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学应用“滴灌”模式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逻辑与实践

2019-11-30李修习

科技资讯 2019年25期
关键词:滴灌思政课逻辑

李修习

摘  要: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至要渠道和阵地。当下教学实践存在着内容“散乱化”、方式“去情化”、过程“速成化”等态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不理想。“滴灌 ”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和理念,具有“精准施教、用情渗透、持续延展”等特点,这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需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感认知、积极用情感动学生以及持久延续施教等特征相吻合,思政课运用“滴灌”教学模式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逻辑上具有合理性。思政课“滴灌”教学模式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有效开展,需要关注遴选教学内容、用情于教学过程和探索可持久施教方法等问题。

关键词:思政课  “滴灌”教学模式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逻辑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211-04

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讲话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强调了大学教育应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但其中要看到一个承顺关系,大学要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要培养具有社會责任担当的大学生,这样才能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任。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言明新时代的青年要有责任担当意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1]。”

责任感一般来说就是一个人在心里升腾着强烈的对社会、家庭或他人的伦理关怀和担当意识,自愿为他者积极付出而无所求的道德情感。责任感一旦形成,它会支配一个人积极做出高尚的行为,把一切事物都看作与己有关,自我会主动对他者承担道德责任,为社会建设服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是大学生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与社会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以及他人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是生而具有的,它是遵循“知、情、意、行”教育过程习得而成的。在大学教育阶段,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至要渠道和阵地,但当下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存在,致使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效果不佳。探寻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是改变现状的重要理路,思政课“滴灌”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1  思政课教学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问题

现时代大学生树立起持久牢固的社会责任感,既关系到个己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思政课教育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透视目前大学思政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见,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1.1 教学内容“散乱化”

人的思想情感是通过学习、认知、习得养成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应是遵循这一发展过程的,因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也需要通过传授具体的知识来实现,这就关涉到高校思政课在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时应关注教什么内容以及如何教的问题,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课程内容安排来对社会责任感概念和构成要素进行透彻讲解,让学生真懂“社会责任感”内涵。而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背驰教育规律现象,尤为突出的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随意性较大,有时指向也不明确、不集中等状况,造成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的“散乱化”状态。这种内容“散乱化”使教师不知道社会责任感教育应围绕哪些课程,更不知道重点围绕哪些课程来完成,缺乏一个合理的教学课程集群体系安排,这样不能明确教学需求,课程内容安排呈现出无目的导向性,教学效果当然不佳。如社会责任感的讲授一般认为是《思修》课的任务,但应看到社会责任感理解还需要认知到其哲学基础问题,这又是《马原》课的任务了,而具体实践问题又是《毛概》课的任务。如何协调好这些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目前还尚缺很好的统一机制。

1.2 教学方式“去情化”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对社会以及他人的强烈道德情感。情感的培养需要特别的教育方式,或者称为“浓情化”的方式来完成。人是情感动物,情感的发生与养成需要心底认同,对事物从心里真正接受才能产生认同感。当他人给与情感关怀时,也需要被关怀者“共情”才能使行为活动完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质也是培养大学生具有一种持久强烈的对他者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育者以情感化的方式去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社会责任感的意义,教育者只有以真情实感去感动学生,用热情、真情、激情去撞击大学生的心灵,以自我体验经验流淌到学生心田,在他们心底产生共鸣感,从而激起学生的相应的情感体验,树立起责任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下思政课教学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大学思政课老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点的说教,而很少融真情于理论的传送过程中,交给学生的往往是教条和呆板的理论,思政课教学方式呈现出“去情化”态势。这种态势在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同样存在,我们知道,社会责任感知识的内化与一般技术知识的学习有很大不同,它需要通过情感性灌入,“潜移默化”来实现教学效果。而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也即是更多关注社会责任感道理的讲解,很少有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以致被学生认为是较空洞的大道理。

1.3 教学过程“速成化”

思想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延续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是因为思想情感形成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受教育者自身特性的复杂性、复杂外界因素等。教育学原理揭示:思想情感形成一般遵循“知、情、意、行”规律。所谓“知”是指思想情感培养最初应从对知识的认知开始,对事物认知是对事物产生思想情感的基础,没有认知何谈接纳。“情”是指在认知的基础上,培养对事物的“喜恶爱好”情感态度,“意”是指克服践行行为过程中遭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和意志,“行”当是指在前期培育基础上诉诸的行为。这4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构成完整培养思想情感的一个动态过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作为一种思想情感培养也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它应是一个长期延续过程。而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往往只注重对责任感理论“认知”的教育,认为“认知”即可以承担起对责任感培养的全部任务,这样中断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教育后续的工作,即没有了“情”的培养、“意”的锻造和“行”的实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呈现为一个不完整的过程,教学过程有“速成化”趋势,导致现实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的不理想。

2  “滴灌”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应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逻辑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引入“滴灌”模式是指在教学中遴选好知识“点”,然后把知识“点”像“水滴”样“滴”到学生课堂学习、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使理论知识在学生心中产生“内化”。“滴灌”中“灌”不是简单说教的“灌输”意义,而是强调遵循“知、情、意、行”发展规律,把理论知识教育“灌(贯)”穿到培养学生的各个环节中去,“输入” 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见,“滴灌”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3个特点:精准施教、用情渗透和持续延展。“滴灌”法运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种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在应用逻辑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滴灌”模式特征有诸多契合处。

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关注施教“内容遴选”与滴灌模式“精准施教”相契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首先要让学生认知“责任”“社会关系”“责任感”“社会责任”等概念的内涵,没有确切的认知,就无法去理解和内化。当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很大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在源头上没能选好施教内容,课堂上要么只是照本宣科,要么只是理论说教,要么只是散乱讲授,不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学情特点,也不考虑大学生所需所关注的现实情况,随意“漫灌”内容现象较为突出,大學生接受的这些信息枯燥散乱,很难培养起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这样就需要教师精心遴选施教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精心加工,形成有利于大学生理解社会责任感的材料,输送给学生有“养分”的知识点,才能“滴”进学生心里,让大学生真懂“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滴灌”式教学模式特点之一就是强调精准施教,考虑针对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教育层次、知识结构、业已形成的思想品格等的不同,恰如其分地“滴”给知识“养分”。“滴灌”模式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要求有很好的契合,可以解决课堂内容“散乱化”而“漫灌”带来的问题。

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强调“情理交融”与滴灌模式“用情渗透”相契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具有坚定、崇高的利他道德责任情感的体现。“情感”有好恶之分,学生首先对施教者传送的社会责任感理论知识怀有喜好的情感,才能主动接收内化理论知识。当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去情化”现象,教师在教育中常常只关注“责任”等理论的说教,“漫灌”给学生的只是教条和呆板的理论,很少融真情于理论的传送过程中,没有看到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情理交融”的过程,这个过程应是“慢火温煮”,既要有“理”的说服,更要有“情”的打动。在传输责任感知识时要像涓涓细流一样,一点一滴慢慢汇聚到学生心底,用谆谆善诱的爱心化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疑问和困惑,用滴水石穿的恒心培育学生的坚韧品性和理想信念,使受教育者在施教者长期情感倾注的氛围里逐渐接受理论知识,在“情理交融”中受到感动和教育。“滴灌”模式强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进行渗透式教学,这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强调“情理交融”也是契合的。

2.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遵循“知、情、意、行”规律与滴灌模式“持续延展”相契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上文分析提出依据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它是遵循“知、情、意、行”规律来发展。这个规律反映出要认识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连贯的、多环节紧密衔接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在学校课堂教育就可以完成的。固然要看到在学校课堂“责任”“社会责任”等理论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还要看到课堂理论知识向非理论知识教学的延伸的重要性,如情感教育等;更要看到课堂理论教学之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与课堂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如大学校园文化熏陶、第二课堂开辟、实训实习跟进、教育基地搭建等,在这些实践中让大学生亲身体悟“社会责任感”担当的意义,“实践出真知”表达的正是此意。“滴灌”模式强调课堂知识的精准传授同时,更看重的是各种课外具体实践场所的拓展,让学生在各种实际训练中感悟、深化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课堂之外的“延伸”教育来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这点是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时所急需吸收进来的。

3  “滴灌”教学模式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实践

农业“滴灌”系统运作原理是通过把水资源给予一定的压力,然后保持输送管道的畅通,用特定的滴头细密地把水滴进农作物根部。“水资源、管道和滴头”是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这对思政课运用“滴灌”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的启示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需要遴选授课内容、用情进行感化、探索可持续的施教方法。

3.1 遴选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程里没有专门章节来讲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但思政课总体目标其实可以理解为是培养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所以达成此目的意图识弥散在整个思政理论课全过程的。实现此目标,需要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梳理、遴选和厘定,这样“滴灌”给大学生的才是“营养水”,而不是“白开水”。“社会责任感”是一种使命意识,更是一种主体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对于这些意识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主阵地作用,甄选好各门思政课教材的内容,与社会责任感教育良好衔接,形成体系化来进行。如可以在《马原》课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大学生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更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的,都对他者担负有责任。这样才能透彻理解具有“责任感”的哲学基础;《思修》课上可选取“理想信念”章节讲解时,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加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面引导,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奉献意识;《毛概》课上可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章节内容,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是我们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具有关涉民族兴亡、社会进步,从而积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发展使命;而在《史纲》课上通过对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屈辱和艰苦奋斗的历史的学习,让学生铭记总结历史经验,树立忧患意识,学会担当责任。总之,要充分利用思政课程相关内容,选好理论知识点,在大学生不同学习阶段都涵盖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3.2 用情进行感化

大学生在掌握社会责任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内化这些知识点,从而才能形成一种关心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也即是在“知”理论基础上,进行“情”的培养和“意”的锻造,“情”和“意”都需经过内化“知”才能实现的。内化形式一般分为自我主动内化和他者感化。自我内化就是大学生能够主动认识到自我担负的责任,以主人翁情怀付诸于行为实践中。自我内化的途径就是大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唤醒“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内心信念,然后自觉形成一种责任道德情感,成为有担当的人。他者的感化就是通过外力的促使或磨练让大学生内心生成“责任”情感 和意志。根据“滴灌”模式要求,可以通过两种具体途径来进行。一是思政课教师以自我人格魅力时刻感召学生。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论述:“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3]。”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教师是引路人,是学生的标杆,教师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是教师的人格重要维度,它会直接影响对学生责任感培养,唤醒大学生沉睡的责任感。教师必须在用情传授理论基础上,讲清道理,与学生“共情”,更要“身正为范”来践行,为学生做好榜样,用人格魅力影响和打动学生。二是通过朋辈关系的影响来感化。大学里,朋辈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类型,它主要是由大学生根据地缘、趣缘、血缘和业缘等结成的不同的关系群体,朋辈关系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的朋辈关系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学习水平和生活情况都有重要作用,因为这样的关系较为稳固和持久,关联的人容易交流、相互影响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利用好大学校园里这种特殊的关系,在朋辈中提倡大家相互关心和负责,培养关心他人的责任感。更要在朋辈中树立有责任心的典型和榜样,让他们去影响其他人,这种影响力是持久和效果较强的。

3.3 探索可持续施教的方法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持续延展的。除看到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的重要性外,更要有跟进的延伸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其中社会责任感需要在不断“实践”中获得和体现。“社会实践是社会责任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验社会责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承担社会责任[4]。”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过程除了课堂之外,还应有课外活動、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环节。大学生课外时间一般都很充裕,当下一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常沉溺于游戏、玩耍或恋爱中,丢失了大学生应有的一些担当责任。因此利用好校园内大学生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可以通过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如在校园里经常开展寓含有社会责任感内容的社团活动、讲座、沙龙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责任感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努力使责任意识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识和规范。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中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是最重要的环节。“实践出真知。”大学生只有在承担一定的责任任务的实践中才能体验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收获中产生责任的认同。因此,在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外通过参观社会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学研究实习基地等,积极拓宽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渠道,让他们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为学生提供实地体验的机会,从而培养自身判别是非、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实习、实训锻炼机会,通过社会实践磨练大学生的意志,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早服务社会,让大学生在转化知识服务民众、服务社会的成就愉悦感中真正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出席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0L].http://www.china.com.cn/zhibo/content_74734520.htm.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 佚名.名人名言[J].少年儿童研究,2015(9):32.

[4] 曾平.辅导员实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30-32.

猜你喜欢

滴灌思政课逻辑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逻辑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不同滴灌管网系统特性、成本和效益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