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物流架构体系
2019-11-30姚阳迪
文/姚阳迪
1 物流企业的基本构架体系
始发地主要配有收获营业点和配载中心,营业点在制单、收款、派送任务完成时经过短途运输运至配载中心的总公司,随后开展一系列的制单、配载、行政管理等工作。目的地主要配有分公司和营业点,分公司经中转运输后到达营业点,分公司主要负责制单、配载、客服、车辆调度、仓管等,而营业点主要是负责制单、收款和派送。货主从始发地乘运服务到达目的地,从而为客户完成整个服务过程。简而言之,目前的物流是基于客户需求,以汽车飞机等运输方式为主要方式,依赖于信息技术,为各方提供物流服务的活动。
2 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现代物流的特点
2.1 物流系统化
计算机网络的加入,使得物流不是运输、配送等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相互作用,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实现物流最优化的目标,是物流基本活动的奠基石。
2.2 物流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业在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子跟踪系统的出现使得消费者或者商家都能随时随地的掌握物流信息,将计算机信息与现代物流的功能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物流的效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完善带动着现代物流的拥有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保证整个物流网络的顺畅和正常运行。
2.3 物流手段现代化
现代物流中运用了诸多先进的手段,包括大型化的运输、自动化的装卸机械、自动化的仓库以及计算机化的信息处理传输等,很多物流公司已经使用上分拣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分拣工作的效率和正确率,极大地节约了人工成本,这些技术的现代化的依托基础就是计算机的网络化,使得现代物流技术无一不展示着科技的进步和手段的多样化。
2.4 物流快速反应化
在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工作的进行中多出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物品,此时物流的开展需要及时反应,面对订货周期变短、物流需求急增的现象更需要物流的反应敏捷,完成及时配送任务,从而可以更好的完善物流业的框架体系。
2.5 物流服务社会化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向于服务化和人性化,而物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逐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在顺应社会潮流之时对国民经济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3 现代物流模式分析
3.1 发展方向
现代物流的外延业务已扩展到市场调研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方向,此外逐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教育培训、库存控制策略建议以及贷款回收与结算等方面,层层建立起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导向的基础架构,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迎合客户,也便于物流业的长久发展。
3.2 架构分析
现阶段的物流架构体系主要由中心数据库、电子交易平台、外贸业务管理和物流业务管理四方面组成。其中,中心数据库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大网站,通过一系列的检索系统完成,如网点检索系统、互联网检索系统、合作伙伴信息检索系统等。物流业务管理则是通过海关系统、港口系统、保险公司、货运公司、加工企业和银行系统共同完成,每个步骤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3.3 业务外包
企业将核心业务进行外包,通过与外包合作者(服务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以达到更大利润的目标。其中可抛弃业务外包的数量较少,只会徒增企业的外包成本。而支持性业务外包较多,利于企业物流业务的不断开展。
3.4 网络化和数据化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下,人类的生活数据正在以指数的形式增长,通过一台互联网计算机或者一部互联网手机,可以记录一个人全天的生活数据,而全球近45亿数据传输者的日数据积累了可以达到上亿T,人类在社交网络、手机APP、在线交易等进行的数据传输已经可以看作一个庞大、海量的数据库,而大数据技术就是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提炼出对企业或者商业机构发展有价值的信息,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下,物流数据作为一个海量的数据库,其信息的海量性,显而易见。这也对于物流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3.5 三维结构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物流管理框架体系的完善提供了资源,进而建立起订单系统、分拨和配送系统、电子支付系统的三位系统结构,以便降低企业物流活动的成本,利于物流活动的高效运行。其中,订单处理系统负责订单的接收、确认和查询,电子支付系统负责传送发票和回收贷款,而分拨配送系统主要负责库存管理、作业规范和配送计划。整个物流管理框架分工有序,相互协同。
4 现代物流框架体系存在的问题
4.1 供应链不足
供应链是连结人类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桥梁,然而现代物流框架的构成不完整,导致从最初的原材料生产带零售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忽略了企业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只是一味的追求企业的效益,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间的关系,独立运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供应商的选择、成本的控制以及质量的把控都未做到位,没有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同时,物流信息缺乏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在企业中物资采购部、物资保管部和财务部使用部门之间不能及时的沟通物资信息,容易造成物资的短缺和浪费,在物流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也可能因为缺乏一个共同的平台而容易造成信息缺失和延误,所以很难准确有效的控制物流信息。
4.2 产业体系不健全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融合了商业、工业、农业及运输业等多行业,但目前物流框架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现代物流服务功能较低,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建设薄弱,严重阻碍了物流业发展的步伐。
4.3 粗放的经营格局
现代物流业大多都存在服务形式单一的问题,仅局限于提供简单运输和仓储服务,尚未全面开展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方案设计模式,“小、散、差”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也是当今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物流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结构上,或者说运输设备以及电子设备陈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物流的发展,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5 现代物流框架体系的改进措施
5.1 与国际物流产业交流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虽获得了快速的提升,但与外国的物流业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师夷长技以制夷,国外的物流企业起步早,发展的比较完善,经验充足,因而,与国际物流产业交流,便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完善自身,并且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反作用于身,从而促使我国物流业框架体系逐渐完善,得到安全稳定的发展。政府也应该着力于改进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吸引多方面资金投资于物流设施建设,为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先进的物质基础。
5.2 培养物流人才
我国物流产业虽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建设,但有些工作仍需人工操作。我国物流高精尖人才也是相对缺乏的,这就需要物流企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定期组织培训,有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组织去国外学习,因为国外的物流体系起步早相对于国内来讲比较完善,尽管前期投入可能较大,但是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是受益无穷的。培养优秀的物流人才,便于管理物流业的体系,健全物流架构体系,做好相关业务规划、管理和计划等方面的工作,为发展物流产业奠定基石。
5.3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动着物流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物流业的主导趋向,因而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同时运用网络为物流业不断创收,拉近供应商与客户的距离,便于各组织部门的交流,为物流业的繁荣创造机会。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及与现代物流的结合的同时,使得消费者在使用物流服务时更加的方便、便捷、高效,物流全程有专门的设备分拣,有电子跟踪系统随时报告物流信息,更加的安全;从商家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手续还是费用方面也都减少了很多,无形当中使得商品的利润增加了不少,对于买卖双方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这样的物流环境对硬件要求相对较高,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物流体系,物流企业必须及时更新老旧的运输和电子设备,合理的设置物流中心,撤销不合理的多余的环节,力争简化合理过程,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的反应能力。
总之,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物流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化、快速化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特征。物流企业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可以解决传统物流中的大部分问题,如信息滞后,物流过慢,成本太高等等,物流公司只有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及时更新老旧的设备,合理的设置物流中心,大力培养物流人才,才能跟得上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的步伐,在飞速发展的物流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