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养成教育对大一学生开展“大二病”的综合防治

2019-11-30李帮权田炼

科技资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防治

李帮权 田炼

摘  要: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自我应对复杂社会的竞争能力,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对学生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辅导员,在学生“大二病”初现端倪时,要引起足够地重视,不能让这样的现象得到蔓延,以至于影响到一个寝室、一个班,毁掉学生的大好前途。该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是要开展全面地、深入地、持续地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刚入学的新生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机,最终能有效地预防“大二病”的发生。

关键词:养成教育  “大二病”  由来  防治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193-03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学生中出现“大二病”的前兆,怎就一个迷茫能解释得清,预防“大二病”的产生及蔓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大二病”不是说在大二才会出现,需要辅导员尽心竭力的指导,更需要学生摆正心态、明确目标、树立信心投入到学习中。

1  “大二病”的由来

当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汇总表摆在桌上时,有很多细心的辅导员会发现,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名落孙山,或是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刻苦的学生考试成绩平平,或是学生只忙于社会活动事务而学业一塌糊涂,又或是在大一下学期开学后一些学生旷课、迟到现象已成为家常便饭,这就是“大二病”的症状已经在大一学生中开始显现。

1.1 “大二病”的定义

“大二病”是指大学生自进入大学度过大一新生期后,经历大一时方向感迷失导致上课不集中、学习没动力、期末挂科、时间安排不科学等厌学现象,进入大二后接连出现逃课、沉迷游戏、瞌睡连天、社团活动接踵而至、反复恋爱等不良学习表现,又或是无所事事地混日子的一种症状。

1.2 “大二病”的起源

“大二病”是由某不知名大学某不知名学生在床上提出。与初二病、高二病、研二病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表现方式不同。“大二病”临床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在校生活靡乱等特征。

其实,此类症状不仅发病于大二,大学时期任意时段皆有可能犯病,但一般以大二居多。发病时间不定且基本无药可救,一般持续到毕业论文的最后期限前几天为止。

2  “大二病”的现象

2.1 “大二病”的相似症状

初二、高二、研二等学习阶段都是人生进入新阶段的第二年,经过了第一年的迷茫,生活作息稳定下来,相较于第一年磨合期和第三年紧迫期的波峰,这第二年成了波谷。欧美把这第二年叫做“第二年低潮”,在国内统称为“大二病”,这病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纠结”“漠视”与“矛盾”。

此类学生通常白天睡懒觉、逃课、不学习、到处浪,晚上通常通宵玩游戏。还有一些学生在睡前高度自责:“今天怎么又玩了一天,又没好好学习呢,明天一定好好学习。”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第二天起床后就会忘光光,继续堕落下去。

2.2 “大二病”的表现特征

打英雄联盟、看韩剧(美剧)把脖子看疼了却说自己年纪大了,骨头受不了。

开始旷课,一边担心毕不了业,一边又不当回事。

考試匆忙复习,觉得这科又要挂了,但一想这才是大学生活,挂科算什么。

明明什么都没做,还是觉得生活太累,想放掉一切来一场心灵的旅行。

看到高中生时会说“年轻真好”。

口头禅是“大学里什么都学不到”。

独自坐在咖啡店窗边蹭wifi时觉得很有范儿,却又鄙视小清新。

积极参与各种桌游,哪怕玩得很差。

热衷社团活动,并渴望当一次组织者。

突然对台球、飞镖、网球等英式运动产生兴趣。

疯狂上传聚会照片,哪怕合影人都不太认识。

暑假、寒假归来三句话不离学车的事。

2.3 调查情况

围绕以上特征,笔者对自己所带407名学生,在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名次在半数以后的学生进行逐个谈话调查,调查围绕着自己大学规划、大学第一学期出勤情况、空闲时间安排、是否恋爱、是否考研等内容展开。

通过调查,出现迷茫的学生占一半以上,这些学生在校的表现尚可,对学校的考勤纪律还是积极地遵守,到了教室表现现象是精力不集中、随时摸出手机、不知大学到底该干什么等现象。而上课迟到所占比例达14%,这些学生的理由很简单又很直接,我就是想睡觉、昨晚打游戏去了等理由。

3  基于养成教育开展的“大二病”防治

对于学生出现“大二病”的根源,只有发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也才能事半功倍。辅导员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解决他的问题,也才能掌握他的心理,进而引导他的行动,使得学生在后续大学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参与社会活动行为习惯。

3.1 辅导员要走近学生,更要走进学生

在学生大一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宣传,发现一个制止一个,发现一群制止一群,切不可任由其蔓延。

(1)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基本,更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源,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得学生对国家、对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使得学生树立起大学生活是自身成长的“黄金”阶段的信念。

(2)了解学生心理。

学生中出现的“大二病”,要分析学生的特殊原因,以学生为本,对症下药,重点攻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学生特长和优势,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对生活充满希望。如果是学生中出现一些适应性问题,则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后果,或许是经济压力,或许是学业压力,或许是自身约束力不足,或许是饮食习惯,又或许是人际交往等。

(3)开展预防“大二病”主题班会。

有目的的开展预防“大二病”主题班会,此类班会采取年级班会和小班级班会相互交叉的方式举行,能互相弥补不足之处。年级班会的开展能发现整个年级存在的状况,各班之间、各专业之间存在问题进行交叉总结。小班级班会的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走上台,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见解。

(4)有目的的开展谈心谈话。

深入学生寝室、教室、运动场,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苗头性、顽固性学生多加以关注,并有针对性开展单独谈心谈话。谈话秘诀是把握火候,让学生愿意说出心里话,而随后的沟通和教育就会顺理成章,恰当的时机、合适的环境、关怀的话语,能让很多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辅导员和学生谈心谈话,在方式上采取“拉家常”的方式,关注学生出现此类问题的细节之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爱的教育里,心灵的无障碍沟通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细节往往是渗透人心灵的最有力的武器。有时候,一个诚挚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眼神往往是打开心灵的法宝。而正是这些饱含脉脉温情的细节,却能够扫去学生心中的阴霾,让他们时刻都能沐浴在阳光下,沐浴在友爱与关怀中,这种渗透了爱与细节的教育更能够激发人前进的动力。

(5)与学生建立真挚的友谊。

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避免一些说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是值得信赖的师长、朋友,在此前提下,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事情才愿意和辅导员沟通、交流。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也要积极与学生搭建一个深厚的友谊,建立一种关爱学生的情谊,学生有了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精彩,人生才变得更加绚丽。

(6)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辅导员在召开年级大会时,要引导学生或者是教会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实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明确英语四级过级时间表,并为此的学习安排;通过早操,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纪律意识;通过晨读、晚自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和任课老师的沟通,掌握不理解的知识点,或是调整学习方法等。

(7)止住批评的阀门。

对于部分存在“大二病”的学生,辅导员一旦发现后,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挽救工作,切忌将学生找到办公室就开始批评。

①听取原因。

应听取一下学生的想法、经历等原因,“大二病”的出现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有客观也有主观,有家庭也有自身等原因。

②分析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每一名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自然产生的结果也就不一样,每一名学生解决“大二病”的具体措施也就不一样。

③解决措施。

对学生提出期望,学生中产生“大二病”的现象很多,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个击破。一些学生非常敏感,当辅导员通知其到办公室、教室、球场或某个地方谈话时,隐约之中已经知道是一个什么结果,相当于已经被敲了一次警钟,甚至无需辅导员开口,这些学生已经知道下一步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8)发挥班级干部、学霸在班级中的引领作用。

①培养核心班委。

班委的核心是班长和团支书,在这个核心团队中,指导核心团队制订工作计划,形成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

②培养班级集体意识、荣誉归属感。

只有集体意识浓厚的班级,才会在班级运行发展中形成一股合力,同学之间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归属感才会得到增强,同学间出现的各类问题才会得到大家的关注。

③培养班干部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具备前面两个方面的前提后,班干部善于发现班级中“大二病”出现的前兆,并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互相帮扶的现象。如:成立学习帮扶小组,由学习成绩靠前的同学一对一帮扶成绩靠后的同学,形成一种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2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明确放眼未来的目标

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学习中,要有明确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面对挫折要有应对困难的信心,要有规律性大学生活习惯,要有科学性大学学习目标、定位、步骤,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1)树立信心,坦然面对困难。

在大学生活中,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是锻炼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遇到的困难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会的课程,明确大学所遇到的困难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如:在《大学数学》等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一节课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后面课程如听天书,此时很多学生在懒惰心的驱使下,上课拿出手机聊天、看视频,俨然很享受这种学习状态。此类现象在一本院校的学生中出现不在少数,对于挫折教育,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应对学习上的困难,调整心态,赶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树立学生信心是首要问题。

(2)增强专业认同感。

请学生所在系知名教授做一场有关专业知识前景的报告,介绍本专业的历史沿革、学术成果、发展空间、就业及考研情况,介绍成功学长的就业、保研和考研情况,参观本专业实验室。强调多元化成功的理念,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3)拓宽自己的眼界。

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出自己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学生在即将迎来的大二生活中,明确自己的定位,不管是创新创业,还是在社会活动中提升自我,还是重振学业,只要找准方向,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就是向着真正大学生活迈出正确一步。

(4)克服懒惰心理。

我们总是会给自己正做的事情找各种合理的理由,让它看起来不那么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这一类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合理化归因”。有些学生向父母要钱买笔记本电脑,美其名曰“专业课学习需要”,父母亲想到高考前学生学习的辛苦劲,自然会幻想到大学里学生的奋斗情景,学生拿到电脑后,最开始都是认真的做作业,短则几天、长则一两个月,英雄联盟、优酷视频等快捷图标出现在电脑桌面上。

(5)防止沉溺于游戏。

时下,一些游戏对大学生的伤害不亚于毒品的侵蚀,大学生一旦沉溺于的游戏世界,学习荒废、不思进取,夜以继日的冲关、打装备,并以此为荣,自身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待到醒悟之时,大学四年已经从指缝中溜走。因此,正确认识游戏在大学生活中的地位是关键,大学生要明确“游戏”耍还是不耍?何时耍?耍多久?等问题。

培育“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全民教育、学生教育的全面展开密不可分,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思政教育,是避免“大二病”发生的有效方法。“大二病”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校、老师、家长的关注,2010年11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王红等四位教授向学校建议,积极采取措施,更多关注大二学生。报告中提到,大二学生“对大学的新鲜感少了,失落感重了,缺课的多了,挂科的无所谓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大二病”,看似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待到学生毕业季,因挂科、英语没过级、各类违纪等情况,荒废的可能是学生的一生。那么,若出现这一类情况时该如何开展纠正工作呢?每一名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可能不一样,该文笔者结合自身所带学生在大一时出现的“大二病”前兆,积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引导工作,突出以学生为主的自我改善,开展预防性措施,挽救学生于悬崖的边缘。

参考文献

[1] 高治军.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朱建军,梁亚敏.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程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

[3] 楊国营.“大二病”找准病灶用准药[N].中国教育报,2014-3-25(005).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防治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