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外贸”角度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思考
2019-11-29沈静芳
沈 静 芳
基于“互联网+外贸”角度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思考
沈 静 芳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分析企业商业模式的主要形式及苏州发展现状,指出外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提出“互联网+外贸”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市场多元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产品差异化;吸引、培养人才,实现人才专业化;创新物流模式,实现物流运输体系高效化。
互联网+外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引言
2012年11月,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全面融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明确了我国外贸发展的目标,也指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作为集“互联网+外贸”特征于一体的外贸发展新形态逐渐发展成当前国际贸易新的交易点。
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从“互联网+外贸”的角度探讨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
目前,苏州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对苏州地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对于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外贸经济结构调整等具有积极意义。
1 “互联网+外贸”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
1.1 企业商业模式主要类型
在新形势下,外贸企业运作方式因网络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而变得更复杂、更多样化。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外贸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经营战略,改变原有传统的商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转变到“互联网+外贸”背景下的新商业模式。目前,应用较广的“互联网+外贸”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营式模式。以兰亭集势、京东自营为典型代表的模式[1]。外贸企业对经营的产品统一生产采购,并通过自己开发和运营的网站进行展示、交易。这种模式的整个交易在自建的电商网站上完成,对产品质量把控力度、交易流程和风险控制比较有优势。
(2)平台式模式。以环球资源、阿里巴巴为典型代表的模式[1],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商业模式。平台通过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类,搜集整理信息,并提供给相应的客户,以便客户获取专业的采购信息。
(3)综合服务模式。以京东、天猫、亚马逊为典型代表的模式[1]。综合服务企业借助互联网为外贸企业提供信息、报关、物流、外汇以及融资服务。外贸企业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产品的海外直销,实现营销渠道的多元化及便捷性,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1.2 苏州外贸企业商业模式现状
上述“互联网+外贸”的三种商业模式各有利弊,但相比较而言,综合服务模式更趋于完善。它汲取了其他商业模式的优势,弥补了其他商业模式的不足,拓展了电子支付、物流、产品监管等功能。
苏州着力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发展,鼓励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开拓海外市场,鼓励企业或个人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或自建平台的方式加快外贸模式的发展创新,但是特别强调企业要加强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对接,有效推动外贸创新发展。目前,苏州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迅猛[2],同时还引进了一达通、网易考拉、敦煌网等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服务本地产业发展。以一达通为例,江苏子公司落地张家港,服务全省9个地级市共6 000余家企业,苏州本地就超3 000家。
2 “互联网+外贸”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
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苏州地区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企业商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商业发展模式优势日益凸显,苏州地区互联网经济发展形势迅猛、创新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都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强有力的动因。
2.1 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需要[3]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市场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依然显著。贸易保护主义显现出了许多新特点,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共同影响着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2019年1-7月份,苏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 832.2亿美元,下降6.8%,其中,出口1 103.12亿美元,下降2.6%,进口729.08亿美元,下降12.5%。另外,传统制造业的新兴供应基地,例如东南亚国家印尼、缅甸、老挝、菲律宾等,对苏州传统外贸企业冲击较大,这就需要企业转变思维,努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2.2 企业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3]
企业传统的贸易主要是“生产商→出口商→承运人→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对产品没有控制权,只能根据产品性质的不同加上合理的利润。以产品为核心,通过产品的转手买卖获取价格差。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种传统的商业模式难以形成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4]。
2.3 新型商业模式的优势日益凸显
“互联网+外贸”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新模式[5]。从传统的贸易模式转变为“卖家-国际物流配送体系-买家”的新型商业发展模式,其优势日益凸显。较之传统外贸模式,新型商业模式交易时间更加灵活、自由,缩短了中间谈判的时间和费用,节约了物流运输费用,同时也使得支付方式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如表1)。
表1 传统外贸模式与新型商业模式对比表
2.4 苏州地区“互联网+外贸”发展基础雄厚
苏州互联网经济发展形势迅猛、创新区位优势明显,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沃土。苏州市是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自2016年获国务院批复建设以来,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发达、开放载体功能领先、产业发展实力雄厚、物流配送体系完善、专业市场辐射广泛、开放合作平台丰富等方面优势,突出本地特色。2018年至2019年1月,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B2B出口数据累计超157亿元,网购保税进口突破29万票,金额超968万美元,9610模式B2C出口超195万美元,B2C直购进口126万美元。新模式发展态势优异,企业拥有优质的创新发展沃土。
3 “互联网+外贸”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3.1 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市场多元化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2019年上半年,苏州外贸进出口总值下降明显。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的出现,加剧了外贸环境的恶化。减少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赖,发挥企业区位优势,扩大贸易范围,结交更多的贸易伙伴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虽然苏州市进出口总值有所下降,但同时“一带一路”主要出口市场均有增长。2019年1-7月,苏州市商品出口欧盟1 538.9亿元,增长8.4%,占全市出口总量的20.5%,其中对英国和法国出口增幅较大,分别增长16.4%和19%。2019年1-7月,苏州全市43.2%的商品销往亚洲地区,共出口3 238.9亿元,增长4.3%。其中出口东盟803.2亿元,增长13.3%;出口日本601.7亿元,增长8.5%;出口韩国455.7亿元,增长35%。全市新兴市场中,出口拉丁美洲354.4亿元,增长10%;出口大洋洲165.2亿元,增长6.1%;出口俄罗斯76亿元,增长6.7%。
由此可见,苏州外贸企业应把握时代机遇,特别是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契机,结合苏州服装服饰、运动户外、家居家装、家用电器等产业链集聚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丝路电商”建设,加快抢占新兴国际市场。将“互联网+”融合到企业发展中来,不断扩大贸易范围,开拓更为多元化的市场。
3.2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产品差异化
行业的发展使得相关产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6],各个企业销售的产品都大同小异。随着“互联网+外贸”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试水,改变传统商业模式,纷纷涌入“互联网+外贸”的浪潮,使得跨境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来占得先机,最终产生严重的恶性价格竞争[6]。
为此,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关注与苏州市进出口依存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着力保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抓住消费者这个核心,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这些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寻找“缝隙市场”,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制定精准的外贸进出口战略。
例如,位于震泽的苏州辑里丝绸有限公司就尝到了产品差异化路线的甜头。一方面辑里丝绸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结合互联网和电商等积极拓宽、优化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注重原创设计,重视销售的反馈数据信息,走产品差异化道路。辑里丝绸不再专注于传统的蚕丝被的生产与销售,而是另辟蹊径,将产品转向蚕丝类枕套、眼罩、发圈、发带等小件商品,其中将时尚元素和传统蚕丝手工艺融合的“梦中自有仙兽来”蚕丝眼罩就是一个成功典型,成为故宫文创产品中的“香饽饽”,销量从每月数百个上升至每月上万个。
3.3 吸引、培养人才,实现人才专业化
在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推动,而企业的快速发展则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加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注入。
从企业层面,一方面可以引进电商新型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与高校开展合作,把企业员工送到高校培训进修,在企业内部完善人才培养制度,鼓励骨干员工进行“互联网+外贸”的专项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专业知识推入高校课堂,与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定向培养专业化的“互联网+外贸”人才[6]。
从政府层面,一方面支持和鼓励高校开展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支持相关培训业务;另一方面,借助政府通道,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峰会、论坛,加强人才培训和交流。
苏州市政府鼓励在苏高校设置“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全日制本专科人才培养,支持各地与行业协会、重点企业联合开展各类跨境电商业务培训,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政府相继组织举办了苏州跨境电子商务峰会、长三角电子商务峰会、华东跨境电商生态峰会等一系列高水平论坛,持续扩大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影响力,支持各地开展电子商务论坛展会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加强了人才间的交互学习和交流。
3.4 创新物流模式,实现物流运输体系高效化
随着当前跨境电商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建立海外仓库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苏州市共有海外仓企业11家,海外仓总数47个,建设或租用总面积超34万平方米。欧瑞思丹网络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在日本东京、德国汉堡、美国洛杉矶、新泽西等地已建立多个海外仓,中设(苏州)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在德国科隆建有3 000平方米德国集货仓,另外建有较大规模海外仓的还有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苏州梦工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同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7]。
从长远来看,海外仓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空间。
首先,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海外仓的物流优势,批量发货,以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单件重量200克的女士衬衫为例,从苏州运往美国,国内直邮模式平均运费约为100元人民币,而海外仓模式单件平均运费约60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其次,可以缩短物流周期,减少订单响应时间,提高物流配送时效,商品可以更加快捷、高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7]。苏州梦工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建仓库位于美国北加州新兴工业城市卡瓦维尔,属于旧金山湾区商圈,离旧金山机场、奥克兰码头较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商品一般2-3天可配送至客户,而从国内寄邮政包裹则需要20天左右。
最后,退换货等增值服务的出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苏州沃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建立了海外仓,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升级,依托现代化信息仓储管理系统,客户下单后,该公司通过海外仓直接在美国本地发货,缩短了配送时间,同时客户收到货物后能轻松、方便地在本地实现退换货,改善了购物体验。
海外建仓对于大企业而言不难实现,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独立在海外建仓并非易事。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合作建立海外仓库,多家企业统一将商品发往一个海外仓,以仓库为中心进行二次分销,或者与目标市场的企业建立企业联盟,着力打造专线物流。
4 结束语
“互联网+外贸”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业态及商业模式正在成为今后外贸发展的新方向,指引着企业创新发展。苏州市外贸企业应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在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市场多元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产品差异化;吸引、培养人才,实现人才专业化;创新物流模式,实现物流运输体系高效化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1] 李家华, 徐婷. 传统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的模式及运营机理[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 (12): 84-86.
[2] 苏州市商务局. 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数据统计情况简析[EB/OL]. (2018-07-31) [2019-10-12].http://www.commerce.gov.cn/Info_Detail.aspx?id=C9091CDB-20C8-4971-BEB6-9BE8A42D3303.
[3] 易明勇.“互联网+”背景下滁州市外贸企业创新转型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 2018 (6): 1-4.
[4] 韦大宇.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研究[J]. 价格月刊, 2013 (3): 35-38.
[5] 王爱红, 张群. 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模式与路径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 (19): 146-148.
[6] 包小妹. 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运营现状及问题分析[J]. 对外经贸, 2017 (8): 32-33.
[7] 苏州市商务局.苏州企业海外仓建设情况[EB/OL]. (2019-07-19) [2019-08-01]. http://www.commerce.gov.cn/Info_Detail.aspx? id=FFCD8634-5121- 4BE1-ABB2-764D9F62FC4D.
Consideration on the Innovating Path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 Based on “Internet + Foreign Trade”
Shen Jingfang
(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215600, Jiangsu, China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orms of business mod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zhou’s development, points out the motivation of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nd proposes the innovating path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foreign trade”: widening trade scope, realizing market diversification, utilizing Internet and big data to realize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ttracting and training talents, realizing the specialization of talents, innovating the logistics mode, and realizing the high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ternet +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 innovation path
F272
A
1009-8429(2019)03-0053-05
2019-08-29
2019年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Y2019LX120)
沈静芳(1980-),女,沙洲职业工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