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汉在上海

2019-11-30刘巍

艺术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田汉

刘巍

摘 要:南国艺术运动始于1924年初,终于1930年底,田汉是其主要造就者。其间他也去南京、杭州搞过一些活动,但南国艺术运动主要的事件发生地都在上海,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本文从田汉在上海这个地理空间角度入手,围绕他开展南国艺术运动的诸多举措,探讨这位伟人对上海乃至20世纪中国近代文艺事业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田汉;南国艺术运动;南国艺术学院

田汉除了是戏剧家之外,同时也身兼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翻译家等数职。他的许多成就都是在上海取得的,比如国歌是创作于上海,还有比如他代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左翼文艺运动,其中,南国艺术运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国艺术运动是指田汉和他的朋友们在1924年1月到1930年底的这一段时期的文艺活动,以戏剧为主,也包括电影、美术、戏曲等多个艺术领域的先锋式探索,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培养了一代文化名人和领军人物。

1 南国运动的开始——发刊阶段

南国艺术运动始于1924年1月《南国》半月刊的出版。早在1922年9月,田汉一行就踏上了上海的土地。学成归国后,他就职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任编辑,兼事写作与翻译。但是田汉他自己并不满足于普通的编辑、出版、翻译工作,1923年脱离“创造社”后便与妻子开始酝酿建立艺术社团与创办先进艺术刊物。1924年1月,田汉与妻子易漱瑜共同出版《南国》半月刊,开创了为时七年的南国艺术运动。

田汉深知乌合之众终究不能成事,文艺团体必须专心于文艺,社员之间必须意气相投,追求真善美。而文艺刊物的发行,不求政府,也不求资本家,叫他自己说来就是“打硬仗自己赢,自己叫自己走发行这条路”,这种独立的创业精神在当时的艺术界并不多见。田汉的目标富有远见,他不只是要搞戏剧,还要搞戏剧运动。田汉选择了当时最新的潮流——“取代现实主义而出的新浪漫主义(即现代主义)”,[1]同时发表爱国的进步思想、追求自由民主的刊物。既有少年意气风发的浪漫主义,又饱含爱国情怀,这是南国艺术运动的一大特色。

所谓的爱国、进步,就是要创办进步文艺刊物。田汉曾经在《少年中国》上说过:“凡我血气之伦,安忍坐视中国之不救,盍联手以偕来,为正义而奋斗”,[2]所以说他家国情怀是非常浓厚的。爱祖国,爱艺术,是田汉所代表的南国人的人生观。爱祖国,爱艺术,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核心。比如说田汉在《醒狮》的“南国特刊”上,就有发表介绍《“若安达克”与“威廉退尔”》,这就是在宣扬爱国主义。

综上所述,南国艺术运动体现了强烈的先锋意识和创新精神。南国是先锋的,是创新的,同时在艺术创作上是扎根于民族艺术基础之上的。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爱国热情,也有国际中西融合的艺术探索。

2 南國运动的蓬勃发展——南国电影剧社时期

1926年初1月正是天寒的时候,因日本文学家谷崎润一郎二次访华,田汉作为上海文艺界的代表之一,决定以“消寒会”的方式欢迎谷崎氏。在上海交流切磋艺术理念和实践,这个会就成为日后南国社艺术沙龙的雏形。第一次开会,这个“消寒会”有主发起人田汉、欧阳予倩、唐槐秋等十七位,当天到会者六十余人,不乏郑振铎、王独清等文化名人,获得成功,社会影响不小。第二年即召开“梅花会”,“消寒会”是讲艺术讲戏剧,“梅花会”聚焦的则是美术的绘画人才,包括美术新秀、后来的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靠着一个个文化沙龙,田汉渐渐聚集了一批在上海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与其中不少志同道合之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扩大了南国社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为南国艺术运动吸引和培养了一批精英大师级的艺术人才,也为之后的南国艺术学院的成立打下了人才基础。

1926年4月,田汉与唐琳、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田汉主持剧务,唐槐秋主持事务,这是田汉致力于电影事业的开始,是南国社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是电影刚刚进入中国不久的发展时期,电影业蓬勃发展,在资金匮乏的背景下,“南国人”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开创艺术家自编自导自演先河,更是突出了现实与艺术矛盾冲突的感染力,摆脱了对外国的一味模仿,开创了中国电影戏剧的现实主义。

1927年5月,田汉曾与南国电影剧社同人赴南京,应聘国民政府总政治部宣传处艺术科顾问,后因难以忍受内部斗争而辞聘返沪。不久被私立上海艺术大学聘任为文科主任,后推选为校长。他经常在上海艺大举办文艺茶话会,尤以讨论新、旧戏剧(指话剧与戏曲)之得失最为激烈。年底他联合校内外话剧、戏曲界知名演员举办了为时一周的“艺术鱼龙会”演出,在文艺界影响强烈。这里边的“鱼”指的就是学生,“龙”指的就是老师。艺术家以老带新、新老结合,著名的演员艺术家和学生在一起共同切磋、共同演出,开展平等而无拘束的研讨会、座谈会和沙龙,教学相长,从而帮助学生鱼跃龙门,成为未来的艺术大家。其实“鱼龙会”的举办也有缓解私立大学资金紧张的目的,虽然活动大获成功,但获利甚少,资金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了。最终,迫于经济与人事的两方面压力,上海艺术大学这座私立院校积重难返,连房租甚至是水电都无法支付,面临解散。即使如此,田汉不考官府办私学的道路,他还是坚持走了下去。

3 南国运动的鼎盛与谢幕

大学停办后,田汉立即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脱离上海艺术大学,辞去校长职务,创办南国艺术学院。二是在1928年将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这一过程中田汉遭遇了很多的阻力,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钱财。《申报》1928年1月12日第3版中就刊载有一则“蓝仁大律师代表上海艺术大学毕业生反对田汉自为校长及擅改母校名称”的启事。文中称“上海艺术大学系前校长周勤豪先生独资创办,[3]忽有田汉其人自称校长,竟将上海艺术大学改为南国艺术学院,并将校具潜行迁移”。[3]田汉的校长职位没有得到当局的承认,学校的所有财产都被搬走。失去了所有办学硬件设施的田汉不得不白手起家,艰难筹备自己的“私学”。

田汉为了召集志同道合的文艺人士,不重蹈“创造社”与“少年中国学会”的覆辙,几乎以一己之力建立了南国艺术学院,并于《申报》上发表了《南国艺术学院创立宣言》,向公众表明自己的主张,号召有志之士的加入。他这样宣称自己的思想:“新时代之画成恒赖有力的艺术运动为之先驱。在此混乱时势而言艺术运动,首在得与此时代同呼吸共痛痒之青年而予以必要的适当的艺术训练。”[4]同时简单介绍了南国艺术学院的组织构成,“本学院之组织即本斯旨,一切科目设备皆以朴质为归。暂分文学、绘画、戏剧三科,文学科附以南国图书室,由我及郁达夫徐志摩诸先生指导。画科另建美备之画室,特请徐悲鸿先生主持,戏剧科教授则为欧阳予倩、洪深赵太侔诸先生”。[4]此外,田汉与徐悲鸿、欧阳予倩三人联名在《申报》上刊登多则招生广告,其锐意进取之精神可见一斑。

南国艺术学院开创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新模式。要发展“南国艺术运动”,必须培植能够与时代共痛痒、有见识又有想法的人才。培养艺术人才,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模式。其一在教学组织管理上。由上文《南国艺术学院创立宣言》可知,学院的领导层都是由德才兼备的艺术家构成的。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分别担任文学、戏剧、绘画科主任。徐志摩、万籁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这些著名的文艺界人士都在相关机构任教,他们这些人学贯中西,且都赞同在艺术上兼收东西方文化精华。他们既不反对西方文化,又不批驳中国,与田汉自己的观念类似。其二,南国艺术学院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后来所说的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其三,在教学上是以独特的启发式教学为手段。比如,陈白尘先生在上课的时候不带课本和讲义,他可以从文学的起源开始,联系到历史和哲学,因为他有渊渊博的学识为基础。南国艺术学院的学生无论是学中文的,还是学绘画和音乐的,都喜欢上堂课,因为能在其中各取所需,能够从中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资金等多项原因,1928年9月,学院便停办了,虽然只招收了一期生,但是,陈凝秋、赵铭彝、郑君里等学生均成为了艺术各界的杰出人才。

南国社的野心是很大的,除了日常致力于电影运动、戏剧运动、戏剧公演之外,还计划拍电影、办电影公司、开带有咖啡店的书店、办研究室、举行各地巡演、办暑期讲座等等。这些繁杂的实业活动自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许多实业项目由于资金紧张都没有付诸实践。“将竭力使南国影片公司成立,现已得多数同志加入,将添招股欵五万元于西爱咸斯路建筑摄影场,预计明春此纯为艺术奋斗之影片公司,将使国人充分认识其面目与使命。”[5]可见,改组后的南国社依旧面临着不小的金钱压力,许多开支光靠学生的学杂费和田汉的编辑费是支撑不下去的,必须更多地向社会人士募集资金,这是田汉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不过,在此期间的一些文艺发行物可算是一个亮点。如1929年至1930年,南国社通过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发行的《南国周刊》与《南国月刊》两份刊物,由田汉、赵铭彝等人共同编辑,两者均为文艺性期刊。刊登大量进步的戏剧、电影剧作和理论文章,其中发表文艺理论方面文章甚多,论述戏剧和戏剧史的占重要部分。同时提出话剧运动的新主张,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1930年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田汉與鲁迅、夏衍等八人被选为执行委员。1930年7月,田汉代表南国社,与上海其他戏剧艺术团体共同筹组“上海剧团联合会”,后正式成立时改名为“左翼剧团联盟”,这是为我国戏剧工作者首次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统一战线组织。不久后,南国社遭查封,田汉虽幸免被捕,但他发起的南国运动也不得不就此谢幕。

4 结语

在南国社蓬勃发展的这一段时间内,田汉的各项艺术主张、教学实践、实业项目都有着较为充分的发展。可以说,他提倡的南国艺术运动给当时处于衰退过程中的戏剧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最为重要的是,在艺术发展模式上,在田汉等艺术大师的领导下,依靠独立精神和顽强斗志,强调不靠官方,开创了一条全新的戏剧运动前进之路。以田汉为代表的南国人在艺术作品上表现出五四运动后兴起的民主和自由思想,并以创新和爱国主义为特色,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南国艺术运动彻底摆脱了当时中国对外国戏剧的模仿,挣脱了旧时代的束缚,在中国戏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南国艺术运动无愧是“国内当代唯一有生命的一种运动”,田汉先生早期在上海为艺术、为理想、为国家拼搏奋斗的身影,会被这座城市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 董健.田汉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182.

[2] 田汉.会员消息[J].少年中国,1919,1(2):51.

[3] 蓝仁大律师代表上海艺术大学毕业生反对田汉自为校长及擅改母校名称[N].申报,1928-01-12(3).

[4] 南国艺术学院创立宣言[N].申报,1928-01-30(6).

[5] 南国社之新运动[N].申报,1928-01-06(15).

猜你喜欢

田汉
田汉与南岳衡山的不解情缘
田汉抗战戏曲创作的剧作学思考
京话探索实验剧《无名卒》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
第32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五四”回望: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田汉的戏剧批评
田汉南国社时期剧本创作论
田汉:婚姻如绳索
田汉的鞋带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