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探究
2019-11-29何健全
何健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历史和学习历史的基础。学生只有明确掌握时空概念,才能在时空的坐标轴中准确定位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客观认识这些事件及人物。笔者在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展开分析。
一、明确教学培养目标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前提就是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具体要做到这样几点。1.将时空与史事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空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时空的交错、时间的先后等,这样能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空间加以明确,有效还原史料证据,更好地探究历史真相。2.注重时空的划分。详细介绍描述方式、划分标准和计算方法等,避免学生思维混乱。通常历史时间的计量和划分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历史时间的计算有不同的方式,其中纪年法是最常见的时间度量方式。另外,空间的划分标准会因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当今社会划分领土范围时用“领土”一词,而封建社会则用“疆域”来定义。3.利用时空来构建和解释史事。以空间要素和时间顺序为依据,准确构建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即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时序思维,对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把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时空观念。4.利用时空观念理解现实社会。学习历史不只是为掌握历史知识,还需要以史明鉴、以史明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即在现实生活中迁移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时空观念,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总而言之,目标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方面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
二、科学设置教学过程
第一,普及基本知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的空间和时间知识,相对庞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梳理知识,尤其是概念性和方法性方面的历史空间知识,对其有充分了解后进行教学实践,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此外,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将历史教学和地理教学相结合,做好历史地图的讲解。同时,要准确理解不同时间内的历史空间变化,对具体的史事进行解释和理解,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时空观念。
第二,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历史教学内容能有效处理具有内在关联的历史问题,展现历史学科的思维特质及时序性,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当前高中历史教材多是以时间顺序为依据进行编写,导致学生只关注时序问题,对空间问题常常忽視,影响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对内容的横向联系予以重视,以便学生了解文明发展的统一性及多样性。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将其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种制度的异同点,理解不同地域在同一时间架构下产生不同政治文明的原因。
三、注重历史学业评价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教师应该注重历史学业评价,通过评价来改进自身的教学过程,了解教学成果,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想做好历史学业评价,教师必须要做到这样几点。1.明确学业评价原则。评价学业时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多元化原则、发展性原则,以此提高评价的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动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及多元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明确学业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应涉及学生品德价值观的发展、评价思维的发展和认知的发展等,如情感态度、学习技巧及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等。3.明确学业评价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制作历史事件排序图表”的考核任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这样,既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时,教师必须要立足实际,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准确把握,明确教学培养目标,科学设置教学过程,注重历史学业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深度解读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