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事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9-11-30沈洁于芬李云紫晗孙蕾湖北电视台
沈洁 于芬 李云紫晗 孙蕾 湖北电视台
2015 年11 月24 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并指出当前我们国家军队必须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2016 年初,中央军委正式发布《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这一文件,着力实施军队改革。这次改革旨在完成习主席关于军队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指示,扎实推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出的指导性意见。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无一不体现出国家对于军队的重视。以电视为载体的军事节目作为传播军事科技的重要渠道,是搭建国防军事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它既满足受众对军事信息、军事科技知识的需求;又能展示我军现代化发展步伐,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因此,如何做好军事节目,已成为媒体传播研究迫切而现实的重要课题。
一、军事节目的存在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普遍提高。近年来,从国际上的军事争端,到我国国土安全形势变化,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门话题。电视媒体凭借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与高效的传播方式,在军事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视军事节目作为大众军事宣传媒体,不仅担负着向广大国民介绍本国的军队面貌、讲解军事知识的职责,还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国防教育的平台,对于提高现役军人政治素养、文化修养,传递军事信息、普及军事科技以及丰富军人的文化生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军事节目的现状及不足
1.信息反应不灵敏
军事节目作为国防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新闻类栏目最应该担负引导舆论、宣传部队、提高国民国防意识的责任。但实际上,当前许多军事栏目的时效性普遍较差,对时事热点关注度不够,新闻深度差、传播方式过于说教。
2.组织传播痕迹强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当前我国军事节目的受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军事爱好者和广大受众。尽管军事节目的宣传中心要求回归大众传播,但军事节目的现状多一味承载意识形态,而抛弃传播规律。导致军事爱好者都不能完全满足,更枉谈在广大受众心目中拥有影响力了。
3.主持呆板、互动差
军事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不大,是制约栏目品质的重要一环,访谈类节目过于依靠军事专家,主持人仅能维持局面,难以为节目增色。互动差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主持人、嘉宾与观众的互动现在已经成为电视栏目形式多样化的手段,在各类栏目中得到广泛运用,但现在有些军事节目却忘了观众,没让观众真正参与到节目制作中,使节目形式变得简单、内容单一。
三、军事节目的传播和发展策略
1.节目内容垂直化发展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 安德森出版了《长尾理论》一书,在书中他告诉读者: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的经常被人遗忘的长尾,被称为“长尾效应”。在当前的电视节目中,军事节目在众多题材节目中并不热门,受众面窄,受众群体多为军迷和对军事、国际政治感兴趣的群体,可以说在需求曲线那条尾巴上。如果按照克里斯 安德森的长尾理论而言,军事节目可以精准满足有需求的观众,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两年互联网节目蓬勃发展,军事节目或许可以从互联网成功的“小众”节目中吸取一些经验,谋求新思路。2015 年6月15日,“看理想”系列是由优酷土豆集团与理想国出版社联合制作的节目,被称为全民娱乐时代的“精神食粮”。第一天上线的是作家梁文道的深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它的首日播放量达63.3 万,而第一次做互联网节目的当代艺术大师陈丹青主讲的节目《局部》,上线第一天就突破了200万的点击量。紧接着6月18 日,由马世芳主讲的台湾音乐节目《听说》上线,直冲150 万,再创佳绩,可以说这是互联网节目做垂直内容的一个成功案例。军事节目作为小众化的节目,如果重视“小众”内容产品的制作和传播,进行满足垂直化服务的精准投放,运用“长尾效应”,军事节目或许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2.多元化内容生成
电视是传播工具和文化载体,在移动互联网之前,电视节目基本上进行的是单向传播,而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给观众带来了参与的可能。用户自己创造的节目在网络平台上的发展,让互联网迅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军武次位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知名网络军事类视频节目。据主创人员介绍,军武次位面的“次”是“次时代”的意思,有意区别于传统的军事节目。该节目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游戏、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画面,深入浅出地使本来比较专业难懂的军事话题更接地气地讲述出来。在解说风格上,节目较注重调侃和娱乐性,由一个代号“262”的人进行点评,“262”调侃、戏谑的解说风格,深得军迷喜爱。值得注意的是:节目在传播效果上还下了不少功夫,运用视觉冲击力很强的虚拟特效进行支持,虽然风格相对娱乐化,但其在专业深度上毫不逊色。该节目不仅成为互联网中成功的自媒体,并且在互联网传播中聚拢了大批军迷,是电视军事节目值得学习、借鉴的对象。
3.多屏传播,互利共生
传统电视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多屏传播为方式,运用互联网进行传播,是传统电视节目谋求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多屏传播不应被理解为同一内容在不同平台上的发展,而是对有效内容的重新开发利用,大力开发吸引观众的新节目,尤其是要加大原创力度,这才是电视生存之道。由于传统电视和网络的播放环境不同,受众观看时的心理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互联网传播“碎片化”的特点,可以将现有的节目进行二次编辑,使其成为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除此之外,互联网还可以成为传统媒体的互动工具。目前,很多电视节目都在尝试边用手机边看电视的新型传播模式,未来移动媒体端的便捷,会让更多观众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成为提升节目质量的一部分。
4.理性剖析,保持敏感
军事节目作为国防教育的平台,担负着舆论先导的作用,要时刻保持政治的敏感度,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者把握好正确的政治导向,在国家利益等原则性问题上一定要保持鲜明的立场,还要注重节目话题的选择。
相比其它电视类别节目定位,军事节目定位更加重要。军事节目应在保证政治安全的前提下,面向国家武装力量人员、军事爱好者和青少年,传递最新的军事科技动态,介绍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科技知识,展示军队现代化成就,以求提升公民军事科学素养,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实施我军舆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