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预设视角下《吐槽大会》中的言语幽默分析

2019-11-30武丽苹

科技资讯 2019年25期

武丽苹

摘  要:预设是语用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预设做了相关的研究。语用预设在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吐槽大会》第三季为语料,通过预设理论来分析它的言语幽默是如何产生的,旨在探索预设和言语幽默的关系,希望能够为娱乐节目言语幽默的产生提供一些借鉴依据。

关键词:语用预设  《吐槽大会》  言语幽默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19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压力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观看娱乐节目来放松自己的心情,从而减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脱口秀节目凭借其独特的言语幽默成了不少人减压的选择,《吐槽大会》作为喜剧脱口秀的代表,自2017年开播以来就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现已更新至第三季,该节目以网络独有的“吐槽文化”为切入点,每期都会邀请一位话题名人,让他们接受自嘲和别人的吐槽。《吐槽大会》中很多的段子都是有前提才产生了幽默效果,预设在该节目中大量存在。预设在言语幽默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设是指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1892)提出的。关于预设和言语幽默前人做了很多研究,但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节目做系统分析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以上情况,该研究选取了《吐槽大会第三季》作为预料,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预设理论对节目中出现的语言幽默片段进行深入的分析,试图通过运用语用预设理论分析喜剧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中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从而希望该研究能够为娱乐节目言语幽默的产生提供一些借鉴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预设理论的相关研究

预设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的哲学家弗雷格(Frege,1892)在他的著作《论意义和指称》(On Sense and Reference)中提出,他指出预设存在于每个言语的断言中,在句子里所涉及的名词都有所指向。预设可以定义命题或推理,预设是一个句子之前所假定的一个“前景断言”(Levinson,1983)。预设也可以“作为参与者口头交流的共享信息”(Simpson,197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成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语义学家和语用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预设的性质和表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Saeed(1997)对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的侧重进行了解释,他指出语义预设不关心句子产生的过程,也不必在意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态度。语用预设是把句子看作交际活动中人们所产生的话语,要考虑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在的语境。束定芳(1989)在《关于预设理论的几个问题》中讨论了预设之争的由来、预设的定义及检验标准、预设的范围和种类、逻辑语义学对预设的研究及其困境,以及预设的语用研究。

丛日珍、仇伟(2016)利用文献考察法试图从新的视角探索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之间有重叠性,表现为有共知特征和可取消特征的相交共相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切依附性。二者也具有互补性,表现为语义预设的语义稳定特征和语用预设的主观认知动态特征相离交融。

1.2 言语幽默的相关研究

幽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人们往往能通过诙谐的方式表达更深层的含义。不同人对于幽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幽默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语中,“对于幽默的理论研究从柏拉图时代就已经开始,人们从不同的学科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幽默产生原因认识的不同导致几种不同类型的幽默理论:优越论、双关论、松弛论和乖讹论。蒋冰清(2009)从预设的分类,预设的性质,预设的使用,预设触发语,等方面对幽默的产生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了幽默的言语效果很多时候也是预设的直接结果,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尽管关于预设和言语幽默前人做了很多研究,但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节目做系统分析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以上情况,该研究选取了《吐槽大会第三季》作为预料,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预设理论对该节目中出现的语言幽默片段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探索语用预设和言语幽默的关系,从而希望能够为娱乐节目言语幽默的产生提供一些借鉴依据。

2  《吐槽大会》幽默的产生机制

2.1 由于预设的特性产生的幽默

2.1.1 预设的合适性与幽默的生成

预设的合适性是指预设需要通过逻辑和语境推理出来,同一句话可能会有多种预设,听话人和说话人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对预设理解的侧重也不同,如果二者所理解的预设不同,那么得到的有效信息也不同,因此违背预设的合适性可能会产生幽默效果。

例1:庞博:“来的还有杜淳老师,最近他也参加了几个综艺节目,我看评论也都很好,说杜淳演技精湛,我觉得网友夸人挺好玩的,人家上个综艺,你们夸人家演技好,那要夸包贝尔怎么办?是不是夸他演戏演得特别有综艺感,演什么都像闹着玩似的?”

在这个例子中,为了节目效果,卡司庞博抓住了包贝尔演技进行调侃。人们一般用演技好形容一个演员演戏演得好,用综艺感强来评价一个演员综艺节目演得好,但是庞博却说包贝尔的演技有综艺感,像是鬧着玩,来吐槽大家觉得他演技差的情况,因此,常人按照正常逻辑推理的预设和庞博所表达的话不一致,违背了预设的合适性,从而引发了幽默的产生。

2.1.2 预设的共识性与幽默的生成

预设的共识性是指交际双方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或语境知识,使得沟通顺利进行。这个特性其实也是指预设的可接受性,如果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和他有一样的背景知识,则预设对于听话人就是可接受的。如果缺乏这种共有知识,信息传达就会不顺畅,这种沟通的“不和谐”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例2:李诞:“王菊,《创造101》里唯一一位体重超过101的人,其实挺酷,颠覆了人们对女团、少女的那种刻板印象,那个节目我是没看,张老师特别喜欢,期期追,每次看到王菊出来,都特别激动,说‘如果她可以,我也可以。”

在这个例子中,李诞说王菊体重超过101来产生幽默效果的原因是因为预设了大家对于女团成员的印象都应该是肤白貌美、身材纤细的女生,王菊反其道行之,而且借助了第三方(张绍刚老师)的反响来说明王菊和其他女团成员的不同,且这种情况是大家不愿意认可的。因此,利用了预设的共识性产生了幽默效果。

2.1.3 预设的可撤销性与幽默生成

幽默的可撤销性是指通过发话人对自己之前预设的内容进行否定,“一定的语言结构可以产生预设,但是背景信息、特定语境和言语内容相斥会导致预设消失,这叫做预设的可撤销性”(蒋冰清,2009)。预设被取消,这时候逻辑表达和实际交际所发生的语境不相符,可能会产生幽默。

例3:池子:“飞飞是个正经的音乐人。飞飞的说唱大家有没有人听过?在这里我向大家道歉(鞠躬道歉),真的不好听。”

在这个例子中,吐槽者池子用“正经”来形容臧鸿飞的音乐,问大家有没有听过飞飞的说唱,预设他是一个专业资深的音乐人,但是接着通过说“在这里我向大家道歉”来取消先前的预设,讽刺臧鸿飞说唱不好听,观众的预设和说话者的表达正好相反,因此,达到了产生幽默的效果。

2.2 由于预设的使用产生的幽默

2.2.1 虚假预设与幽默的生成

虚假预设就是在交际过程中违反正常预设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处理信息时把预设信息作为已知的次要信息,如果说话人把预设信息作为断言信息或者放在语句焦点位置上,一旦把对听话人来说有争议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违背了有效语用预设发生的准则,就会产生虚假预设,从而可能产生幽默效果。

例4:李诞:“来了很多《歌手》节目的人,山河老师,6季《歌手》都没耗尽他的褒义词,大王就去了一季,我觉得她已经耗尽了她的眼泪。大王每次哭的,我就感觉好像那个歌手是不是离开我们了,然后你再听山河老师一点评‘我觉得这个歌手的音乐生涯是圆满了,无憾了确实离开了。”

在这个例子中,吐槽者李诞通过歌手经纪人大王的哭来预设歌手离世,山河老师是大家都了解的喜欢夸人的老师,再加上他代表性的评语“这个歌手的音乐生涯是圆满了”更预设了一个人的离世,但是大家都知道歌手还是好好的,吐槽者通过使用这种虚假预设,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2.2.2 点明预设与幽默的生成

预设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要有相同的背景知识,如果听话人缺乏这个背景知识就可能让谈话陷入尴尬的局面,但是如果说话人在后面故意把预设点明,有时也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例5:王建国:大家觉得女团长得好看就一定是宅男女神,凭什么呀?我觉得我自己就不配做杨超越的粉丝,真的,咱们超越多好啊,年纪轻轻就已经——这么年轻了。”

在这个例子中,观众在听到王建国叙述的时候,缺乏和他共有的信息,也就是语用预设,所以依据听到的信息,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来推断事情的发展,大家以为会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多么大的成就之类,但是当预设信息被点明的时候,“就已经这么年轻了”和人们推断的相差很大,这种不和谐的效果最终导致了幽默的产生。

3  结语

该研究通过预设理论对《吐槽大会》的言语幽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别从预设的特性——合适性、共识性、可撤销性和预设的使用——虚假预设、保存预设结合具体的实例详细分析了该节目的言语幽默产生机制,研究发现《吐槽大会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主要是通过违反预设的合适性和共识性,利用预设的可撤销性,使用虚假预设和点明预设来实现的,希望能够对娱乐节目幽默的产生提供一些借鉴,也希望能够对脱口秀节目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Levinson, S.C.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丛日珍,仇伟.预设与语用预设的重叠性和互补性[J].现代外語,2016,39(5):594-604,728.

[3] 蒋冰清.预设理论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14-18,27.

[4] 束定芳.关于预设理论的几个问题[J].外语研究,1989(3):8-13.

[5] 孙馨.关联理论视角下《围城》中的言语幽默翻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