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缘起
2019-11-30叶舒宪
叶舒宪
第十五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先是4月7日在上海交大举办了“神话学研究院首届新成果发布会暨专家论坛”,发布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此次出版有四部著作,打头的一部是《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立项至今将近九年,结项成果今年刚问世。把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在中华文明探源课题上,这部著作是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希望找出华夏文明产生以前的史前文化主脉络,聚焦在玉石神话和信仰的传承方面。过去说到神话,好像都是文学界的概念。我们特意给“玉石神话”这个词组后面再加上“信仰”这个概念,正如良渚博物院展示的号称良渚文化“一神教的神徽”的这个图像系统。这其实都是以神话意象表达出来的信仰和崇拜。雕刻神徽的行为本身即可理解为一种仪式行为。作为社会群体凝聚的可感知对象,神徽又兼具政治功能。过去研究神话都是依靠书本文献,像《山海经》《楚辞》,都是2000多年前的文献。而咱们本地(反山和瑶山等)出土的玉礼器实物上,有精雕细刻的神徽,这就将国人所说的神话一下子带到5000年以前的真切语境中。
除了有神的形象塑造以外,我们认为玉石这种材料本身在东亚地区被神圣化了。所以不一定雕刻出神徽才有神话观念和想象,一个玉玦戴到耳朵上,一个玉璜或玉环挂在脖子上,它们就可以象征升天的天桥和天国之门。《山海经》里明确表达过:夏启佩玉璜而升天。所以根据这样的拜物教联想,只要一出现史前的玉器生产和使用,就马上可以联系到华夏文明最早的一个信仰传承的主脉。当然从玉文化发生发展的整体看,南方的良渚文化不是最早的,但是它是东亚史前期玉文化发展得最体系化、最完整、最接近宗教信仰极致表现的一个典型。
上海交大的神话学研究院,号称全球第一家以神话学这样一个专业方向为名称的研究机构,是2017年底新成立的,到现在才一年多,这是上海市政府扶持的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也是一个高端智库。我们希望从跨学科的角度,包括文、史、哲、宗教、艺术、考古、生态等,作为一个融合多种学科的学术平台和传播平台,与社会机构和媒体产生互动,提供专业咨询和创意内容。上海交大是一个工科强校,文科相对较薄弱,希望从边缘学科方向上获得超常规发展的契机。建立神话学研究院有一个好处,可以将考古学、文博界、艺术史、还有史学界的国内力量汇聚和联系起来。神话学研究院现在聘了几位校外专家。本次考察团成员、考古学家王仁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著述等身,兼任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还有考察团的易华先生,他是研究人类学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还有香港中文大学的邓聪先生是玉器加工痕迹科学检测和专业摄影的第一人。神话学研究院未来的主攻方向包括中华文明起源期的玉石神话这个脉络,通过对遗址和文物的研究将华夏的信仰之根尽可能找出来,并通过创意转化而传播开来。
在此次发布会上还提到邓聪先生作为第二主编者刚出版的一部大书《哈民玉器》,其中有吉林考古学者王立新和王春雪的一篇文章,介绍吉林白城双塔遗址发现的一件绿灰色透闪石玉环,距今约1万年。在2017年底,黑龙江发现了9000年前的玉器群。在乌苏里江畔的小南山遗址。根据这些最新资料,玉文化八千年的旧说法需要更新。只要玉器一旦出现,它就不只简单地具有美化和装饰作用,而是被神圣化的石头,即玉石拜物教的起源证据。以玉为神的观念就可能出现。如今的大传统理论,让我们能够借助万年的大历史视野来重新审视中国文明的源流,这是以往的知识人梦寐以求的认知境界。本次环太湖的田野考察,称之为第十五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前面14次主要都是在西北地区进行的。近五年来,以拉网的方式,把西部七个省区所有已知出玉石的地点都做了调研和采样。共出版考察丛书三套20部(前二套已经出版13部书,第三套即将出版)。考察对象一是自然的玉矿资源;二是西北齐家文化的玉器和龙山文化玉器,兼及中原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玉器和常山下层文化玉器、客省庄二期文化玉器等。重构出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西部玉矿资源区,聚焦西部玉矿资源的散点分布与中原国家玉文化兴起的依赖关系,总结出4.0版的西玉东输之5000年历史。如今在文学人类学方面,说五千年华夏文明,已经不再是一种古代遗俗或现代口号。上海市委托神话学研究院完成的重大项目“中华创世神话的考古学研究·玉成中国”系列的第一部书《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即是此前14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的成果结晶。
至于上海方面,2018年11月在上海举办首届进口博览会,国家领导人正式宣布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三省一市看成一个经济发展互动的区域整体。神话学研究院及时做出学术的回应:长三角地区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形成明显的一体化格局。我们提出“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再统一中原、并最终统一中国”的学术命题,其主要的考古依据就是良渚文化遗址的环太湖分布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本次发布会后要紧接着开展第十五次调查的缘由。设计的路径是沿着太湖做环形考察。我们从上海青浦的崧泽遗址和福泉山遗址出发,围绕昆山卓墩遗址、草鞋山遗址和赵陵山遗址,到苏州的张陵山遗址和苏州博物馆,再到张家港的东山村遗址、武进的寺墩遗址等,到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博物馆,绕到太湖南面的湖州博物馆和德清县博物馆,顺便考察德清县的国家級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防风神话和防风祠。这一圈转过来,抵达杭州余杭的良渚遗址。时间虽短,因为有国内重要媒体参与,大家需要重点了解玉文化怎样在5000年前长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的过程。即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的玉器衍生脉络。
当然这边跟安徽凌家滩那边的玉礼制还有区别。首先都是玉礼器,数量惊人,这是在世界史上都罕见的一个地域现象。以前的研究没有上升到区域一体化的文化认同这个高度。以前的良渚文化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浙江这边。江苏的遗址和墓葬相对来说等级要稍低一些。至于上海,上海这么大的一个直辖市居然没有一个考古所。主要靠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力量,仅有少数人在参与,这很可惜。今天既然国家顶层设计,引导整个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以后的统一趋势会加速。人文研究方面,也需要重新打造长三角的厚重历史文化形象。就良渚文化的玉礼器王国而言,当然这个离不开良渚本地,这里毕竟起步又早,规模宏大,而且政府投入也多,已经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和展示的一个标杆。目前赶上申遗的活动,一旦申遗成功,我想这里也会是一个更加让世界瞩目的地方。本次考察相当于是在长三角地区做的第一次以玉为主题的田野调研。为了和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对接,我们采用“玉帛”合称的古汉语习惯说法。丝绸在古代就叫帛。帛一般都是排在玉后边。如“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又如“化干戈为玉帛”的习语。国人早已经习惯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长三角地区从上山文化开始,1万年的种大米文化已经发端,到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再到7000年的马家浜、河姆渡文化。玉文化大约从7000年前开始,玉玦、玉璜率先出现。至少玉琮、玉璧、玉钺的这一套礼制是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孕育完成的。
良渚文化在距今4300年或4000年已经消亡了,后来的马桥文化已没有玉礼器体系。但是玉文化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顺着长江流域西传,顺着北边的淮河流域传播到大汶口文化,即黄河下游的山东半岛。又通过龙山文化的发展,沿着黄河水道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玉文化的重要的礼器是从咱们这里率先体系化的。红山文化的那些带有动物形象的玉佩、玉筒形器之類的都中断了。只有长三角这边琮、璧、钺三组合(加上玉璜则为四组合)进入到中原,加上山东半岛的龙山文化的玉璋和玉璇玑,全部荟萃到中原,后来就演变成石峁、陶寺、二里头的整个玉礼器体系。后来《周礼》所总结的玉礼“六器”中,玉琥在史前期是基本不存在的,剩下的五器即琮、璧、圭、璋、璜,多半都是史前长三角地区的产物,所以其意义非常重要。以前我们按照文献史学的范式做研究,根本看不到这方面的内容。由于《周礼》列入古典的六经之一,没有人敢怀疑其内容的虚实。今天参照出土玉礼器实况,再看《周礼》,认为它反映的不是周礼,至少不是西周时代的礼,而应该是战国到汉代的礼制,因为只在汉墓里发现“六器”同在。
旧的经书权威的倒塌,意味着新的玉礼器系统的重现天日。要依照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玉礼器系统实况,重新拟定先于夏商周的玉礼器传承主脉。我们尝试把马家浜文化的三种玉器梳理出来,即玦,璜和玉石钺。然后到崧泽文化,六器雏形为:钺、璜、玦、镯、龙和口琀。再发展到良渚文化的六器:钺、璜、琮、璧、冠(冠形器和三尖冠)、锥(锥形器)。后二种玉礼器没有传播到中原,就随着良渚文化的消亡而中断了。冠形器、三尖冠和锥形器,其实都跟“冠”(即人头上的符号物)有关。神话学认为,有一类神话的起源可称为“仿生学神话”。从生物学视角看,鸟有冠而人无冠。冠,一定与仿生学神话观念的驱动相关。都跟鸟文化和鸟崇拜有关。良渚神徽的突出特点,是神人兽面上要凸显巨大羽冠的形象。其冠是由鸟的羽毛构成。我们可以结合整个环太平洋区的史前萨满教流行,有效解读此类羽冠的神话学意蕴。可惜良渚文化玉礼器的半数在本地这里完全中断和失传了。没有传过去,而琮、壁、钺、璜的礼制则传到中原去了。这就是我们依照四重证据重新梳理的新、老“六器”说。
良渚文化毫无疑问是南方5000多年前最高等级的文化,是接近文明国家水平的玉文化。但是要放在长三角来看,它又是一个整体,因为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都是从北边的嘉兴和上海先发展起来。这样看长三角的玉文化,它真是一个逐步形成的整体。玉文化用2000年的时间完成了对长三角地区的整体覆盖,最后老的玉礼在本地终结,但能向外传播,最后传到中原国家。这个传播过程的当代意义在于:一是从学术上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礼制起源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物质;二是对上海和长三角的历史文化形象的再造,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
此前说到良渚文化,亮点都集中在浙江的杭州湾这边,长三角的江苏和上海都不够给力。安徽则好像更加游离于良渚文化整体之外。未来长三角一体化还需要从龙头那里重新整合文化资源和研究队伍,给上海这个举世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重新塑造历史文化形象。大家总认为上海是始于一两百年来的殖民背景下的十里洋场。以前那里好像是个渔村云云,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可言。如今看来,这完全是对史前文化无知的结果。如何提高文化自觉,重新树立长三角的文化自信,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希望神话学研究院以后和良渚博物院、考古文博界专家多联系、多合作,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重建一个拥有7000年厚重文化积淀的长三角地区的历史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