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创新结合策略研究

2019-11-30王雅璇西安培华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有机思政微信

王雅璇 西安培华学院

引言

运用微信创新高校思政教育途径,能够使得大学生可有机汲取知识并丰富思想认知,这是以往高校思政施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同时,考虑到微信还具备商业化与娱乐性等特征,使得其难以营造良性化的思政外部环境。因此,高校应思考如何有机地实现二者间的良性互补与融合。基于微信平台,高校应该有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特定的教育与自主性教育的基础载体,致力于拓宽思政教育传播范围以及强化师生有机交互等。

一、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微信

(一)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科学导引微信运作

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微信得以快速发展,其准入高校后有机丰盈了高校思政的载体,也为高校学生开辟出创新的交互与学习路径。但与此同时,微信内部也实存各系类虚假性不良讯息,常对思政主流性思想有一定的限定影响。基于以上相关情况,我们需积极维系好微信的规范化导引效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指导下,有机融汇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精华,从而更好营造纯粹的、良性的微信使用环境。高校思政还应积极发挥出意识形态的引领效用,培养更多思政意识强烈、微信运用娴熟的优秀学生,实践校内理性、增强思政主流概论,良性导引校内舆论,从而有效规避一系列不良、低俗讯息的消极影响。

(二)通过思政讯息获取法有机汲取微信信息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革新进步,社会各领域日渐发生了适时的变动与激烈化竞争。该状况下,高校学生唯有积极强化思想判别意识,才可有效减少思想及行为中的盲从性与偏差性。另外,随着社会主体民众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动,致使其思维方式也出现了定性变更,而有机地将该多样、繁复态势下的探析结论适时准入微信中,可极大提升高校思政学科的客观性与规范性。在汲取微信讯息的实践过程中还需关切其它要素,比如应积极联动基层群众,群众运用微信平台分享与交互的思想言论,常属于亟需优化处理的问题;还应保有客观审视“个性化”意见的主观意识心态,该意见常可实际反馈民众的真实性见解;又如,当遇见相应微信平台只为谋求利益、肆意吸纳社会不知情群体等状况时,应勇于揭示与及时制止,以有效保障思政主流意识的导向性效用。

二、通过微信形式呈现高校思政

(一)运用微信朋友圈、分享群推进思政教育,有机拓展讯息传递

对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能动地借助微信平台来催化“第二项课堂施教”,即有机运用细致、亲近的专属“微语言”以及精致排版的、内涵丰富的“微内容”,为受众载体提供思政教育服务。该方式在迎合大学生心理的同时还可有机提升高校思政的准入程度,具体施行方式较为多元化。比如,思政人员可适时申请专项化微信号进行施教,期间还可将施教内容与常规生活界限化,以有效突显施教内容的侧重性。在施教过程中,工作者还可积极传输众多原创内容,比如,可涉及对社会时事热点事件的客观化评论、思政思想的及时性深化阐释等,身体力行地为受众大学生提供正向化指导,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协同运用微信“评论”及“点赞”等功能,还会加深师生、生生间的优化交互。此外,微信的有机准入很大程度上还可突破固式化的时空限定,比如微信群的构建与能动运用可有机创设在线式施教形式。该方式迎合了学生多元化、碎片式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达成思政内容的专项化与细致化。

(二)有机创设高校思政教育专属微信公众号

高校思政专项性微信公众号的构建使内部思政工作者拥有专项性的施教平台,更有利于其运用微信平台展开思政教育。该形式也使众多思政执教者更深入学生内部、应需理性施教,这样更有利于强化受众学生的思政能动思维意识。相对而言,高校基本达成了自身校园局域网的有效构建。对此,可积极将思政教育与校内学生的生活、学习等紧密联动。比如,在专属的公众号内部有机导入校园藏书借阅、季节性火车票往返推送等链接,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政关切能动意识,从而潜移默化的培育受思政教育影响的惯性化思维。

三、营造高校思政教育与微信联动的体系环境

(一)基于微信平台构建综合性思政工作系统

基于学校占据主导的思政教育服务情境,有效运用微信串联起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整体维度的思政教育系统,利用高校规避“阶段式脱节”的窘况,从而实践达成综合性思政教育成果。相对而言,唯有积极发挥校园的思政施教导引效用,才可有机融汇与达成家庭与社会范围的思政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学校可依据专属微信群与学生家长实现有机交互,深化悉知受众学生的思想状况;还可积极借助微信分享圈、公众号等进行思政教育相关创作,并有机拓展与社会化分享。该方式有利于强化学校、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微信化联系,并能达成高效性思政教育的联通与交互。

(二)优化完备对微信的管理体制

1.加强法律法规的基础性限定

伴随“互联网+”模式的深化影响,我国初步构建了互联网法律体系。对微信而言,其作为高校师生思政教育学习、生活、工作的主要通讯工具之一,也需实时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化限定。对相应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而言,其行使自身各项运作权利时,还应严苛履行好监督内部成员间文明交互与表达等义务。

2.健全高校内部微信监管体制

基于高校受众学生群体的社会差异性,各高校依然应强化自身监管,从而更好地维系微信的可持续化运作以及互联网的长远化发展。具体常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其一,适时设立学生运用微信的管理制度。既定高校可有机联动微信运行方,运行方相应部门可依据大学生应用微信的特性适时定制适宜的监管方式,并将其时效性传送至校方,从而达成对大学生的微信运用监管。其二,适时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其中涵括校内各学生干部的示范导引效用,也可有机联动校内运用微信“达人”等积极开展科学运用微信宣讲活动,更高效的提升大学生微信使用的正向意识。

3.强化运营商微信监管自主意识

众所周知,微信运营商即腾讯公司,其把控着微信运作及管理的关键性技术。因而,为更高效达成微信的客观性、可持续性发展,腾讯公司也应积极完备对微信的监管与监督。比如,该公司可优化综合性数据信息的有机识别技术,还应积极强化社会道德性限定,营造与创设出良性化的网络信息净化环境,从而达成自身更深远化的革新进步等。

四、结束语

综上述,高校应积极加强思政教育以及与微信运用之间的创新化融合,这样可以有效拉近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受众大学生间的优化交互,也可更完备地展现出微信的正向化示效,从而在借助思政施教的创新辅助工具基础上,积极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施教的实践化品质。

猜你喜欢

有机思政微信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