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作用探究

2019-11-30钱学进黄山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图书

钱学进 黄山学院

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智力仓库和创新起点,是大量信息聚集的主阵地,可以直接满足读者们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活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管理改革是当下一大趋势,从图书馆自身来说,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管理理念都在逐渐产生变化和改革,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图书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现代高校图书管理现状入手,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作用。

一、当下高校图书管理特点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与文化的载体,是保障高校教学或科研的基础,关乎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的重要考核目标。当下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各项工作实施逐渐向网络化、自动化靠近,促进了图书资源共享,为教师和学生知识获取拓宽了渠道,增加了平台。21 世纪是数据大爆炸时代,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图书拥有量也在不断扩大,丰富了知识资源的同时为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如何高效、科学、规范地管理图书是管理员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此境遇下,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提供便利的信息检索、书刊目录、文章摘要外,还可以规范整理图书摆放,缩短读者信息获取时间,使其能够更快、更准地搜索自己想要的知识重点。

由此可见,探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符合当下管理形式,还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实现改革与创新,使高校图书馆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过程中具有更积极的作用与价值。

二、高校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虽然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普遍,但是由于学校对图书馆投入力度和监督力度的降低,致使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过程中比较混乱,规范性比较弱,内部管理人员出现职责较差、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此外,部分工作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成熟,在导读与解读操作过程中缺乏专业性,无法为读者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二)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图书馆在高校是为教师科研工作和学生学习提供辅助,在公共眼里没有太大的专业性,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无论招聘人员还是上岗人员,都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业务员水平,为今后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责任心是对管理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品质,管理人员需要对图书负责,对信息化设备的运行负责等。但是许多高校依然存在图书数量减少、被雪藏的现象,主要因为在借阅和图书搜索板块管理效率低下,致使读者仅将图书馆作为图书借阅场所,没有发现信息化服务功能。

(三)图书资源分布不均衡

高校科研力量很大程度山能够带动图书发展,同样图书发展与完善又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成功。但是我国分布当下呈不均衡现状,优秀的专业文献主要集中在顶尖高校,二级或三级高校图书资源珍藏比较少,导致高校图书呈现不均衡现状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的综合实力。

(四)信息资源传递比较困难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图书资源和信息的先进性和及时性,实现信息动态化管理。但是在掌握最新信息动态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条件,信息化设备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条件,此外还与管理软件和管理人员水平息息相关,这也是影响信息是否能够及时传递的重要因素。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主体因子,是影响图书馆管理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图书的管理工作首先要从管理人员做起,在信息化时代下,对人们信息能力和素养的要求逐渐提升。为此,管理人员应当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革新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意识,多学习先进管理技术,创新图书管理工作。能够主动积极地进修管理策略培训,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与质量。另外图书馆领导层次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外界环境保障,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供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文献。首先让管理人员掌握计算机检索图书技能,组织管理人员不定期交流最新管理策略,积累管理经验。同时还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微笑面对读者,树立良好图书馆形象。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自动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离不开计算机操作,管理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实现图书馆各项事务的自动化管理,进而创新和改革以往管理模式。此外又能够便于管理人员更规范化整理图书,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检索到自己所需刊物。另外,建议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读室,将纸质版图书内容同步为电子版刊物,方便读者自主查找和阅读。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电子检索可以获取不同种类图书资源,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最后,建议运用网络技术创设共享图书阅读室,使阅览室不仅具有信息化和先进化特点,又具备丰富的图书量,让读者阅读到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目的更加明确。

(三)建立以“学习中心”为主导的阅览室藏书模 式

信息化发展下的图书馆阅览室建设不同于传统建设模式,传统是以藏、借、阅作为核心,新时期空间设计需要将新型研读学习空间与传统纸质空间相结合。在将来,图书馆阅览室既要保留纸质版书籍的储藏空间,又要设置信息载体的存储空间,像光盘、微缩、胶片等,这也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产物。目前大量纸质版图书逐渐被数字信息化代替,大部分资料经过处理后进入网络,与图书馆网络相连接得到广泛阅读。在藏书管理模式上实施开架式藏书阅览,满足纸质版图书存储的同时,又能够为读者开辟新的阅读载体空间。

(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图书管理主要针对图书、文献的科学分类、规范摆放,学校根据需要购买图书,然后对其进行编目、分类处理、典藏调配进入到流通系统,实现购入—管理—借阅流程。其中编目管理需要先将采购来的图书按照学科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加工整理给出分类号、书次号和出版时间,再进行著录,检查无误后,制作标签、目录卡片,组织分类目录、书名目录,验收后分发至各书库及有关部门,进入流通系统[1]。这些都是传统图书管理流程,是读者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图途径与方法。但是在信息化时代,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学习方式。在高校图书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专业数据库公司、行业网站建立合作,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能力。又或者开启网络远程服务,将不同地区的信息服务终端连接起来,弥补信息共享交流中存在的资源不均衡问题,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实现图书资源广泛交流和共享。

(五)优化图书借阅与流通过程

上文提到,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容易造成图书丢失,甚至逾期不还等现象,影响图书的循环使用,造成图书资源浪费,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图书借阅与流通工作主要包括外借、续借、还书、超期催单等,此外还包括图书证办理、丢失后的挂失、超期罚金收缴等,借阅者信息录入、查询与修改、借阅次数统计等,工作量如此浩大与紧密,传统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借助相关软件,实现自动化、科学化管理,直接选择将图书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网站,丰富资源模块,使师生直接通过手机号或学号注册登录进行网上图书预定或缴费,减少复杂的借阅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六)丰富图书资源库建设,完善图书信息

信息化时代资源需求量逐渐上升,高校图书作为承载专业信息的载体,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图书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印刷型文献资源扩建的同时,还需要加大电子文献和数据库建设,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完整性、连续性参考资源支持,满足读者分散性、知识结构多层次、专业多样性的特点需求。

从电子文献建设来说,它具有占用空间小、信息量大的特点,能够将信息以图形、动画、声音的方式展现出来,改变信息记录、存储和传播方式。此外,网络的广泛普及,加大了电子资源的共享性优势,相比印刷式文献资料来说,知识查找和存储更加方便。

从数据库建设来说,扩展藏书书目范围,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建立为全校服务的数据库体系,促进全网联机检索机制,实现跨校、跨领域、跨区域图书资源共享,促进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查询,以及图书馆之间的互借互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管理要紧跟时代步伐,抓住良好机遇,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引进信息技术优化管理体系,加强图书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创新自动化管理模式,优化借阅与流通过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文献数据支持,促进图书管理系统的现代化进程。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图书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图书推荐
探究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班里有个图书角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