上对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的营建过程有较为详细的叙述,《资治通鉴》记载:“夷山湮谷以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魏征撰、欧阳修书的《醴泉铭》碑上记载:“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观则迢遰百寻,下临则峥嵘千刃。”[5]

隋唐九成宫建筑群顺应自然地形,颇能因山就势,位于3条河流—北马坊河、永安河、杜水的交汇处。它北倚碧城山,东有童山,西邻屏山,并与堡子山隔河相望。仁寿殿以“冠山抗殿”之势建在天台山的山顶上,肃穆庄严,气势雄伟。站在仁寿殿最高处,即可俯视全部宫中建筑群,规模宏伟,豪华壮丽。唐代的宫观、寺院等工程,结合山岳、深谷等自然地形地貌进行营建,这种营建思想的运用,体现出中国古代最早因借自然山水的理念(图1)。

隋代的宇文恺营建麟游仁寿宫时,利用马坊河的水位落差建造一处60 m的瀑布,为山岳景观增添动态水景之趣,又在3条河流交汇处筑坝潴为池即西海。可称笼碧城山与杜水西海为苑,形成“山色苍碧,周环若城”的自然地景形胜景观。这是中国地景营建手法“笼山水为苑”的首处杰作,堪称中国地景文化的绝佳范例(图2)。

3.2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位于西藏拉萨市的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式建筑群,也是其城市形象的标志。其起基于红山南面的山腰,并镶嵌于2 m多的岩石之上。依据山形之势,营建修筑直达山顶,覆盖了整个红山,融合自然环境于一体。布达拉宫顺应山体的走向、起伏、凹凸等自然复杂地形,依山就势,使宫殿与建筑上下错层,前后参差,布局自由灵活,形成非对称不规则的建筑格局。其外墙明显收分,并成为外拉之势,使建筑显得更加雄伟,给人一种动感的气势,高贵而典雅。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整个布达拉宫由宫殿、佛堂、灵塔(即白宫)、红宫及其他辅助建筑组成,在建造上很好地利用山形地势进行自然错落布局。整座宫殿在山势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高耸伟岸壮观。利用山峰修筑建筑,而高耸的主体建筑位于山顶,控制全部建筑群,是非常成功的艺术处理[6]。这也是中国地景文化“冠山抗殿”的营建手法在西藏边陲布达拉宫建筑上的运用。其艺术美学特点突出,效果达到建筑设计的极高境地(图3)。

布达拉宫的整体布局,其前城、中宫、后园与其周边的环境成为一个生命体。二十一世纪初期,对布达拉宫周边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在场地的东、西空间范围内,拆除了影响观望布达拉宫视线的部分建筑,并进行绿化,开阔视野空间,特别是对其北面的宗角禄康公园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依据公园内的水系、地形、植被等要素特点,增加新的景观,特别是改善了公园东北角亲水活动区的措吉吉湖生态水景。水面形态与驳岸形式得以恢复,并种植了高原水生植物,成为布达拉宫的后花园,起到绿色背景作用,呈现自然与建筑完美和谐地融合。其文化的脉络依然是西部地景营建的传承,体现了“笼红山与措吉吉水为苑”这一特色[7]。

3.3 北京颐和园

4 颐和园“笼山水为苑”的营建手法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enveloping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a garden in the Summer Palace

5 黄帝陵区“山水形胜”的轴线布局The landscape axis layout of the Huangdi Mausoleum

颐和园地处北京市西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园为颐和园的前身。在明代万寿山原名翁山,昆明湖原名西湖。当时翁山与西湖的位置虽具有北山南水的态势,但两者的关联并不紧密[8]。乾隆十五年进行了西湖开拓、疏浚的水系整治工程。首先对山水结构进行了总体的布局改造,使湖水从西北方玉泉山的玉河流到西湖,并注入东南方的长河,达直沽而放渤海。其自然山水构成了“背山临水”之势。为了让西湖位于翁山之南,即把原来的西湖扩大了将近1倍,把挖湖的泥沙堆放在瓮山之上。这样不仅满足了水利需求,也使得造园的形态方面也大有改观。改造前“山”与“水”相对独立,改造后形成了“山环水抱”的地形特征。经过这次改造后,瓮山改名为万寿山,西湖改名为昆明湖。万寿山成为北面的靠山,而南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广阔水面,达到“背山临水”的理想环境。

颐和园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又对自然山水加以人工改造,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立地形式。其地形改造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大规模的湖面扩张和对山体的改造。清代北京城的颐和园,延续了隋代宇文恺在仁寿宫(唐九成宫)中以及唐代魏征在《九成宫醴泉铭》中所采取的传统意匠手法[9],布局属于“笼山水为苑,冠山抗殿”因借自然的地景理论体系,即笼万寿山与昆明湖为苑,并在万寿山的阳坡主轴线上,构筑佛香阁建筑群,行冠山构殿之势以壮帝王之威严。同时又形成了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景观大格局,现已成为十分著名的山水形胜皇家园林(图 4)[10]。

4 地景文化“山水形胜”营建思想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借鉴作用

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山水形胜”景观营造文化,呈现出延续性与可读性的发展过程。清代北京城的颐和园、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建筑群,是在隋代麟游仁寿宫(唐九成宫)的营建思想实践基础上,运用“包山通苑”“冠山抗殿”的地景建筑理论进行传承营建,并有所拓展,可以说它们是不可多得的山水形胜营建精品佳作。而地景文化“山水形胜”营建思想对现代环境设计的借鉴作用也是十分可取的,黄帝陵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就是一个较为经典的案例研究。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东北约1 km处的桥山上。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伟大祖先黄帝的陵寝之地,是中华民族的祖陵圣地。墓冢北依龙首而置于九二之吉位,墓冢前有两条支脉伸向沮水河畔,向东支脉即凤凰岭;向南偏西伸延的支脉,其岭脊逐渐宽阔平缓,唐坊州古城就位于其上,山麓与沮水之间的缓坡地即现在黄陵县城老城区。沮水迂回曲折流经县城,三面环绕桥山,在桥山的东、西、南侧分别形成了东湾、西湾与山前空间[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发展,海内外华人寻根拜祖日益增多,黄帝陵区场地显得狭小,年久失修的陵庙与中华始祖陵寝应具有的气势极不相称。因此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要求重新整修黄帝陵庙,以弘扬始祖的无量功德。黄帝陵庙区如何整修、怎样布局、规划范围多大合适、采取怎样的建筑形式等问题,成为亿万海内外华人共同瞩目的大事[12]。在整修黄帝陵总体规划工程中,传承了地景文化 “山水形胜”的营建手法,其规划的核心便是将桥山与周围的山、水、桥、城以及其他景点景区建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创造具有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园林景观氛围。

4.1 两条景观轴线建筑布局

地景理论注重“山水形胜”的轴线布局,黄帝陵依靠桥山与周边山形水势,照应了陵轴与庙轴两条规划轴线,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序列。陵轴线:桥山主峰—墓冢—沮水河谷—印台山,是一条较为典型的传统“风水”主轴线,其天然秩序与主从关系十分明晰。龙驭阁建在墓冢后海拔994 m的山峰上,成为陵区外远望桥山墓园所在的标志性建筑,且具有“冠山抗殿”的意涵,黄帝墓冢即为该轴线的核心。庙轴线南至印台山、北至祭祀大院。称为祭祀区,其建筑有:入口广场,为不对称曲线形,总面积1 万多 m2,以上万块黄河天然河卵石铺砌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栩栩如生的鱼龙;轩辕桥,横跨印池湖,全长66 m,宽8 m,桥体全部用优质花岗岩条石砌筑,古朴天然;桥头平台,南接入口广场,北连桥北广场,是印池两岸人流的集散之地;桥北广场,接龙尾道直通庙区;庙前广场,地坪距岸高差达18 m,台下聚土造坡,种植草木,修复自然地形,含蓄人事之工;轩辕庙门为仿汉风格的石建筑,庙门位于庙轴线上,用花岗岩制作;轩辕庙,入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此柏高19 m,树干下围10 m,中围6 m,上围2 m,遒枝苍劲,柏叶青翠;再北为诚心亭与碑亭,侧门内还有一高大古柏,即“汉武挂甲柏”;黄帝陵祭祀大殿位于庙院最北端,坐北面南,它是一座花岗岩石材建成的正方形仿汉风格建筑,色调以青灰为主,显得宏伟、古朴、庄严,是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

这2条景观轴线的建筑布局,将清晰地展现出黄帝陵区域的景观空间格局(图5)。

6 黄帝陵区“笼山水为苑” 的营建手法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enveloping mountains and rivers as a garden in the Huangdi Mausoleum

4.2 沮河水系的印池湖水泊景观

发源于黄陵县西子午岭兴隆关的沮河,是黄帝陵区最大的一条过境客水,黄帝陵区未规划前,河道狭隘,水流量小,污染严重。印池开挖后,使原沮水旧河道,改造成为平静壮丽的湖面,从东侧的拦水坝堤到西侧的印池公园,长约1 500 m,从高处眺望,它开阔、舒展,形似舞龙,创建了祖陵胜地的灵山秀美,也使历史上黄陵八景观之一的“桥山夜月”形胜景观得到了恢复。

4.3 生态系统的植物绿化

黄帝陵区最具特色的植物资源是桥山古柏林,是现存珍贵的古树名木,应加以重点保护。而对庙前区、印池周边要加强重点绿化,与桥山的古柏林植被协调发展。绿化应以成材的松柏等常绿树种为主调,辅以大片黄杨、侧柏、铺地柏及迎春、连翘等灌木,形成绿化层次。印池公园的绿化应以湖心大岛为界,岛东及池南岸边的行道树多用青松、白皮松,湖边坡地以花卉、灌木为主。印池湖的北岸应种植松柏、云杉,可进一步烘托庙前广场雄伟、肃穆的气氛,也能恢复历史上“圣水深壑,灵山翠微”的恢宏形象(图6)。

黄帝陵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原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其建筑、构筑物、河流、湖泊、生态植物绿化等景观要素受地景文化基因影响,进一步突出了“山水形胜”的营建思想。笼桥山与沮水为苑,筑龙驭阁、祭祀大院为冠山抗殿之势,使空间形式的内涵得到提升与发展。而此类营建手法,对现代景观的优化设计、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意义。

5 结语

在中国古代,“山水形胜”的意境是一种灵气的聚积。“山水形胜”的营建手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实践经验结晶。特别是山水形态意境空间,从古代到现代将独立地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其层次分明、远近相宜。《园冶》相地中明确提出:“山林地最优,其形内含高凹、曲深、平坦,自成天然,不烦人工。”因此,中国古代所遗留下的“山水形胜”营建手法与思想,在现代环境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涵,所以留住“真山真水”,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当代现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将显得十分必要。

注释(Notes):

本文是《中国风景园林史》(西北卷)编写过程的阶段性成果。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图1引自杨鸿勋著《隋朝建筑巨匠宇文恺的杰作 仁寿宫》,张颖改绘;图2引自佟裕哲,刘晖著《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张颖改绘;图3引自https://www.veer.com/photo;图4引自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张颖改绘;图5引自《祖陵圣地:黄帝陵:历史·现在·未来》,李梦珂改绘;图6张颖依据谷歌地球自绘。

猜你喜欢

黄帝陵山水手法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七步洗手法
《山水》
皇帝陵标识碑落成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我党派代表祭黄帝陵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