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画和壁画作品的反思
2019-11-30谢军
谢军
摘 要: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美术作品的最高水准,其中中国画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与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相比,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的新高度。通过和第十二届全美美术作品展中的中国画作品作比较,第十三届还是存在几个对中国画发展有阻碍性的问题,如抄写照片和创作关系的热点问题、人物题材比例过多问题。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画;壁画;主题;照片;创作;密集性
代表着当今中国最高水准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2018年年底全面启动,其中中国画作品展于2019年9月26日在济南展出,展览期间引起全国美术家的关注,一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1 中国画作品主题和照片问题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中国画作品入选604件,进京作品88件(含获奖提名作品12件)。为了便于统计比较,对604件作品进行了梳理归类,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和其他四部分,作品的表现手法分为工笔和写意。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的人物作品几乎全是写实类,都市生活类数量为168件,民族题材类为88件,反映了画家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关注度。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人物画中的“其他”指的是具有意识流的人物画作品,这种作品数量极少,共13件。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人物作品数量最多。网上有人发表评论:“这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中国画之人物画展,而非中国画展,中国画说到底是文人画,精神多表现于田园山水画中,缺少山水画的中国画,还能叫中国画吗?”确实从统计数量上看人物画约占50%。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人物画作品也占总数的50%左右。第十三届美展中中国画604件和第十二届美展中的591件作品数量几乎相当。在9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上,专家针对本次中国画作品提出了看法。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陈履生说:“我想用‘密集恐惧症来形容”。[1]陈先生从作品的数量角度坦言本次作品数量之庞大,对一般的展览而言,题材的均衡性也在展览时有所考虑,况且作为代表着全国最高水准的画展,暂且不去讨论人物画的作品水準,人物画的比例数值就表明人物画作品是展览的主方向,我相信人物画在以后的展览中仍然占很大的比重。同时,这种数量的密集型也适用于大部分人物画作品中,很多人物画作品几乎都是由众多人物群像组成,每个形象都想走入观众的眼睛。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在研讨会上说第十三届美展“现实生活景观化,缺失艺术家的判断,要么就是一群人站着傻笑,要么就是一群人站着玩,构图很好看,但是这种作品就是呈现一个外界景观,很难让我们走进去”。[1]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人物画创作的通病。人物画创作固然能很直接地反映当下的社会动态,但是美术作品不是社会生活的图解,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艺术创作的目的。有的作品过度依赖于叙事性和情节性,导致作品流于图解式。作品的尺幅似乎决定了人物形象必拥挤于画面中,让观众看了感到眩晕,这种眩晕效果从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延续到第十三届。不能否认艺术家都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是作品的艺术水准不是靠群像的密集来获取。对于密集大团结式的人物作品应给予一定的警告,人物画作品聚焦于人物之间的摆放和刻画,忽略了艺术所具有的美感,从中国画发展的角度讲,弊大于利。另外,一个展览明显偏重一种题材,整个中国画坛形成一种跟风之势,这又怎能是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呢?
第十三届美展中中国画山水作品共计176件。山水工笔和写意作品分别是49件和127件,在山水作品中工笔的比例明显低于写意。本届展览从一件提名获奖的《大荒开鸿谷》作品开始,核心词汇是照片,一时在网络上引起轰动,网友拿出照片和作品进行比对,
确实几乎是照片的照抄。开始由3幅中国画作品引发到网络上传出21幅抄袭过别人作品和照片的作品,并附有图作为证据。
第十二届展览可能由于当时网络媒体还没有现在的发达,画家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够,没有照抄别人的照片和作品这种情况。当代参考照片已经不是新鲜事,摄影技术是艺术创作最好的辅助手段,利用照片不是不可以,画家创作中经常会借鉴照片,历史题材创作不都是用照片作为创作素材的吗,关键是画家对照片借鉴度的把握,作品与照片相似度过高才是大家不屑的原因。照片本身不一定完美和绘画作品还有一定的差别,画家借助照片,运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也是一种再创造。假如一张照片本身就很完美,只需要稍微进行转化就是一幅优秀的作品,这样的方法有何不可呢?除历史题材照片之外,照片素材来源的前提是画家本人所拍,否则就会出现侵权的可能。陈履生提出“有没有杜绝这样的问题发生”之问,解决这样的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有的。各个省份选送进京复评作品,公开透明地将进京复评作品发布到相关网站上,由公众进行监督,其中属于明显涉嫌抄袭的作品,可以进行网络监督,最后由专家进行判断,这样就可以避免本次展览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尴尬。同时,也对画家以后的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到生活中去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创作中发现生活之美。
2 壁画
壁画是综合性很强的画种。壁画作品共计202件,其中提名获奖6件,进京作品20件。壁画数量远少于中国画作品数量。笔者去看壁画作品展时发现,壁画展览中不乏纯正的中国画作品和油画作品,可见对壁画的界定处于模糊状态。壁画和中国画有很多相通之处,传统壁画和中国画的重彩本身就没有大的差异,只是绘画依托材料有所不同。壁画基本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有些壁画作品很粗糙,创新意识也不是很强,处于一种保守的状态。展览中的国画作品反不如中国画展区的作品,还有因为壁画展览时特殊的要求以及作品的尺寸,不乏打印的效果图展示,中国美术家协会禁止用高仿打印品参加展览,但是壁画展没有很好地满足中国美术家协会提出的要求。壁画本属于公共艺术,展览馆限制了其尺寸,如果是因为作品尺寸的影响,绘制局部即可,观众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高清打印展览,会给观众一个信息,以为打印作品就是原作品,还可以理解为这只是一幅假作品,所以壁画作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壁画的模糊性问题;第二,参展作品可否用打印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壁画更具有纯粹性,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展览更具有可视性。
总之,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中国画展和壁画作品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和壁画发展最高水准的代表,反思的目的是继往开来,在下一届展览中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第十三届全国没占中国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N].新时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