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装备制造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要素解析
2019-11-30康艳茹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财务部
康艳茹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财务部
装备制造业资本投入大,产品价值高,采取订单式生产组织模式较为常见,其财务管理有别于其它行业,在装备制造业诸项管理工作中具有格外重要的地位。针对某国有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力资源密集,生产周期长、工艺流程长、供应链长“三密三长”的特点,对装备制造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要素进行解析。
一、重型装备制造业财务管理核心要素解析
1.单台产品价值高、投入大
重型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单价以及原材料的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单台套大型锻焊的千吨级石化容器的价格达到7000 万元以上,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3000 吨级石化容器,单台价值两亿元,还有很多的大型装备都是过亿的价值。装备制造企业需要很大的资本投入,比如:厂房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研发成本等开支都十分巨大,所以如果财务管理把控不严,极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制造周期长、技术要求高
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大多生产一些大型的成套装备,例如石油化工设备、轧钢设备、冶金装备等等,涉及成千上万个部件,生产周期少则一年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两年以上,生产的工序流程非常复杂。产品技术含量高,每台套产品的技术工艺都不相同,生产过程对技术和智力要素的要求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3.供应链长、定制化多
供应链中的原材料、外部配套件、中间委托制造等工序,存在大量的定制化采购、设计、生产、装配工作,以及过程中的技术工艺变更、生产计划调整等,成本管控难度大。单件小批的非标产品模式和复杂的工序造成企业存货占用偏高,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4.财务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财务管理手段不够多样,对人力依赖较大,大量数据没有完成采集和基础数据分析,以满足管理、分析、决策的需要。各类业务财务系统之间没有集成或正在集成,对数据表单的简单处理较多,离网络化、系统化还有一定距离。
5.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不足
目前,国内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中核算会计内容占比较大,管理会计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多数企业的财务人员提供的数据倾向于财务结果的反映,对于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的内容份量太少。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仍然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专业人才不足。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缺乏,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专业人员不足,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提升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面对当前国内国际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挖掘管理潜力,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虽然与财务会计领域相比,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企业可以从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投融资管理、关键指标绩效管理等方面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同时,以提升管理会计人员实务能力为重点,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储备,推进财务和业务有机融合。
2.实行总会计师委派机制
为了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制造业的发展,企业的财务工作不仅限于掌握基础专业会计知识,还要求更多地参与投资、筹资、资本运作等规划方面的内容。针对集团型制造企业,实行总会计师委派管理,便于其围绕公司战略和经营计划开展工作,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风险管控方面进行评价,使企业的资本得到更好的利用,对各项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控,使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更好的运行。
3.狠抓全面预算管理落实、落地见效
全面预算管理是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提升运行质量、促进改革发展、防范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开展预算编制工作要做到精准预算目标,细化预算分解,强化预算监督,狠抓预算考核。要把预算管理作为抓管理的过程,作为直面问题的过程,作为确定目标的过程,作为提振团队成员信心的过程。在落实预算中要建立跟踪、考核、评价三项制度,在考核制度上要建立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在预算管理中要把握好几个原则,多花钱不行,超出预算不行,因不花钱、少花钱而没有完成预算任务,影响企业的收益同样不行。在考核时,劳动成果和经营成果要严格区分开,是谁的责任就处罚谁,使全面预算管理真正落地见效。
4.创新成本管控模式,灵活运用成本管理工具
装备制造业企业要提升竞争能力,必须创新管控模式,将成本管理融入业务的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实现成本管理责任到人、控制到位。成本控制对员工的要求,即具有控制成本的愿望和成本意识,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具有合作精神,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努力过程,不是个人活动,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本控制信息,据以改进工作,降低成本。
针对按订单制造、非标制造的产品特性,可以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合同订单、目标利润为标准确定单台套产品的目标成本,成立由营销、财务、生产、技术人员组成的跨专业团队,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环境、材料价格、生产工艺、质量成本等因素,确定目标成本,同时进行分解管控。定期将实际成本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原因,找出消除不利差异的途径和措施,重新设定,推动成本管理的持续优化。
5.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力促财务管理提升
采用ERP 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的手工表格和纸质单传递,将业务流程纳入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前置流程管理,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信息化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在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上下功夫,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设计、制造流程的各个环节,推动装备制造业管理提升。
三、总结
重型装备制造业是机械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单位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是支撑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控,可以通过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总会计师委派机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创新成本管控模式等方面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财务管理,使其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