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2019-11-30温何雨刘之源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码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温何雨 刘之源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引言

进入2019 年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的“互联网+”不断向国内各个行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这一过程促成了企业间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促进了我国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改革。同时也因为这种改革创新的环境的形成,迫使得我国高专院校计算机教育资源的传播形式与效率必须有所突破。互联网+与教育形式的相结合使用,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资源与模式的各种局限,更吸引了更多的高专院校积极投入到了在线教育的行列中。因此可以确定,互联网+对高专院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助力作用与实用价值。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专计算机专业的教育特点

(一)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明确教育目的

为国家与企业培养综合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专院校教学的主要教育目的,这不仅要求高专学生掌握全面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能力。高专院校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务必要围绕此目的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习中重点强化计算机专业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未来就业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视计算机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不同于其他的专业学科教学。仅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掌握娴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所面临的激烈社会竞争中取得相应的职位,进而获得成功。教师应主义引导学生在宝贵的实习机会中掌握好计算机的实际应用与理论知识之间的结合,以理论知识为指导不断提高自身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水平。

(三)不断提高学生的可就业技能

高专院校培教育为社会培养出的学生,通常是具有某方面突出技能,实际操作能力较为突出的专业性人才。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自然要以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为教育的核心,通过知识性与实践性集合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来增强院校学生的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且通过此方式不断提高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争取捉到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需要同步,确保院校学生在毕业时掌握至少一门可以立即就业“变现”的专业技能。

二、互联网+时代对计算机专业的影响

(一)使计算机专业教育公平化

互联网+汇聚了海量的免费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资源信息量使得互联网教育打破了国家、地域、学校甚至是贫富差距所带来的限制,理论上为每一名愿意学习的公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相同的教学资源、优秀教育平台得以全民共享。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传统教学模式移栽到网络上,而是打造出一整套免费的学习平台给每一名坐在计算机前的人,这样能够为没有机会进入一流学府的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学习优秀课程的机会。比如,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水平无法与大学甚至更专业的院校相比,因此其学生在所属院校的专业学习优势并不明显,而互联网+可以让学生通过大规模在线的教育资源,学习到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优秀课程,公平的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学习机会。

(二)多元化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

教育业界早已公认互联网+教育将在未来使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当数以千万计的教育资源以云系统形式存在与网络中时,传统的教育形态已经开始被颠覆了。举例说明:慕课、微课与实时在线教育等视频教育模式在国内被广泛认可,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已经不在局限于教室或机房内,只需在互联网与一台移动设备的辅助,高专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在海量的课程中进行选择与学习。互联网+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云技术等先进科技,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

(三)彰显计算机专业教育个性化

高专院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通常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然后在机房或实践场地进行操作练习。可由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描述起来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校的实践学习的时间有很有限,加之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不会、听不懂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往往无法达到毕业即就业的水平。而互联网+时代真正将个性化教学变为了现实,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教育的核心。基于此,学生可以自由的通过互联网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教学资源,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需兴趣都有很大帮助。

三、高专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高专院校进行教育创新时,重点是要充分意思到计算机专业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高专院校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还需着重提高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学院的教学内容,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选择空间,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除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还因扩展互联网+资源运用到教学中来,确保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要同步,不传授无用或过期知识。

(二)传统考试方法的改革

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就需要院校与教师加大对学生这部分能力的重点考核力度,同时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核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考试经验,比如让实习企业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创造的价值进行打分,通过这两项的综合分数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考核。

(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产生了丰富的种类与变化。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线名师授课等教学模式的不断升级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高专院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现代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造出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模式,扩充课堂教学的信息储量,拓展学生知识范围,借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高专院校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与效率都会有所提高,网络上的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专院校计算机专的业教学带来全新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如何将互联网技术更高效的运用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是当前我国高专院校需要重点探索与努力的方向。在这样的需求下,广大高专院校教职人员应继续不断创新改革研究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全面型人才。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