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屏面”优势 做优“硬核”内容
——谈政务新闻的创新

2019-11-29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盐阜盐城报业

政务新闻报道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随着融合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政务新闻报道,让政务新闻更加可信、可亲、可读,成为地方党报的新命题和必答题。

近年来,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制度等创新,主流媒体移动传播阵地得到拓展,政务新闻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以创新手段打造的一批新媒体产品,在移动端成为传播力又快又广的“爆款”,在网络空间引导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

突发事件及时应对: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网络舆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新形势下,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建设融媒体“4+1”平台,优化再造采编流程,设计整合物理空间,通过制度设计和运行,传统纸媒和新媒体实现化学反应,逐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传播势头强劲,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用户超过300万,牢牢占据了地方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制高点。

2019年3月21日下午,盐城市响水县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盐城发布”微信公众号当天19:21推送《【权威发布】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爆炸情况通报》,独家向社会发布响水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对爆炸情况的通报,发挥了定音锤的作用。同时,推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事故环境检测情况的通报、伤员救治情况等,单个信息阅读量达10万+。盐阜大众报新闻客户端滚动更新“响水‘3·21’爆炸事故最新进展”,总阅读量超过100万;“我们在现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滚动播报”,滚动发布记者的现场报道,总阅读量26万+。

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平台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把现场救援和善后处置作为舆论主线,也不回避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把真实正确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不实信息误导而产生不应有的混乱。”[1]。据集团舆情监测室用舆情监测软件抓取的数据,网上对此事件的报道,信息来源绝大多数都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媒体平台发布的权威信息。

地方主流媒体承担着及时发布信息、解答公众疑惑的社会责任,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一定要快速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以其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回应群众关切、引导社会舆论,彰显党媒的影响力、公信力。

2016年6月23日,盐城阜宁、射阳两地发生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灾难就是命令,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迅速启动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成立报道小组,由集团领导带队,第一时间组织记者深入灾区现场采访。6月23日到30日连续一周时间,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滚动发稿1200多篇,与新浪江苏等联动推出的“阜宁强龙卷风”微博话题,阅读浏览量超10亿次。记者不仅对灾情实况、救援开展和灾后重建工作及时跟进报道,而且深入挖掘大灾中的大爱镜头,采写了《灾后第一夜》《大爱来自四面八方》等许多温暖感人的新闻作品,形成了感人肺腑奋发向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新闻舆论正能量,体现了地方媒体的责任担当。

政务新闻指端呈现:打造“爆款”产品,吸引网民关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竞争本质上是对用户注意力的竞争。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坚守做好内容的初心,注重“受众需求”和“用户体验”,深耕优质内容,创新表达方式,把实现内核“高大上”、表达“接地气”作为政务新闻报道的新要求。集团加强新媒体部门的力量,新组建微视频部、微视频工作团队和舆情研究院,以大数据和新技术为支撑,全力打造微视频、H5、VR全景、直播、访谈、快闪等新媒体产品,以更轻松的表达,承载主流新闻宣传的重任。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迎来大考。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提前策划,全媒联动,快抢、报足、深挖,整体宣传快速、权威、深度、立体,创新的新闻产品迅速引爆新媒体平台,传播范围广、影响大。

当天下午3点半,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江苏首项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5分钟后,盐阜大众报新闻客户端、盐城新闻网在全网最快推出《盐阜大众报》“号外视频”——“特大喜讯 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以《盐阜大众报》这个权威党媒平台的头版刊样为大背景,嵌入黄海湿地短视频,画面宏大、唯美,连续播放,动感十足,吸引用户眼球,瞬间刷爆朋友圈。之后,连续推出多款新媒体产品。其中,《H5|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一起为大美盐城点赞!》,通过短视频播放、用户点赞转发,让受众感受湿地神韵,赋予大家申遗成功的自豪感、仪式感与认同感,提升用户对产品的“驻在”行为,点赞数突破270万。《假如世界遗产有个中国群,他们会聊些啥?》,采用“微信群聊”的界面设计,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纷纷化身群聊成员,还插入盐城黄海湿地背景资料和风光大片,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经盐阜大众报新闻客户端推送,24小时内阅读量达80万。新华日报官方微信、荔枝网等转发了此新媒体产品,申遗成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不断创新,内容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催生了大量有思想、有情感、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爆款”产品。[2]2019年1到8月份,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旗下新媒体平台产品阅读量10万+以上的已经达到150多个。其中,《“盐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3D全景展馆》,画面有三维立体空间感觉,使观者犹如身在其中,设置的点赞分享功能,给用户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传播力,阅读量达180万+。

政务信息边际突破:借力权威平台,实现流量裂变

地方主流媒体服务地方,但政务信息的传播不限于地方。为打破地域边际和传播边际的限制,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一手抓新媒产品创新,一手借台登高,努力放大地方政务信息的流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与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平台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借助这些平台,成功地让地方声音传得更广、更响。2019年7月26日,中共盐城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在盐城召开,对深入推进“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建设产业新盐城、开放新盐城、生态新盐城、幸福新盐城,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作出部署。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新闻客户端小编巧蹭当时仍“热”的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精心制作新媒体产品《申遗成功,盐城聚力“四新”悄然蝶变……》,及时报道了全会的最新部署。当天,这则新闻产品推送至新华社客户端,24小时浏览量突破100万,有力传达了盐城市委、市政府奋力开辟盐城高质量发展新境界的信心和决心。

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后,集团新媒体小编团队创作的《超惊艳!穿越春夏秋冬来看盐城黄海湿地!一起跟着镜头起飞吧!》,经学习强国、新华社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全网总阅读量达500万+。在今年7月31日,中国“信息高铁第一站”落户盐城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采写的稿件成功被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新民晚报APP、省委新闻网等新媒体平台转发。新华社客户端以《迈入“高铁”时代盐城开启全国“信息高铁第一站”》为题推送,引起广泛关注,总阅读量达130万。

另外,在新华社客户端,报道盐城市委、市政府新年第一会的《奋进追梦、快人一步!新春伊始,盐城市委书记这些鼓劲的话有深意……》,浏览量达148.6万;报道市“两会”的《盐城:用智慧和汗水追梦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浏览量达120.9万。

2019年以来,学习强国APP成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主动牵手权威平台,借力宣传地方的又一重要阵地。据统计,截至9月初,学习强国江苏平台共采用集团推送稿件205篇,国家级平台首页推荐6篇。“东方湿地、黄海明珠、鹤鹿故乡,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人吟唱,这里是一个打开心扉的地方令人惊叹。”学习强国首页推荐的《每日一景|江苏盐城:穿越春夏秋冬的黄海湿地》,以动情的文字、优美的图片,成功赢得14.3万点赞。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全媒体时代,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要求,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有机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地方党报政务新闻创新表达的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盐阜盐城报业
盐阜民歌研究*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参观盐城泰山庙重建新四军军部旧址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