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建设
--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

2019-12-01肖姝广东白云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企模块学校

肖姝 广东白云学院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多方面采取合作的方式,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一种“双赢”模式。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为学校提供最新的实务教学案例,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财会人才的重任。虚拟仿真实践是结合现有的跨专业实训内容,借助虚拟实践系统营造出逼真的、有代入感的三维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各种预定实践项目,其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又突破了教学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成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

一、建设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的必要性

(一)跨专业仿真教学现有问题

目前跨专业实训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业单据处理以手工为主,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企业业务流程和单据的填写,但工作内容繁重且重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手工业务处理也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二是在税收政策、会计制度不断变更的背景下,现有的跨专业仿真实训内容相对陈旧,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授课模式、组织方式都不便于及时更新和调整,导致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弱,缺乏创造性和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现实工作岗位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三是校企合作内容单一,校企互动较少,主要停留在学校邀请企业导师参与一些赛事活动的评选方面,或是企业借助讲座、座谈等形式与高校老师有短暂性的接触,学生无法亲临现场学习,学校和企业就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内容等方面也缺少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学生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了解不深,综合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校企合作难以到达预期效果。四是高校资金有限,难以负担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虚拟实践教学资源,需要寻找其他共享资源来保障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的运行。

(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保持其长久的竞争力,需要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高校正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基地。校企合作建设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正好能实现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二、基于校企合作下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管理机制建设

目前的跨专业仿真实训课程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针对性较弱,使得学生在理论、技能与实际运用上脱节。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我们探索一条能加深校企融合,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设立专门的平台运营管理机构

一套健全的合作管理制度和校企管理机构,是确保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建设落实到实处的前提保障。首先,在校企管理机构的构建中,校企双方需达成意见共识,由双方领导层牵头,派遣双方的骨干力量充实管理机构班底,学校层面由教务处、涉及各专业的学院院长、科研处、创新创业部门等成员构成,负责与企业接洽和共同管理等相关事宜。其次,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应公开透明,并有一套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制度。校企双方有一定的互通机制和渠道,互通有无,实现平台效益的共享。

(二)虚拟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

虚拟实践教学平台要能平稳有序运行,需要一支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这需要从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两方面加强培养。一方面,企业可以给校内教师定期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实习基地,学校通过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将企业教师“请进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虚拟实践教学内容的讨论,同时,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方式对企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企业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从而能更好的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应鼓励校内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业驻点,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实现校内教师“走出去”。另外,校方可利用自身理论和科研方面的优势,通过科研立项的方式支持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开展跨专业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推动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最终形成一支稳定的、互惠共赢的、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虚拟实践教学队伍。

三、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

(一)总体设计思路

广东白云学院采用“3+1”的新型教学模式,在1年的实践教学中,学校与许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建设的总体设计中选择了代理记账类公司、会计事务所、银行作为共建资源依托,这几类企业与平台建设的核心功能模块联系最为紧密,与学校也有较深的合作基础。跨专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总体设计见图1。

(二)功能模块

结合仿真实践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实践平台共设置了三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岗位认知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综合能力训练模块。岗位认知模块涵盖了熟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财会、审计、银行、物流、税务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项目训练。专业技能模块主要涉及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例如报税、记账、编报表等。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主要是通过不断变化的虚拟场景和基础数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同时,通过设置一些赛事活动,与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科研立项等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缩短学生适应社会周期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基于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共建的虚拟仿真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既为企业提供雄厚的人才资源储备,又为学校培养有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提高保障。

猜你喜欢

校企模块学校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学校推介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