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思考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2019-11-29刘乃义
刘乃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理性思考,立足学生主体,引导思考。
一、立足模型建构,引导理性思考
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在课堂上提问,而问答的主角往往是极少数的优等生,导致大多数学生懒于思考。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某教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先给学生出示例题:要将一张纸的4/5等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教师让学生根据例题先列出算式,等学生列出算式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好的纸展开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并根据学生的計算结果,相机板书4/5÷2=4/5×1/2=1/5,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毫无疑问,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展开自主探究,能力没有获得发展,而且容易养成依赖他人、依赖课本答案的不良思想,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丧失探究意识和思考能力,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和欲望。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数学模型的建构,带领学生展开深入的探究,深层次地发现问题,并展开充分的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理性思考的能力。为此,笔者让学生经历从感性思考到理性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笔者先给学生设计了动手操作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展开课堂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折纸的,又是怎么转化算式的。学生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学生将算式转化为4/5÷2=4÷2/2=2/5,也就是说将4/5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理解为把四个1/5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两个1/5,就是2/5。第二种方法,根据分数的意义,学生将算式转化为4/5÷2=(4/5×1/2)÷(2×1/2)=2/5,也就是说,把分数4/5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求4/5的1/2。第三种方法,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算式转化为4/5÷2=(4/5×1/2)÷(2×1/2)=2/5,也就是把除数转化为1。引导学生对比思辨。学生提出了三种算法之后,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做法,正面肯定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和做法,同时将例题做了改变: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通过这个变式练习,学生运用三种方法来进行计算,经过检验之后发现,第二种方法具有广泛性,能够适用于分数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后,认为第二种方法具有适用性。笔者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想一想,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呢?学生根据自主探究的过程,思维从感性逐步走向理性,经过积极思考,建立了“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个数学模型。在这个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获得数学建模,而且也获得了思考问题的方法。
以上环节,教师立足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带领学生从感性思考走向理性思考,这条思路对于学生积极思考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有效的。
二、立足学生主体,引导自主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有许多教师要么是满堂灌,要么是满堂问,前者有所减少,但后者却愈演愈烈,向学生接二连三地集体提问,而且这些问题让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暇深入思考,造成全班学生疲于答问,回答的质量也流于肤浅。这样的情况不但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考。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客观看待学生的差异,并能够立足学生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比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工作总量是具体数量时,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发现,但是当工作总量是未知数量的时候,学生就不容易发现。为此,笔者特意设计了变式习题,为学生有意设置了问题陷阱,产生疑惑和认知需求,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首先,让学生解答显性数量题。我直观呈现习题:教室面积为60平方米,由一位男同学单独打扫,需要10分钟,由一位女同学单独打扫,需要15分钟,如果男女同学合作打扫,需要几分钟可以完成?学生根据习题这样解答:60÷(60÷10+60÷15)=6(分钟)。我又将习题条件分别改为教室面积是120平方米和240平方米,想一想两个人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学生先进行猜测,有的猜想可能会是12分钟,24分钟,但是经过计算之后发现:120÷(120÷10+120÷15)=6(分钟),240÷(240÷10+240÷15)=6(分钟)。虽然教室的面积改变了,也就是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合作完成的时间没有变。这个现象让学生困惑不解,笔者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有学生认识到:工作总量改变,工作效率不改变,工作时间也不会改变。也有学生分析原因认为,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根据这个公式,合作完成的时间没有变。
以上环节,教师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数量逐步抽象,再从现实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出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数学模型,让学生不再依附于教师的提问,不再依附于教师的满堂灌,而是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比较,主动积极地思考,不但实现了学生主体思考能力的提升,而且发展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
三、立足情感目标,引导自信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学生由于不敢回答问题导致思考也陷于惰性之中。究其原因在于,在平时的课堂提问中,教师设置的问题无法让学生对号入座,导致学生遭受挫折,从而害怕被提问。基于此,教师要立足于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自信心,培养正确的思考意识。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时,笔者特意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要把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并且让每个学生动口说一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多、更好。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非常活跃,学生列出了很多种方法,如:①(10+10+10)×2;②(10×2+10)×2;③10×6;④10×(8-2);⑤10×8-10×2;⑥10×4×2-10×2;⑦10×4+10×2……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而且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
总之,要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数学思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摸索,通过探索有效的路径,让学生发展数学能力,提升数学思维。
【作者单位: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