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家庭,学生三方联动模式在高职学生实习管理中的作用

2019-11-30孙婷白雪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岗位院校高职

孙婷 白雪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字:三方联动 高职院校 实习管理

前言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现代企业对人才有了新形势的定义,与此同时对输送产品、服务第一线人员的高职院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为现代企业培养高技术人才的主要根据地,承担着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训的双重任务,理应顺应时代发展,把技术的实际运用作为教育教学的重心,高职实习管理模式也随之慢慢进入舞台,成为了现代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管理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有助于学校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实习管理的教学模式,为现代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

1 高职院校实习的含义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是指学生按照其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由高等职业院校安排的教学方案,自行到实习单位进行专业技能使用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在校学习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过渡。

高职院校实习作为实习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指在让学生在企业的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一个员工的标准,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一定的岗位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

2 高职院校实习管理的研究现状

如今,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已经由从前注重刻板知识的传授转为了主要技能的传授与实际应用。国内高职院校正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人才为目标,扩大学校影响力,为社会服务。然而我国实习管理的模式虽有30 多年,但真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路程仅有近十余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习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如由于实习单位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学校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实习岗位的不同,导致指导老师难以到位;学生自控能力较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常出现频繁换岗的情况等。

国内学者对现代实习管理时效性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其解决策略已有不少研究,却少有针对高职院校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家长和学生角色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下文章会针对高职院校实习过程中学校、家长、学生不同身份的角度,从单一到多元分析高职院校实习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校、家、生三方联动在高职学生实习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3 高职院校实习管理的问题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大体相似,其主要表现为在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的实习教育任务难以达标、学生自身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以及实习过程中各个角色功能模糊。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难度。

3.1 基于学校实习教育任务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在实习管理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实习基地难以稳定、实习岗位难以落实以及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其中,学生实习基地难以稳固的问题尤为显著,随着教育改革,每年参加实习的学生人数在不断攀升,而现有的实习基地是有限的,加大了各个高校之间对实习基地的竞争,导致了每位高职院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具有不稳定性。在原本实习岗位就缺乏的情况下,现代高校学生对岗位的要求也在提高,不愿意去工作环境差、工作难度大的生产一线。实习质量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实习岗位的单一也造成了学生所学专业与实习岗位的紧密度低下,学生所学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提升。

3.2 基于学生自身利益保障的主要问题

学生在参加实习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主要表现为学生难以安心、实习过程中难以管理,以及实习时间难以对接。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习期间心态不够端正,在实习过程中也不够脚踏实地,导致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不满。

此外,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以适应“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对实习过程的管理带来难度。

部分学校的实习安排与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也导致了学生的实习时间难以安排。

3.3 基于实习角色功能模糊的主要问题

学生实习管理过程中常有学校、家长、学生各自身份功能模糊、职责不明的现象,学校未能积极履行管理职能、家长未能有效发挥主导、调节的作用、学生也未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管理能力,导致了实习过程中实习教育质量未能达到预期既定教学目标。

4 构建三方联动的实习管理模式

“三方联动”实习管理模式是从管理主客体、方式各个要素相融合的角度提出的,是基于学校、家长、学生在实习管理过程中角色定位和各个角色功能实现形成的全方位管理模式。在整个实习管理过程中搭建由学校组织、家长督促、学生自主管理的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共同考核的开放性实习管理模式,实现全方位合力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现。提高高职院校实习管理的质量,切实为应对市场需求培养高质量人才。

在高职院校的整个实习管理过程中,学校、家长、学生角色功能应该明确,让他们各司其职。学校是管理的主体,是实习过程中的主要组织者、评估者。实习方案的制定,实习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指导老师的指派都需要学校承担。家长是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咨询引导者,帮助学生认识实习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正确的实习心态。而学生则是整个实习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实习管理中的客体,将所以管理角色连接在一起。他们也是自我行为的管理者,约束自己积极参与整个实习活动。

这种三方联动的实习管理模式有助于强化家长参加实习管理的意识,帮助学生解决实习期间心态浮动问题,学校与各类经济团体合作,协助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实习环境,学生端正态度,充分了解实习教育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身份由学生转变为学徒,主动积极的参与实习工作,认真耐心的完成岗位所要求的工作任务,提高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实习教学的效果,提升高职人才的培养规程,达成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5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的人才培养、社会建设都要显著的贡献,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是每一个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工作。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做好实习管理工作,细化指导环节,家长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调整心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整个实习过程。

猜你喜欢

岗位院校高职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