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苏州园林涧上草堂钩沉
2019-11-30潘君亭赵兵
潘君亭 赵兵
作为明末清初典型的遗民形象,徐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如今典型的有关徐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生平际遇、遗民身份以及文学绘画创作方面的成就上。其中付阳华的《从“勿斋公子”到“涧上遗民”—乙酉之后徐枋的住所、交游及绘画》一文中提到了徐枋隐居生活的园林—涧上草堂,并论证了徐枋所绘的涧上草堂图与实景山水的关系[1]。笔者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涧上草堂的发展分为两部分讨论,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将徐枋生前所营造的涧上草堂作为初期,徐枋去世后涧上草堂被改建为纪念性祠堂作为后期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徐枋的园林生活,从涧上草堂的选址相地、布局经营、植物配置等角度进一步分析徐枋的园林,并总结涧上草堂在徐枋去世后被改建为纪念性园林的历程。此外,将结合明末清初的相关历史背景,进一步分析涧上草堂在园林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1 初期的涧上草堂
1.1 涧上草堂的来源
涧上草堂主人徐枋,号俟斋,江苏吴县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出生,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逝世[2]。
徐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遗民,同时也是画家与文学家。徐枋自父亲殉国后便秉承父亲遗志“不事异族”,并“终身不入城市”,开始他的遗民生涯。徐枋于康熙二年(1664年)隐居苏州天平山麓上沙村,于涧上筑草堂直至终老。
1 徐枋《涧上草堂图轴》Xu Fang’s Painting of Jian Shang Garden
2 徐祠田界图The map of Xu Fang’s ancestral hall
3 涧上草堂区域图Jian Shang Garden’s area map
4 涧上草堂图轴分析图Jian Shang Garden’s analysis chart
5 涧上草堂位置猜想图Jian Shang Garden’s probable location
据罗振玉《徐俟斋年谱》记载,康熙二年癸卯,“灵岩弘储欲为徐枋卜筑涧上,枋具书逊谢,并托王廷璧辞于弘储。弘储不可,于是涧上之屋乃成,为屋二十馀间,自是不复移徙矣”[3]。知涧上草堂是徐枋的师父弘储出资为他建造的。“涧上”这一名称则是根据草堂所在的村落—上沙地区的“涧上”命名。徐枋自绘的涧上草堂图轴现藏于武汉市博物馆(图1)。
1.2 涧上草堂今日位置考证
根据文献《涧上草堂纪略》可知,徐枋去世后,徐枋的门人潘耒在涧上草堂原址上建徐枋先生祠堂。书中画出了徐祠田界图范围(图2),通过对徐祠田界图中注写的“七子山”“灵岩山”“黄山”“狮山”等位置,在现今苏州地图上进行标注,可以大致圈出涧上草堂所在的区域(图3),此区域位于今日苏州市的吴中区。
徐枋在《甲寅重九登高记》中写道:“涧上草堂在天平之阳,灵岩之阴,鸡笼羊肠拥其右。[4]”据此可将草堂区域范围缩小到灵岩山与天平山之间。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涧上草堂左为鸡笼山,如今苏州的鸡笼山有两座,一座位于虎丘区,不属于本文所述范围;另一座在天平山东面,为天平山余脉,应是涧上草堂所处的位置,结合徐枋所作的涧上草堂长轴题跋“一涧从灵岩大樵逾重岭而来”,可知涧水来源是从南面的灵岩山与大樵山方向流向草堂的,大樵山又名大焦山,位于天平山与灵岩山之间。经考察,涧上草堂所处的上沙村今日已不存,原址范围内建起了如今的木渎高级中学新校区[5]。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当今地形图和现有的水渠、池塘,对照涧上草堂图轴水流分析图(图4)可以推测当时水流的大致走向并绘出涧上草堂的位置猜想图(图5)。得出涧上草堂原址应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天平山风景区内,鸡笼山南麓与白云池东面之间。
1.3 “草堂”与“园林”的关系
徐枋在《与葛瑞五书》中有这样关于隐居草堂的描述:“板屋绳床,可以憩息。闲窗名花,可以坐对,池亭岩壑,悬之杖端,怪石幽泉,不劳屐齿,一乐也。[6]”描述涧上草堂有名花,有池有亭,有怪石幽泉;在另外一篇《与葛瑞五书》中,还有“八月秋凉,广庭嫩桂数株,幽香满屋”[7]。这一类描述庭院植物芬芳的语句,以上两点足可见徐枋是将涧上草堂看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园林对待的,并非单纯只指几间草堂建筑。
至于徐枋为何将自己的园林称为“草堂”而不称为“园”,推测原因有二:1)“草堂”一词,暗合朴素之意。自唐以来杜甫成都草堂和白居易的庐山草堂传达的朴与隐的精神,成为后辈文人的榜样,草堂与朴素相契合,更有利于澄怀观道[8],对于徐枋这样的遗民来说更是如此。2)明末江南地区造园成风,园林风格也愈渐奢侈,徐枋早期所居的“二株园”,亦是在此风气影响下建造的名园。为了与此风气抗衡,建造草堂有回归初心,表明退隐之志的含义。
1.4 初期涧上草堂的相关园林特征
徐枋在《居易堂集》序中写到自己“四十年中,前二十年不入城市,后二十年不出户庭”[9]。其中的“户庭”便是指涧上草堂。徐枋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围绕着涧上草堂。通过研究徐枋的著作与画作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信息。
1.4.1 选址相地
计成在《园冶》卷一相地篇中写道“园地唯山林地最盛,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犯人事之工”①[10]。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涧上草堂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绝佳的“山林地”位置,此地群山环绕,景色优美。草堂坐西朝东,堂前有山溪奔流交汇。
正如徐枋在涧上草堂图轴(图1)上所题,“轩窗四启,群峰如拱,空翠扑人,朝霏夕霭明灭倏忽,可卧而游又不假少图文矣”。山间幽静,可卧听水声潺潺,看山间四时之景变化;时雨过后,水声又如雷鸣。国破家亡之际,徐枋将自己的家国之思移情于故国周遭的自然山水。隐居山中多年不入城市的徐枋,对吴县的自然风景非常了解,并倾注了极大的感情。他精心绘制的《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图6、7仅为其中二幅,共12幅图),便是描绘了其周游上沙、竺坞、灵岩、七十二峰阁等地后绘出的12处苏州风景。欣赏画作,可以看出徐枋对苏州自然山水深深的眷恋与热爱,而周围山水美景数不胜数,也间接说明了涧上草堂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
6 《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之阳山Yang Mountain of Xu Sizhai’s Painting Atlas
7 《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之天池Tian Chi of Xu Sizhai’s Painting Atlas
8 《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之上沙Shang Sha of Xu Sizhai’s Painting Atlas
《园冶》中有“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居于涧上草堂,远借景可观山林层峦叠嶂与溪流;邻借景则截取真山一角;仰借景是卧观朝霏夕霭明灭变化;俯借景则登高远望,美景净收眼底;山林间四时之景变化则对应“应时而借”。以自然造景与人工造景交错,虚实相济,终以意境取胜。
1.4.2 植物配置
从涧上草堂的相关画作中能看出园门外主要植物是松树,且园内植竹;另外还有一些造型盘郁的古树;屋边植桂,屋后是竹林和树林。徐枋在《题园居图》中有小序“余圃中有池,池上有杨柳二株”[11]。可知池边植柳。
《国朝画征录》曾这样记载徐枋“家极贫,非力不食,卖画卖箬以自存,躬效老圃蔬韭多艺南瓜,夏秋间往往借以晨炊,即至藜藿不糁,人终难强以一钱馈也”[12]。提到徐枋在菜圃中种植南瓜 ;徐枋也写过《食园茄》“园蔬生自好,微物亦盘飱。锦里芋相似,青门瓜共繁”[13]。这里写到种植茄子,可侧面反映徐枋生活极其穷困,自己种植瓜果蔬菜维持生计。另有《园橘初实》:“庭柯欣结实,佳果更怡颜。叶密新苞隐,霜高摘颗。[14]”提到园中应有橘树之类的果树。可知涧上草堂中有一些经济林树种,如橘树,另有菜圃种植蔬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徐枋清贫遗民生活需要自给自足的状态,同时也体现着园林兼具生产性景观的特点。
1.4.3 园林布局
经付阳华先生考证,《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中第一幅图“上沙”(图8)与涧上草堂图描绘草堂位置(图1)相吻合,图上题跋也与涧上草堂图轴上类似,只是删去了有关上沙民俗部分的记载。从图8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涧上草堂的园貌,可以看出,园左,依鸡笼山的一角而建,山上石头造型奇特;园西,向东以连廊围合成一个院落,周围古木参天;园内主要建筑为一敞轩(园正中靠后),一二层小楼(园西靠山)。
《涧上草堂记略》中所记载的徐俟斋先生祠堂地址图(图9),图中红圈内标注为“古井”,推测此井当年位于涧上草堂园林范围内,为园主人提供生活与灌溉的水源。可以进一步猜测果树蔬菜种植区也位于古井附近这一区域。
此外,据《徐俟斋先生年谱》记载,涧上草堂有屋二十余间。徐枋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及有关涧上草堂布局的描述。如《题园居图》中有小序“余圃中有池,池上有杨柳二株,虽未敢曰醴泉让木,足消吝萌,而勺水一泓,杂树成荫,日涉亦自有濠濮间想”[11]。可知涧上草堂内确有水池。但有关水池的记载只在文章中有所体现,其位置在徐枋画作中没有表现,水池形态亦无具体文字描述。
1.5 特殊的园林功能
1)满足遗民的精神世界。
与一般文人构筑园林是为了游憩或者隐居不同,涧上草堂则更加承载了家国之思。赵园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遗民”不止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状态和心态[15]。徐枋有满腹才华,却甘愿隐居深山,贫困一生。正是他为了成全自己的志向所作出的选择。
徐枋自康熙二年(1662年)定居涧上草堂始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逝世的31年时间里,都没有再搬过家,并开始了他稳定的艺术创作时期。其现存绘画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完成。在《卜居》中他写道“昔人百万曾买邻,余何得居清涧滨”。透露出对能够得到这样一方净土的感激与欣喜;他描述自己的小屋为“髙松修竹爱吾庐,槛外闲云自卷舒。无限景光来眼底,仙山何必远方舆。”并刻一方印名“涧上”,每有佳作,必会盖上这一方“涧上”之印;在他的文集《居易堂集》中也经常提及涧上草堂,流露出对草堂的喜爱之情。可以想象,涧上草堂的生活对于徐枋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前半生是一种慰藉,成了他安放家国之思,进行艺术创作的避风港。
虽然生活极其穷苦,但他在《贫病说》中却表示自己“藜藿不糁而不废啸歌,箪食屡空而吾乐自在”[4]。不以贫为病,不以苦为苦,一箪食一瓢饮就能乐而自在。徐枋一生著述颇丰,卜筑涧上草堂后更是笔耕不辍。尝云:此二十年中所成书,《通鉴纪事类聚》三百若干卷、《廿一史文汇》若干卷、《读史稗语》二十余卷、《读书杂钞》六卷、《建元同文录》一卷、《管见》十一篇,计成书亦且几百卷矣。(以上著述目前仅有《读史稗语》十一卷以及《居易堂集》二十留存)
9 徐俟斋先生祠堂地址图Xu Sizhai’s ancestral hall address chart
表1 徐枋迁居涧上草堂后的主要交游Tab.1 Main friends of Xu Fang after moving to Jian Shang Garden
表2 涧上草堂改建为祠后的相关状态与修建记录Tab.2 Status and construction record after Jian Shang Garden converted into a shrine
2)遗民集会与社交活动。
徐枋在《送笻在师越游三首笻公为余作涧上草堂赋》其三中写到“山馆松花落,江村谷雨时。采茶留供客,待尔共烹葵”[13]。此处提到了在草堂中烹茶待客的情景,并有“松花落”“谷雨时”等季节性的意象;在《顾尔音招过得闲亭吃杨梅留饮竟日即事迎门待游》中写道“迎门待游屐,客到具盘餐。丹果当窗落,青山入户看。桮浮竹叶暖,云度石溪寒。幽兴晚来剧,馀酣坐药阑”[13]。也是写接待访客,徐枋作为典型遗民的代表,其交往的对象基本可以分为3类,师友之交,如弘储;遗民之交,如吴祖锡,黄宗羲,归庄等;方外之交如筇在[16]。后附徐枋迁居涧上草堂后的主要交游记事(表1)。
从表格可以看出,在隐居的30多年中,虽然有一些同为遗民的朋友会到访涧上草堂,但其交往范围极其狭小,基本仍属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甚至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时,江苏巡抚汤斌微服涧上草堂拜访,徐枋都避而不见,从功能上看,涧上草堂成为遗民专属的交游场所。
遗民筑园与前朝本质上的区别也许在于—明中后期园林集会趋向于开放,有的甚至成为园主人的名片,吸引众多人慕名而来,而遗民筑园本质上则是趋于封闭,有的遗民甚至就此闭门谢客,如徐枋兄弟徐柯所居二株园,诸生吕毖在苏州城内构筑的小桃源,基本都处于闭门谢客的状态。从这一点来看,也许可以认为遗民园林更贴近归隐的本质。
1.6 独树一帜的园林风格
明末的江南地区,奢靡之风盛行,造园普遍注重建筑的堆叠,人工气息遍布存在[17],涧上草堂反其道而行之,选地于山林,背山面水,借周围环境之力,极少人工,却格外清晰地将园林的本质—隐,凸显出来。这里并非是说明末江南地区的园林没有隐逸的概念,园林本身精巧的设计与其隐逸的核心并没有冲突,但总体而言,因为经济的发展,职业造园家的涌现,园林建造逐渐流于形式而忽略内涵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下,涧上草堂的建造因其完全顺应自然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所以直至清初,涧上草堂仍然是沈复笔下的“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
在初期徐枋经营此园林同时的,园林兼具生产功能,与明初的园林营造有隔空呼应之势,这虽与徐枋的遗民身份和经济状况不无关系,但从园林风格来看,则更加深了“隐逸”的意味。
2 涧上草堂后期的演变:公众纪念性园林的形成
徐枋去世后,涧上草堂被族人私占欲谋为墓地①,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弟子潘耒集结当地名士具牒改涧上草堂为祠,供徐枋画像于祠中。之后经过多次修建与改造。据徐俟斋年谱整理出修建时间的表格(表2)。
2.1 沈复笔下的涧上草堂
据俞平伯《浮生六记年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沈复与友同游涧上草堂[18],此时距离涧上草堂建祠已有82年,且中途也无修建和改造,应与初期的涧上草堂布局相差不大。彼时草堂已经成为众人在苏州览胜访古必去的景点。
沈复在文中描述涧上草堂为:“(涧上)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迂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不愧隐者之居。中有皂荚亭,树大可两抱。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园左有山,俗呼鸡笼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如杭城之瑞石古洞,而不及其玲珑。旁一青石如榻,鸿干卧其上曰: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可以开樽矣。[18]”
10 涧上草堂的平面想象图Jian Shang Garden’s plan image
11 水池的立面想象图Facade image of the pool
文中提到园内无叠石,但借园东面山石自成一景;提到“亭榭”,由榭推测这一构筑物应位于水池边;园中还有胸径大可“两抱”的皂荚树;园中有一块青石如床榻,躺于青石之上,可以仰观山峰和俯视园林,由此可以推测此石的位置应有一定高度,可能是山壁上一块突出的石头,主人能够沿着山路走向此处,另外,由于涧上草堂依山而建且园内无叠石,根据当时流行的造园手法,水池是很有可能结合园内的自然山石而建,并呈不规则的自然式水池。
根据以上资料大致绘出涧上草堂的平面想象图(图10)和水池立面想象图(图11)。
对比涧上草堂图轴(图1)和《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之“上沙”(图8),可以看到有建筑的变动,但由于这两幅图成图先后时间无法考证,只能在平面想象图上将所有建筑都标出,其中建筑1、建筑2为一层敞轩式建筑,建筑4为二层建筑;10为水池,与山壁相依。
2.2 草堂后期的重建与改建
纵观所有与涧上草堂有关的修缮记录,可知由于山中潮湿,且久无人居住,木质易腐,草堂屡修屡坏,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时,祠堂已近乎倾圮,直至嘉庆十三年,才有赵筠出资,为祠堂重建围墙,并恢复旧时祠堂规制;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还有一次大修,彼时祠堂前的涧道已经壅堵,众人疏通涧道,并增建正祠三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后,再无相关记载,最后一个有迹可循的记录是民国十五年(1926年)李根源到访涧上草堂时,草堂仍然存在[19]。
值得注意的是,自徐枋去世后,涧上草堂所有的管理、改造以及修缮的费用,都是民间人士自发筹集的资金。祠堂建成后,来访之人络绎不绝,留下的题咏无数。大部分到访之人均因仰慕徐枋崇高的气节,如清代“性灵诗派”宗主袁枚在嘉庆元年(1796年)以80高龄欣然写下《重修徐俟斋先生祠堂记》 ;学者、书法家王昶早年曾来木渎瞻仰涧上草堂,在嘉庆二年他应徐达源之请,为草堂题“涧上草堂”4个大字,高悬于草堂正屋。经史学者、书法家阮元,经学家、诗人洪亮吉,经史、音韵学家孙星衍,诗人孙原湘,书法家伊秉绶、梁同书,苏州状元潘亦隽、石韫玉也都在涧上草堂留下了题咏墨迹②。久而久之,这些名人题记在涧上草堂内汇成一道颇具规模的碑廊,成为草堂一景。
2.3 流传百年的园林文化
涧上草堂的园林文化颇具传奇色彩,历史上少有园林无主仍能流传百年之久的园林,在这一上涧上草堂可与杜甫草堂争辉。这种完全由群众自发纪念建造的园林,是基于园主人徐枋特殊的身份与人生经历,由此,涧上草堂成功转型为公众性的纪念园林,是来此游览的人们情感的物化体现,也成为后人表达纪念之情的媒介,实现了纪念性园林的初衷[20]。
3 总结
以上对涧上草堂的园林建造以及后期成为纪念性园林的历程作了粗浅的探析,希望可以推进对涧上草堂的研究。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相关历史资料的匮乏,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如:1)作为明末清初具有特殊身份的遗民建造的园林,没有对涧上草堂与遗民园林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2)对于徐枋在造园时是否融入了画意造园,这一点没有在现有的基础数据中找到确切的证据等等,这两点都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推进,如有疏漏还请指正。
注释:
① 徐枋去世后涧上草堂被同族霸占的记载详见罗振玉《徐俟斋年谱》记载“康熙三十三年甲戌”;《涧上草堂纪略》中也有详细记载。
② 对于涧上草堂改建为纪念性园林后,人们到访此处进行的诸多记述与题咏,详见《涧上草堂记略》。
③ 图1来自武汉博物馆馆藏;图2、9来自罗振常《订补涧上草堂纪略》;图3~5、10、11由作者自绘;图6~8来自徐枋所绘《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
④ 表1、2均为作者据罗振玉《徐俟斋年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