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务工作的创新策略

2019-11-29罗玉珠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3期
关键词:党务工作电力企业机制

罗玉珠

(中国共产党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 临沧 677000)

在社会稳健发展新常态下,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通过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面向社会提供稳定的电力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然而有些电力企业管理者思想保守、管理方法滞后,未意识到党务工作的重要性,出现党务工作与电力企业发展新形势不同步消极现象,影响电力企业发展成效。基于此,为提高电力企业管理质量,引导该企业立足社会建设与发展新形势,有效完善管理体系,探究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务工作创新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将电力企业管理体系与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

党务工作需渗透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各个领域,为形成良好的党政风气,打造优质企业文化,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削减党务工作阻力,有效落实党务工作目标奠定基础,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将管理体系与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例如可在《电力企业管理制度》中,添加“党务工作完成效果评断制度”,确保人人头上有党务工作指标,各个部门有党务工作计划,使电力企业得以在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加持下进行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引领电力企业与时俱进[1]。

二、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与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领导干部的任用与行政干预息息相关,这让有些综合能力并不强的人员做上了管理者,不仅无法带领企业发展,还会影响企业内部稳定,为此在新形势下,需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端正企业用人态度,秉持以人为本用人理念,高效落实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例如电力企业在选拔优秀人才时,需将其党务工作处理能力视为选拔标准之一,并在党组织监督下度过考核期,通过观察管理者日常工作情况,全面权衡其是否可胜任相关职务,确保电力企业领导者可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继而在党的领导下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推动电力企业稳健发展[2]。

三、将电力企业发展战略与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

电力企业应根据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现况,秉持前瞻性、预见性原则,顺应社会建设发展潮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长远、稳定、有效发展战略,杜绝一切弄虚作假的工作行为,通过开展党务工作强化党及企业纪律,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将发展战略与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赋予相关工作时效性、发展性、创新性。以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创新为例,党务工作人员应树立财务管理意识,明晰财务管理工作要点,积极参与到电力企业财务监管活动中,与财会工作人员建立党务监察小组,确保电力企业账目清晰、实时更新,为电力企业制定有效的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在党务工作干预下,使财务管理思想具有先进性,降低电力企业营运风险,在党的领导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

四、将电力企业反腐倡廉机制与党务工作融合在一起

在电力企业营运管理进程中,党员干部属于中坚力量,用以保证电力企业发展与时俱进,作为党务工作“主力军”,党员干部思想高度、工作能力、发展意识,都关乎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营运成效,基于此电力企业需全面推行从严治党,制定反腐倡廉机制,引导党务工作人员在“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情”之间划清界限,约束自身行为,积极践行电力企业党务工作制度,避免党务工作目标与电力企业及企业员工利益背道而驰,电力企业党务工作透明、公正,为提高党务工作效率,发挥党员干部积极带头作用奠定基础。

为使电力企业反腐倡廉机制与党务工作得以有机融合在一起,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在新形势下灵活调整反腐倡廉机制,加大员工监督力度,并将解决员工实际问题视为党务工作重要一环,通过反腐倡廉拉近党组织与电力企业基层员工的距离,为发挥党组织影响力奠定基础;二是根据新形势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党章、党纪,以及电力企业管理制度,提升党员核心素养,引导其端正工作态度,对有损企业及员工利益的事说“不”,以维护电力企业及员工利益为出发点科学开展党务工作;三是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调整反腐倡廉机制,确保该机制规范、有效、合理、健全,例如将决策制度、风控制度、监察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纳入反腐倡廉机制中,从电力企业营运各个环节着手渗透反腐倡廉理念,引导党员做好党务工作,提高党务工作质量[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建设与发展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需重视党务工作,通过将党务工作与电力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反腐倡廉机制融合在一起,有效创新电力企业党务工作策略,提高党务工作质量,继而推动电力企业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党务工作电力企业机制
新环境下党务工作开展有关问题分析
做党务,我们有资格证!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工程管理类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党务工作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