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农产品流通力研究

2019-11-30卢奇耿丽丽

当代经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协同发展京津冀

卢奇 耿丽丽

[摘 要](中)摘要基于2005—2017年京津冀农产品流通的面板数据,从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等流通要素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和对比整个区域及各子体系的农产品流通能力、水平差异和制约因素,进而明晰京津冀三地分别在整体流通体系中的优、劣势,明确功能定位。研究表明:京津冀整体流通力水平发达,其中北京、天津为发达,河北为较发达,评价得分依次为北京>天津>河北,河北对整体水平有拉后作用。北京在商流力、天津在物流力方面有绝对优势,河北在资金流方面有相对优势。最后提出推动商流自由、促进资金流畅通、保障物流高效和加快信息流智能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中)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产品流通;流通力;“四流”

[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673-0461(2019)10-0041-06

一、引 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难题,其中,农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经济增长已从生产约束,即所谓的“硬约束”,转向流通约束,即“软约束”[1]。根据E.L.Ullman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资源的区域性决定了城市间会发生交换(流通),通过交换可实现互通有无扩宽发展空间,但也可能形成不良竞争使部分区域受损[2]。可见,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三个子体系之间的互补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市场交易相对活跃,竞争比较充分,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和现实需求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第一,区域观念淡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管辖权形成流通壁垒。

第二,区域协同发展不足。京津冀三省市农产品流通存在定位不清、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北京承担了过多与首都功能不相符的农产品集散功能;河北作为京津冀的农业集聚区,供应京津的农产品僅占整体市场三成左右;天津作为北方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农产品跨区域集散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第三,基础性和现代化流通设施不完善[3]。据统计,流通过程中粮食损耗率达8%,蔬菜和水果更高达25%—30%,农产品售价中流通成本占据了50%—60%,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第四,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河北农产品大量滞销;另一方面,北京、天津两地由于农产品供给不足而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卖难买贵”现象普遍存在。

区域农产品流通系统是由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等各流通要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流通要素相互贯通所形成的整体功能具有推动农产品流通、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能力,即表现为流通力[4]。基于此,本文从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等流通要素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流通力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分析该区域农产品整体流通能力及各子体系水平差异和制约因素,明确京津冀三地各自在整体流通体系中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流通力评价体系构建与模型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

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产品流通过程伴随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其具有把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运送到消费领域的能力,即流通力[5-6],据此构建农产品流通力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见图1)。

其中,商流是指商品在买卖交易过程中,商品价值向使用价值形式的变化和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活动。有流通主体和流通载体就构成了商流产生的条件。物流指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空间转移和时间转移,无论通过什么环节和渠道,实现转移的本身就是形成了物流。资金流是伴随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资金往来流程,即有商流就有资金流。信息流是流通体系的神经,存在于整个流通过程,帮助实现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效循环。

本文通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专家建议[7-9],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靠性和数据可得性原则,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构建以流通力为被解释变量下文也称评价目标层(A),以商流力、资金流力、物流力和信息流力为二级指标下文也称准则层(B),以二级指标分别对应的共13个单因素为三级指标下文又称要素层(C)的流通力评价体系(表1、表2)。其中目标层(A)指标以京津冀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

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05—2017年的《北京市统计年鉴》《天津市统计年鉴》《河北省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由于现有数据库缺乏对农产品流通业的专项统计指标,本文参考王仁祥(2014)的做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估算;对于个别年份数据缺失的情况,主要采用均值填充、就近补齐等方法进行处理。

(二)模型设计

1. 建立灰色关联模型确定权重

首先,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然后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和正向化处理,为保留数据的变异程度,本文采用均值法去量纲。

其次,计算关联系数:

ξij=Δmin+ηΔmaxΔi(k)+ηΔmax(1)

式(1)中,η取0.5。最后,计算灰色关联度,将关联系数取平均值,即得关联度。

εi=1nni=1ξij(2)

式(2)中,

将同一层指标在所属体系指标空间中所占的比重ε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指标对应的权重。

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汇总评价

本研究对流通力的发展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并建立评语集V,记为:

V={V1,V2,V3,V4,V5}={落后,较差,一般,较发达,发达},建立对应的评价值集为N,记为:N={N1,N2,N3,N4,N5}={20,40,60,80,98}。

一般地,从指标集到评语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R=R1R2Rn=r11r12…r1mr21r22…r2mrn1rn2…rnm(3)

式(3)中,rij(i=1,2,…,n; j=1,2,…,m)表示指标xi对vt的隶属度。评价过程如下:

首先,为避免模糊统计法所需计算量巨大,专家打分法和二元对比排序法样本量较少、主观性很强的弊端。用客观数据代替专家打分,借鉴马兴微(2010)的做法,将各个指标的样本数据值在0与最高值之间五等分,构建分段隶属函数,划分为五个发展等级,来考察2005—2017年间各指标在落后、较差、一般、较发达以及发达等级下的分布。指标xi在vt等级的分布频率即为指标xi对vt的隶属度或称隶属频率。记为:

rij=n(xi∈vt)N(4)

式(4)中,rij为xi对vt等级的隶属频率即隶属度,n是xi发生在vt等级的次数,N是总的样本数,本文中N=13。

其次,结合由灰色关联法得到的由各二级指标支配的权重向量,可以进行第三层次的综合隶属度值的计算,同理可计算得到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计算公式为:

Bi=Wi×Ri=(b1,b2,…,bl)或Ai=Wi×Ri=(b1,b2,…,bl)(5)

式(5)中,Wi为各因素集的权重矩阵,Ri为各因素集的评价矩阵,Bi为准则层B的第i个指标所对应的C层的因素相对于它的综合模糊运算结果。表示Bi相对于评语集的隶属关系,隶属度为bi。对于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价体系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其思路是从底层向目标层依次进行加权平均算子M=(·,)运算,逐步得到上一层各指标的隶属度进而构成其评价矩阵,以此类推。本文中将B层各指标分别与其对应的C层因素进行加权平均算子计算,即得到B层的模糊评价矩阵。B层各指标对应的模糊评价矩阵R1=B,代入式(5)可得各准则层(B)相对于目标层(A)的模糊综合运算結果。

最后,将目标层(A)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根据评价值集中对应分数,计算得到流通力得分。

三、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评价结果

基于京津冀三地2005—201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式(1)和(2)计算得出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流通力评价的各指标的权重矢量见表3。

其中,指标层中商流力因子的权重最大为0.268 2,在商流力子体系中,从业人员素质因子权重最大为0.378 0。指标层中物流力因子权重仅次于商流力为0.261 0,其中

货运量因子所占权重最大为0.365 9。信息流力因子相对于流通力的解释权重位居第三,为0.238 2,其中互联网应用因子最能体现信息流力水平,权重为0.269 8。资金流力因子对于流通力的权重最小。

根据表3的权重结果,结合式(3)—(5),分别得出各省市农产品流通体系流通力评价的准则层评价结果(表4)和流通力得分、排名及发展等级(表5)。

(二)结果分析

1. 商流力分析

根据表4结果,北京、河北的商流力综合隶属度值评价为发达,分别为69.37%和59.04%,天津为较发达。相比之下,北京在流通体系中商流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北京除了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更是服务业中心,是一个拥有2 000万人口的特大型消费城市,其年均农副产品总消费大约在1 000亿元左右,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量约80%来自外埠,具有广阔的农产品需求市场;同时,北京除拥有规模可观的八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外,各级批发市场、超市、便利店、

果蔬商店等零售商密度极大,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完善的市场体系。可见,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北京扮演着“需求终端”的

角色。此外,在影响商流力的要素指标中,从业人员素质所占权重最大,为37.80%,说明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高素质流通业从业人员,对新时代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2.物流力分析

京津冀三地的物流力综合隶属度值均评价为发达,但对比发现,天津在流通体系中物流力方面显示出绝对优势,北京次之,河北最后。这是因为,天津是国际物流中心和北方的航运中心,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拥有北京和河北没有的内河道运输路线,这不但增长了运输路线的总长度,还很大程度降低了运输成本。此外,天津还是环渤海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农产品扩散区域集散地,拥有完善的世界级枢纽港,年货运量远超过北京和河北地区。而物流力恰是受货运量这一要素影响最大,为36.59%。可见,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天津扮演着“物流货运”的角色。此外,影响流通力的次级因素是运输路线总长度,影响程度为33.70%,说明基础设施的完善在物流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资金流力分析

天津、河北的资金流力综合隶属度值评价为发达,分别为33.30%和41.51%,北京为较发达。对比三省市准则层四个因素的综合隶属度值,河北在资金流力方面占有比较优势。在影响资金流的要素中,市场贸易成交额占比最大,为34.79%,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在资金流的影响指标选择中本文以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为样本对象,上述评价结果与自2015年开始的“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等政策关系密切,河北在农产品交易市场数量和成交额上呈上升趋势。另外,流通体系中的资金流动除了体现在交换环节,更体现在生产环节,河北的农业产值相比于北京、天津两地占比巨大。数据显示,2017年,河北农业产值占GDP比重9.20%,而北京、天津两市分别仅为0.43%和0.91%。而且,为有效承接北京、天津地区的专业产业,河北农产品制造业、加工业企业数量激增,这也是资金流动频繁的重要因素。由此,河北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扮演着“供应产地”的角色。

4.信息流力分析

京津冀三地的信息流力综合隶属度值均评价为发达,但对比发现,河北信息流评价为发达的可能性最小。京津冀三省市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除了定位不清、分工不足、行政壁垒等原因外,信息不对称也是主要原因。这与三地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河北城镇化率较低等原因有关。此外,在影响信息流的诸要素中,互联网网站数所占权重最大,为26.98%。随着农业4.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批发、零售对城市流通力的拉动已经达到瓶颈期,加快传统流通业的转型与升级,以“互联网+”促进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链的延伸,紧跟新电子商务的脚步,加速形成达到高端服务业水平的流通业,是京津冀三省市从信息流力补齐短板的必经途径。

四、主要结论与优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商流力、资金流力、物流力和信息流力四个二级要素对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流通力的影响均显著,且商流力影响程度最大、物流力次之、信息流力第三、资金流力相对最小。

其中,从业人员素质对商流力影响权重最大;贸易市场交易额对资金流力影响权重最大;货运量对物流力影响权重最大;网站数对信息流力影响权重最大。可见,引进高素质流通人才提高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产品流通业态和流通模式、充分利用物流运力以及鼓励农产品电商网站和信息服务网站的发展,推动“四流”共同发力,是提升区域农产品流通力的重要抓手。

第二,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体系流通力的评价得分与等级分别为:北京排名第一,评价为发达水平;天津排名第二,评价为发达水平;河北排名第三,评价为较发达水平。其中,京津冀整体得分为80.572 4,评价为发达水平,河北对整体水平有下拉作用。因此,加快缩小河北与北京、天津的发展差距,促进协同发展对提升区域整体流通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总的来说,北京在商流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应承担“需求终端”的角色;天津在物流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担当“物流货运”角色;同时,实证结果表明,河北在资金流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其在流通体系中应发挥“供应产地”的作用。

(二)优化建议

1.减小壁垒推动商流自由

(1)政府助力消除市场进入壁垒。三地之间应该建立协同一致的流通贸易体系,对财税政策、收费制度进行统筹规划。如加快建立三地商品市场准入法规一体化、海关一体化,使来自河北的农产品与北京自给的农产品具有平等的市场地位。针对河北的品牌或特色农产品占北京市场比率不高的问题,北京市政府应积极搭建农产品零成本进京渠道,使北京市民能以低廉的价钱买到优质的河北品牌农产品,同时使河北的农民获得更高的增值利益。

(2)促进产、供、销一体化。规模批发企业以市场为中心,向农产品流通的上、下游延伸,发展纵向一体化。一是向上游延伸,通过投资兴建农产品产业基地或通过合并、兼并控股等方式与农产品经销商、加工企业联合。例如,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直采直供模式,支持发展“中央大厨房”等。二是鼓励北京、天津和河北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生产基地与社区店、生鲜便利店等合作。减小微笑曲线凹性,提高产品附加值。

(3)共建“OAO+生态休闲”模式。OAO(Online And Offline)“双店”经营模式,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整合,带动线下市场创新发展,引领线下市场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走出当地;另一方面,通过将农产品尤其是地方特色农产品或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农产品品牌在线上宣传,可以吸引城市消费者到农村体验休闲、旅游甚至养生。例如发展市民农业体验劳动、发展观光旅游生态采摘、参与农村乡土文化展演等。将区域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深度有机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附加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借助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红经济等实现农产品代言、宣传、体验、消费等环节的互动衔接。

2.创新金融体系促进资金流畅通

(1)推进京津冀支付结算一体化。京津冀三地要建立安全、便捷、统一的支付结算系统,推动信贷市场一体化,票据市场一体化、支付结算一体化、金融信息服务一体化和要素配置市场一体化。统一规划金融资源开发、金融设施配套、金融市场开拓和金融政策出台,形成聚合金融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态,加快建设河北(石家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金融核心区和金融机构集聚区,提升京津冀第三极城市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承载能力。

(2)发展多模式供应链金融。京津冀地区应建立三地互联互通、征信系统完善、信贷标准统一、操作合规透明的金融服务体系。应依托北京发达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以供应链中操作规范的大型仓储类企业或规模以上B2B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流通体系内管控式短期融资模式。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线上深度结合的金融新模式,针对供应链上的不同主体推出和完善存货融资、仓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多种金融产品或融资模式,挖掘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信用、票据、土地和房产等信用资源,推出保理、票据融资、不动产抵押融资等产品。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上,依托区块链加密技术和物联网实时监控技术,联合核心优质客户、金融机构及区块链技术公司,搭建立足于单次或滚动存货质押融资的封闭区块链。

3. 发展现代物流保障物流高效

(1)加快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着力完善京津冀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雄安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辐射发展作为重点,加强区域间、城际间、城乡间、市场间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设施体系。加快形成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站,集散中心与卫星城区、大型住宅区的连接与接驳,化解市区“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另外,天津、河北两地的沿海港口也应与铁路、道路等全面贯通,由竞争变成竞合,以天津港为核心、河北唐山港、黄骅港为两翼,形成干支联动、水陆衔接、相互支撑的格局。

(2)大力发展全程冷链。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企业应改造或建设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等设施,特别加强“最先1公里”和“最后1公里”的产地预冷,保鲜加工、保鲜运输、销售终端冷藏等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冷链“断链”问题。加强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检测认证等标准体系建设,落实产地准出检验,探索三地检验结果互认,發挥认证作用,推动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强化标准执行,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

(3)以“互联网+”赋能物流。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各大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平台功能,例如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功能、自动促成供需双方智能对接功能、农产品档案透明公开等。针对“买难卖难”、小批量的成本、品牌推广难、质量无从追溯等问题,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设置前置仓等手段,对价格指数、行业指数、数据流程监控等进行实时抓取、精准地把握供需市场动向,分析消费者对规格、品质等差异化需求,实现精准配送、规避市场风险。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实现平台自动物流运力分析、加密存储追溯,以及终端市场需求分析数据汇总及渠道反馈等功能。

4.以“互联网+”加快信息流智能化

(1)推动实现京津冀信息共享。京津冀三地通过共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交易、配送等数据信息汇集到京津冀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组织开展数据分析,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生产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产品生产-配送-消费全过程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诸多流通要素的畅通循环,打破渠道信息孤岛现象,弱化渠道主体界限,探索多样化的共享机制。通过对传统渠道主体进行培育、发展电商基因,升级为触网的新型渠道主体。依托骨干农产品流通企业,结合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推动将农产品流通企业、从业人员等信用状况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探索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农产品流通的特殊性和消费者的高品质追求对流通模式不断提出新要求,京津冀地区要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农产品预售交易、高端农产品竞拍、第三方经纪人参与的订单农业[10]、中远期交易等现代化新型交易方式。通过ERP系统、大数据等技术工具以及建立反馈机制,形成价格指数,进行市场和价格预测,指导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将期现交易结合,提前锁定农产品购销成本及利润,提供避险机制。针对农产品品类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同一种模式不能应对每个领域的问题,建立专属的单品B2B平台、发展单品产业链、打造单品产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

[1]张家俊.武汉城市圈市域流通力的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3):87-89.

[2]ULLMAN E 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

[3]刘天军,胡华平,朱玉春,等.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机制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8):20-25,110.

[4]孙薇.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区流通力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05(4):36-42.

[5]张得银,赵文军.流通驱动区域经济转型的传导机制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4,36(6):70-75.

[6]赵锋.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基于1997-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79-83.

[7]欧阳小迅,黄福华.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度量及其决定因素:2000—2009[J].农业技术经济,2011(2):76-84.

[8]TIWARIS,WEEHM,DARYANTOY. Big data analytic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etween 2010 and 2016:insights to industries[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8,115:319-330.

[9]JAINADS,MEHTAI,MITRAJ,et al.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J].Materials today:proceedings,2017,4(2):1106-1115.

[10]BEHZADIAG,O′SULLIVANMJ,OLSENTL,et al. Agribusiness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are view of quantitative decision models[J].Omega,2018,79:21-42.

A Study on Optimizing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Lu Qi, Geng Lili

(School of Economics,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from 2005 to 2017, the paper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from the  circulation factors, such as commodity flow, capital flow, 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flow.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ircul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capacity differences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in the whole region and in each subsystem using the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addition, it clarifi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n overall circulation system and defines their functional position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verall circulation level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is high. Beijing and Tianjin is developed and Hebei is comparatively developed. The evaluation scores are Beijing > Tianjin > Hebei in turn. Hebei has a lagging effect on the overall level. Beijing has absolute advantages in commodity power, Tianjin in logistics power, and Hebei has relative advantages in capital power.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promote free commodity flow; smoothen capital flow; ensure efficient logistics; and accelerate the intelligence of information flow.

Key words: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power;"four flows"

責任编辑(责任编辑:李 萌)

猜你喜欢

农产品流通协同发展京津冀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流通途径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