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弇山阳光”智慧校园评价平台建设的探究

2019-11-30肖燕芳太仓市弇山小学

数码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阳光智慧校园

肖燕芳 太仓市弇山小学

关键字:“弇山阳光” 智慧校园 评价平台

教育部在“十三五”十年规划中也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校努力寻求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的路径,申报并成功立项了苏州市“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依托“阳光银行”构建弇山阳光学校文化的实践研究》,旨在以课题为引领,以技术为手段进行创新性的学校管理,从而建设具有“弇山阳光”特色的智慧校园。

一、厘清管理现状,研究建设思路

“弇山阳光”智慧校园研究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设备。我们经过对多家软件公司的设备和平台的调研,综合考虑学校的现状、资金、设备情况,确定了以电子班牌为基础,搭建“弇山阳光”智慧校园平台,开展富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在电子班牌安装到位初步使用后,为寻求更好的建设思路,我们以本校在职教师和全校家长为对象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的方向主要涉及原有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学校即将开展的智慧校园建设两个方面。其中面向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79 份,共收到61 份样本,其中有效样本61 份,有效率100%。面向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1496 份,共收到1160 份样本,其中有效样本1160 份,有效率100%。

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师们普遍认为目前学校设置的“阳光银行”-“表扬”项五好(吃好饭、走好路、做好操、上好课、写好字)和“待改进”项评价指标契合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占比100%。说明我校教师对学校设置的 “阳光银行”的评价指标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能较为全面地从教育教学上评价学生的表现。但老师们也提出了需要增设任课老师具有学科特点的自定义评价指标,让学科的评价更全面、更具体且具有学科特色的建设。

老师对于电子班牌的云端平台功能(电子班牌、学生管理、家校联系、考核评比等)应用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调查显示:其中33 位老师持肯定意见,占比54.1%;28 位老师持不确定的意见,占比45.9%。说明一部分老师对于“智慧校园”这一新事物掌控能力有未知感,持观望态度。学校要从搭建“校园教师版”APP 功能,完善“阳光银行”评价指标的使用开始,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家长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160 名家长中有1150 名家长安装了“阳光银行”评价的“校园家长版”APP,占比99.17%。有94.83%的家长收到过教师通过电子班牌发送的作业、通知。这些数据说明:家长对于利用数字化软件对学生进行评价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但未参与调查的家长336 名,占全校家长数的22%,说明这部分家长一方面可能未参与调查,另一方面可能未安装APP。有5.17%的家长未收到教师通过电子班牌发送的信息,说明教师对于电子班牌的应用未普及到100%,还有部分教师在观望,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推进的力度。在这些应用“校园家长版”APP 的家长中,有70.17%的家长通过APP 给老师发送过信息,有48.71%的家长给孩子发送过留言,说明“校园家长版”APP 的功能是在家校沟通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受到97.24%的家长的认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通过厘清现状并加以分析研究,我们确立了在电子班牌基础上,以“校园教师版”平台推进“阳光银行”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以“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弇山阳光”智慧校园一体化研究初步建设思路。

二、改进评价指标,做好平台建设基础工作

“弇山阳光”智慧校园评价平台建设的首要是评价指标的设定,只有在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评价平台的建设才有意义,推进工作才会得教师、家长的认可和配合。

我们模仿银行货币存储的运行机制,搭建完成了“阳光银行”课堂评价体系。总体思路以“常规管理”为基础性评价,设定“五好”评价指标,即:吃好饭、走好路、做好操、上好课、写好字。以“主题活动”为个性化评价,设定“X”自定义评价指标,即包含:实践活动、荣誉、比赛获奖、好人好事、值日岗位(值周岗)、品德表现等。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单一的激励性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帮助不大,有奖必须要有对应的惩,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才会更全面,更有效果。因此,我们把“阳光银行”课堂评价体系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激励指标,“五好”评价指标+教师个性化评价指标,主要对学生在课堂积极思考、团队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予以鼓励表扬;二是待改进指标:对应“五好”的“五待改进”指定评价指标+教师个性化评价指标。主要是对学生作业完成度、课堂表现、安全意识等予以改进评价,真正实现教师全员、学生全体、课堂课间全程的过程性评价。

三、开发APP 平台,实现学生智慧评价

有了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后,我们着手开发“阳光银行”评价平台,嵌套在“校园教师版”APP 程序中,利用“校园教师版”APP与电子班牌相结合的形式把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性评价以“阳光币”的形式进行量化。

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把“阳光银行”评价平台化繁为简,让老师简单易操作才会被老师所接受。因此,“阳光银行”平台设计以学生为单位,以学生单人、小组、多人及全班进行组合式评价。同时引入了银行的“借贷”模式,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贷款,以贷促进,使之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利器,加强家校合作的助推器。

“阳光银行”评价的操作以手机APP人脸识别或是点击学生姓名操作的方式进行,方便老师在课堂能够快速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更直观的展示,开发出了配套的电脑端程序,实现了手机端、电子班牌端、电脑端的数据同步,让学生能实时看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让家长实时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过程,做到了评价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形成以周、月、学期、年为单位的电子档案,实现了“校园教师版”系统“阳光银行”对学生的实时评价功能。

四、依托两大平台,实现教师智慧管理

教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教育教学工作及家校联系,要实现学校的“弇山阳光”教师智慧管理,家校联系主要依托于“校园教师版”平台,教学工作主要是“智慧教育云平台”。

“校园教师版”除了“阳光银行”评价功能,还包括班级的“作业/通知”、“请假/考勤”等功能,方便教师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同时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对教师的工作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校园教师版”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开发了校本培训人脸签到功能的应用,对教师校本培训实现了智慧化的管理,实时掌握教师的校本培训情况,摆脱以往手工签到、统计的繁琐工作,实现教师培训的智慧评价。

教师的智慧化管理除了日常,主要的落脚点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成立了“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开展以“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基础的教师评价体系的研究,正式开启“弇山阳光”智慧课堂新模式的创新之路。

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互动课堂”、“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在线检测”等应用的研究,对教师在平台上上传的教学资源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对“互动课堂”的应用确定以点带面,全员推进的策略,选定了实验班级10 个班级和11 位重点学科老师作为研究对象,成立“教育云平台应用共同体工作小组”由实验老师在全校作“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的公开课展示,再由点到面进行全员推进,开展全校性的技术辅助应用常规课活动。让技术不再只是展示,而是走进普通课堂,走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教师都深切地感受到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给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在“弇山阳光”智慧校园评价平台建设中,我们不断探索新思路,开发新功能,下一步我们将对学生评价的覆盖率、公平性和家长的关注度方面下功夫,“依托电子班牌,提升养成教育实效;借力教育云平台,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向着办百姓满意的学校不断努力、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阳光智慧校园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走在阳光路上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